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鬼斧神工

鬼斧神工

收录日期:2025-08-08 04:12:31  热度:9℃

清朝乾隆四年(1739),杭州钱塘地区出了个年轻的进士,名叫袁枚。袁枚字子才,自号简斋,晚年又号隋园老人。他中进士后,在溧水、沐阳、江宁等地做了几任县官,便厌倦了官场,借着父亲病故的话把儿辞了官。这时他三十三岁,因为看中了江宁城西小仓山的地,就买下来,筑起一片园林,自己命名隋园。从此定居在这里,诗友唱和、教授学问、著书立说,五十多岁再未出仕做官,终老于此,成为一代有名的文学家、批评家。在他的重要著作《随园诗话》中,他评论好友诗人、画家童钰的诗,曾赞称:童钰做诗用韵技巧之娴熟,如画梅所题七言古诗一篇,“叠鬚字韵八十余首,神工鬼斧,愈出愈奇。”认为其诗作完美无缺,就像是天地造化、鬼神造出来的一样。这个“神工鬼斧”就是成语“鬼斧神工”的又一种形式。

袁枚不仅学问好,为官时也很开明,很同情弱者。他做江宁县令时,曾受理过这样一个案子,最终帮助了弱者。

话说离上海不远的松江县,有位秀外慧中、诗文俱佳的才女张婉玉。婉玉向往自由,尤其希望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建立一个郎才女貌、长相厮守、和美幸福的家庭。不想事与愿违,父母贪财,强行将她远嫁淮安路山阳县,许配给了一个身心钻进钱眼儿、毫无情趣可言的巨富奸商。商人一脑袋生意,成年累月不着家,婉玉就像被关在金屋里的囚徒,除了下人偶尔进来请示一下,从早到晚就只有自己的影子做伴。

婉玉凄凉、绝望,终于趁商人外出之机逃了出来,躲在江宁一个亲戚家。她发誓不再回山阳,坚决与商人离婚,走自己的路。商人回来,见妻子跑了,很生气,就到处打听,很快知道了婉玉的下落。商人一张状纸告到了山阳县。山阳县令便向江宁县令袁枚致书,请袁枚缉拿张婉玉解送山阳县。

袁枚命差役将婉玉拿获,暂押狱中。来日过堂,袁枚问婉玉:“你们夫妻不和,可以经过官府判决离婚。但你背夫私奔,违犯大清律法,罪责难逃呀!”婉玉当即叩头辩道:“大人,民女自幼习学诗书,一向尊圣敬儒,不想误嫁可鄙奸商,毫无夫妇之情,更无言语相通,整日独守空房,以泪洗面,实在是生不如死,所以才只身出逃。就算触犯国法,民女也只承认与夫水火难容、私逃避俗,不为流言恶语所伤;若说民女私奔犯淫,有违妇道,民女绝不承认!还望大人明断。”婉玉一番话令袁枚不禁点头暗自赞叹,一片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当堂命人取过纸笔,交给婉玉书写申辩缘由。婉玉也不含糊,一挥而就,呈了上去。袁枚接过一看,字字如人娟秀,文理条贯明畅,末后赋诗一首:

五湖深处素馨花,误入淮西贾客家;

偶遇江州白司马,敢将幽怨诉琵琶。

袁枚读了诗,十分赏识婉玉的才思,居然巧妙地将白居易《琵琶行》典故入诗,暗示希望袁枚能像白司马那样同情、怜爱弱女子,给自己一个公道的了断。想至此,袁枚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为了再试试婉玉的才情,他便指着堂前的一棵大树要婉玉以此为题,再做诗一首。婉玉心领神会,接笔蘸墨,立时诗成:

独立空庭久,朝朝向太阳;

何人能抬手,移作后庭芳?

袁枚览诗大喜,命将婉玉扶至后堂,随后致书山阳县令,说明了情况,并做诗一首:

才女嫁庸商,实在不相当;

破镜难重圆,何必太勉强!

表达了自己有意开释张婉玉的情怀。

山阳县令本就钦敬袁枚的人品、学问,接到书信后乐得做个人情,就此也不再追究了。张婉玉在袁枚的庇护下,平安地回了娘家。由此可见,是婉玉聪颖敏捷的诗思,鬼斧神工似的打动了袁枚的心,留下了这段美好的佳话。

猜你喜欢

  • 职场之夹缝

    索友稚,女,年龄保密,学历大专毕业……索友稚又在准备求职简历了,只不过她简历中的年龄是如实填写的。索友稚刚刚出道参加工作时就到了事业单位吃皇粮,不久又以正式干部身份转调到专业设计院工作。在设计院工作期间,恰逢公安部门登门请求借调一名干部到地

  • 韩信传奇之——从小丧去父母的传说

    韩信传奇之——从小丧去父母的传说韩信从小丧去父母的传说 韩信,汉初军事家。淮阴(今江苏)人。 传说,秦朝末年,江苏一代有个很有钱的财主,人称韩员外,韩员外最大的爱好是下棋,棋技得高,很少有人赢他。 他家奴工很多,其中,有一个不仅聪慧,而且懂

  • 试爱

    试爱试爱,这个词咋一看令人费解,何为试爱?我也不太懂,根据自己的一件事,写下这个故事,感觉过程就是试爱,试着谈恋爱……认识了一个女孩,漂亮大方,温文尔雅,别具气质。在我眼里,她是仙女下凡,留恋尘世间,并且注定与我会有一段凄美的情感。百思不得

  • 花钱上厕所的市长

    花钱上厕所的市长白市长是某县级市的副市长,有一次去省城学习,利用清晨闲暇的时间去看望一位老领导,白市长从早上六点,和这位退休的老领导聊到了早上八点,喝了不少茶水,寒暄过后,白市长离开老领导家,下楼走在街上,可谓是车水马龙,正是高峰期,打了几

  • 妈妈找回我

    妈妈找回我

  • 哭坟

    隔壁家的李大叔今年一月在自己家的地基里放炮时被炸死了,突如其来的噩耗令每个人对生与死有了另一种领悟,尤其是她老婆。李大娘平日里最喜欢打麻将,就算不打也会在旁边观看,和牌友们嬉笑成一片。可李大叔死后,麻将馆很少见她的人影,有时候她一个人坐在家

  • 老汉的疑惑

    省吃俭用供儿子上完了大学,刘老汉松了口气。可儿子找的工作实在让他难以接受,本指望能让儿子脱离农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可偏偏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私营公司,说是公司,其实就是一家大型农场,按刘老汉的说法:“转个弯儿又回来了”。不能接受也得接受,孩

  • 人有三急

    人有三急七车间是零九九厂的扩建项目,建成投产后,成了零九九厂扭亏为盈的主力军。自然也成了厂里的香馍馍,更成为了厂报和广播宣传的重点单位。一次,厂报小张记者去七车间采访一线职工,主题是关于挖潜增效的话题。采访中,一名职工跟张记者抱怨说,人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