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嘉陵江上的纤夫

嘉陵江上的纤夫

收录日期:2025-08-07 19:52:07  热度:8℃

纤夫对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他们只能从书本上,电视上,三峡广场的雕塑上知道。纤夫也叫拉船子,用长长的纤索将船拉向上游的人。纤夫主要就是船工,也有一些陆上居民,在有纤要拉时来到岸边,来挣这一段的苦力钱。

纤夫的穿着是很奇怪的:孔乙已式的长衫,但不穿裤子。这是因为既要御寒,又要随时下水——现在想来,没有任何打扮比这更前卫。

因此纤夫们的生活成了俚俗民间文学的发源地。这固然出于长期船上男性世界的压抑,也与一个人明白自己没穿裤子有关:人在那种情况下,内心世界要保持严肃是很困难的。

这是我在嘉陵江边百看不厌的一幕:一群洗衣妇在江边的大石上捣衣,纤夫们蹒跚地过来了,他们的目光在她们撅起的屁股和露出的腰段上扫荡,沉重的喘息变得轻快,含混的嘟哝变成清晰的歌唱:“重庆城,十八梯,有个大嫂笑嘻嘻,别个问她笑啥子……(后面的太黄,恕不照搬),也有时候,大嫂中有个把不怕事有兴的,突然转过身来,将一盆冰凉的江水冲那地方泼过去。大江南北满是笑声,少男少女得到启蒙。

那唱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川江号子。那船低级的念头可以引出这般辉煌的艺术,是纤夫们没有想到的。

我小时候,曾被横扫而来的纤索扫倒在地,纤夫们只扭头看了看我,走他们的路。当时我感到他们非常凶恶,大了以后我才明白,纤夫是不敢停下脚步的。因为他们念着一个咒语,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纤夫们有自己的活法。他们同自然的搏击是残酷的。要么拉船过滩,要么船毁人亡。没有任何人群比他们更富团队精神。我曾在山的半壁上目睹一个年轻的纤夫对一个年老的破口大骂,怪其用力不当:“我X你妈!想全死吧?”老的没吭声,奋力照办。后来知道,这是父子俩。这种事在纤夫中不值一提。在那种时刻,所有的关系与伦理全部失去意义。但是一俟险情过去,全体的放松与亲昵也是无法形容的。吃饭时大家围坐船头,我给你递酒,你给我夹菜……这里面固然有本来的熟悉与友情,但恐怕深处是又过了一关的庆幸。没有比劫后余生又一起吃饭更让人动情的了。

现在,逆水行舟有的是机器,不需要纤夫了,有了洗衣机以后,女人们也不去江边了。没有了在和山水以死相拼之后,又看到了女人后的激情,川江号子消失了。

不管怎么说,嘉陵江上我看见的纤夫永远留在我心中,让这首纤夫歌世世代代唱下去吧。弯腰弓起背脊,纤绳勒进肩里,闯过多少险滩恶浪,生死关前挥汗如雨;听惯江上怒涛,历尽嘉陵风雨;褐红脸庞古铜身躯,川江号子催人奋起。

猜你喜欢

  • 新鲜的热烧鸡

    拿破仑用早餐从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有时候在八点,有时候又一直推迟到十一点,这样的情况对他来说是件常事。可是,有一件事情让他感到非常不解,无论他什么时候需要早餐,他爱吃的新鲜热烧鸡总可以随时送上来。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喊住厨师,问他是怎样做到这

  • 凤尾裙

    某市一名时装店经理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烧了一个小洞,使得该裙无人问津。按惯例的做法,请一名高超的缝补工把洞补上就可以使之蒙混过关。但该经理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小洞的周围又按了许多洞,并精心饰以金边,为其取名“凤尾裙”。此裙不仅卖出了个高

  • 定价的学问

    有一家仿古瓷厂生产瓶在一家商店销售,定价500元一个,在商店摆了不少,一个也卖不出去。后来有人给商店出主意,说这种商品主要不应卖给中国人,而应当卖给外国人。于是商家把瓶子全部收起来,店里只放一个,价格则从500元涨到5000元。不久一个外国

  • 点石成金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自由女神像翻新时扔下的废料,公开向社会招标。但几个月过去了,没人应标。正在法国度假的一位犹太商人得知消息后,立刻从巴黎飞往纽约,在仔细查看了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垃圾”后,未提任何条件便欣然签约。随后,犹太商人开始组

  • 世纪婚礼的商机

    1981年,英国王储查尔斯与戴安娜在伦敦举行了婚礼。这个婚礼耗资10亿英镑,吸引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媒体早就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英国民众更是人人都想亲眼目睹这一场世纪婚礼的盛况。在婚礼举行的那天,从白金汉宫到圣保罗教堂,婚礼花车将要

  • 别出心裁的告示

    美国纽约市有一个著名的植物园,每天吸引大批游客。人们纷纷前往观赏植物园内多姿多彩的花卉和形状奇特的盆景。植物园另一与众不同之处是其园门上方的一块告示牌,上书:“凡检举偷盗花木者,赏金200美元。”好奇的游客问管理人员:“为何不按通常的习惯,

  • 两则告示

    铁路局为了乘客在冬天不肯随手关上车门而大伤脑筋,于是在车厢里贴了一张告示:“为了大家的舒适,请随手关门。”告示贴出后,情况仍然未见改善。后来,列车长想出了一个方法,将告示改为:“为了自己的舒适,请随手关门。”从此以后,车门都关上了。心灵小语

  • 指给你看

    某加油站为了招揽生意,凡买汽油者可免费获赠一幅当地的地图。一天,有个外地人把车驶进加油站,他买了25块钱的汽油,就伸手要免费地图。服务员惊奇地说:“你要地图做什么?凭你买的那点汽油,你去的地方我指给你看就行了。”心灵小语:免费的服务,总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