小国学网>故事>一样的玫瑰、不一样的心情

一样的玫瑰、不一样的心情

收录日期:2025-08-07 20:05:32  热度:10℃

情人节,两个人都买了玫瑰花,送给自己心爱的人,结果。。。

男人A手捧玫瑰站在一栋写字楼前,他在等候即将下班的女友。不一会,大楼里走出一群嘻笑的女子。男人往前挪了几步。这时,其中一位穿红色风衣的女子看到男子便止住了脚步。其他女子见状已明白几分,便七嘴八舌打趣她:“呶,男朋友接你来了。”“哇,鲜花配佳人,好羡慕哟。”其中一位还嘻笑着把红衣女子往男人面前推了一把。而后,众人说笑着告辞离去。

女人接过男人手中的玫瑰,脸上泛起两朵幸福的红晕,眼中蓄满柔情。整个人儿,也好比她手中的玫瑰般娇艳妩媚。

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回到家,女人随手把那枝玫瑰花插进桌上的花瓶里,又顺手抽出瓶中两枝已凋谢的玫瑰扔进垃圾篓,没有一丝婉惜之意。是啊!对她而言,如花的妙龄花期,当然少不了送花的人,总是这朵未败,那朵又送来。她所在意的只是玫瑰的娇艳绽放,看不到玫瑰的凋零枯败。

男人B怀揣玫瑰花回到家中。他蹑手蹑脚来到厨房,对着正在做晚饭的贤妻的后背,举起玫瑰花,轻声唤道:“老婆大人,情人节快乐!”女人回转身,她第一眼看到的仿佛并不是男人手中的那枝娇艳欲滴的玫瑰,而是买玫瑰的钱。心疼地嗔怪道:“你吃饱了撑的?多少钱买的?”男人喏喏地说:“十块钱。”女人一把夺过玫瑰花扔在厨柜上,边搅锅里的粥边说:“好!你一天的伙食费也得五块钱吧?那你就两天别吃饭,抱着这枝花啃吧……”当然,女人说的只是气话,最终,男人照例吃到了女人做的可口晚餐。

吃过饭,男人在客厅看电视,女人到厨房洗碗。她又看到了那枝玫瑰花。她小心地拾起,放到嘴边嗅了嗅,沉醉地闭上了那双已爬有鱼尾纹的眼睛。然后,她找来一个玻璃瓶,把玫瑰花插在瓶里。

此后的每天,女人都会细心地给那枝玫瑰花换水,也会呆呆地看上它一会。有时看着想着,还会情不自禁地傻笑,眼里泛着幸福的光芒。但是,花期苦短,没几天,花瓣还是焉了,败了。女人就一片一片摘下花瓣,铺在报纸上,拿到阳光下晒干。女人手巧,用干花瓣做了个香荷包挂在床头。这样,女人每天都能闻得到玫瑰的芳香了……

结果,一样的玫瑰,一样的芬芳,却绽放出不一样的柔情。

猜你喜欢

  • 天堂里人人都有皮鞋穿

    天堂里人人都有皮鞋穿在幸福的天堂里,人人都有皮鞋穿。这是一个富裕而和谐的世界,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最好的生活条件和待遇。皮鞋代表着奢华和舒适,它是人们生活水平的象征。在天堂里,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能力和才华。有的人是艺术家,创造了无数令

  • 多年父子成兄弟

    多年父子成兄弟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李涛的年轻人,他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农夫。他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每天都辛勤地耕种着自己的田地。李涛是家里的长子,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很多年了。母亲在李涛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病倒了,而李涛的弟弟小明因为年纪太小无法替代

  • 女儿,我在听

    女儿,我在听。这是一天晚上,母亲静静地坐在女儿的床边,轻轻地说道。房间里弥漫着温暖的光线,映照在她们俩的脸上,女儿紧紧地抱着母亲,眼眶里闪烁着泪光。“妈妈,你在听什么?”女儿问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安。母亲抚摸着女儿的头发,温柔地笑道:“我

  • 我妈

    我妈我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她是一个温暖而坚强的女人,她的爱与关怀一直伴随着我成长。回想起我的童年时光,我对她的印象仍然清晰。她总是以微笑和温柔的语气对待我,给予我无尽的爱和支持。我妈是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妇,她默默地照顾着我的父亲和我。

  • 耳环

    耳环夏日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温暖的光芒照亮了一架摆放着各种首饰的梳妆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对美丽的耳环,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对耳环是一个年轻女孩的珍宝。从小到大,她一直喜欢收集各种珠宝首饰,但这对耳环却是她的最爱。它们是她母亲

  • “请这位绅士体面地接受肉刑”

    请这位绅士体面地接受肉刑故事一开始发生在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城市内。城市里流传着一个传说,据说凡是犯下重罪的绅士都会被判处肉刑,这是一种古老而又残酷的刑罚方式。在这个城市中,绅士们都承诺以温文尔雅的方式生活,举止得体,以示尊重和礼貌。然而

  • 给母爱留有余地

    给母爱留有余地无私、无条件的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之一。母亲的爱是无尽的,她们总是默默地付出,从不指望回报。她们用自己的双手谱写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撒下希望的种子,温暖了一个个渴望爱的心灵。在这个瞬息万变、繁忙而冷漠的社会里,母爱的存在是

  • 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

    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玛丽·居里夫人,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她的成就和对教育的贡献不言而喻,但她的家教艺术同样值得称道。居里夫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独特而富有成效,她注重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责任感和创造力。首先,居里夫人强调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