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刀王之王

刀王之王

收录日期:2025-08-07 22:07:48  热度:11℃

刀王之战

清朝中叶,京城一派繁华。各行各业都有生意做,有饭吃。磨刀在各行业中地位不低,因为人们离不了这东西,低到做饭修脚剃头的,高到侠客士兵大将,都要用到磨刀匠。

但磨刀业内同样也分高低,京城的刀王是东城王家的王天顺。王天顺今年六十岁,很久不亲自磨刀了。他曾把一把锈迹斑斑的破菜刀,磨得卖出百两纹银,却是人人皆知。

三十年前,王天顺来到北京城开磨刀铺,竟挂上了“刀王”的招牌!这还了得?当时京城公认的刀王是西城陈记磨刀铺,当家的陈水月立即向王天顺挑战。这不是斗气,一城不能有两个刀王,谁家有这招牌,生意就会滚滚而来。尤其是御林军的兵器,要定期检查的,当兵的往往凑钱一起来磨,这一项生意就能让磨刀铺财源滚滚!陈水月比王天顺小几岁,刀王名号已经传了两代人。

按规矩,由挑战者提项目。陈水月要磨菜刀。磨刀行三种刀最难磨,菜刀、剃刀、鬼头刀。菜刀要切菜切肉分筋剁骨,油盐酱醋腐蚀着,想磨得经久耐用绝非那么容易。尤其名厨,讲究刀切肉片薄如纸,寸金软骨一刀齐,一把锋利的好菜刀必不可少。

比赛当天,陈水月让人拿出两把菜刀,这是宫里用废了的刀,刃卷了,钢口都回火了。这样的刀没有磨的价值了,是小太监们从宫里成筐运出来卖废铁的。陈水月让王天顺选刀,这是规矩,挑战者划下道,应战者有先挑刀的权利。

选好刀后,俩人走到院中间,摆开家什。一套磨刀石十几块,最粗大的是开锋石,最宽的是背刀石,最细腻的是水光石,但最名贵的是巴掌大小的山心石!这种石头可遇不可求,据说是大山形成时岩石挤压而成,色泽淡绿如玉,致密坚硬如钢,寻常磨刀匠都没有,这一块石头就价值千金!这两块巴掌大的石头,足见俩人在行内的地位。

俩人各持一刀,开始磨砺。各自的学徒在旁边递水擦汗,俩人进度开始都很快,转眼四块磨刀石用过,两把废旧的刀都大变了样,但内行人知道,这只是热身而已。

刀刃缓缓推进,缓缓拉回,双臂肌肉隆起,也不再有那种明显的嗤嗤声,而是犹如微风拂过水面一般。这是阴力,磨刀不会用阴力,磨出的刀有锋无利,但阴劲用得这样出神入化,却是难上加难。

在众人赞叹声中,俩人都换到了最后一块山心石。陈水月冒着热汗,王天顺汗水顺着衣角向下滴,刀在山心石上飞快移动着。终于,刀磨好了。

两把刀都精光闪闪,刀刃都是两道极细的黑线,目测难分伯仲。验刀的是宫里御厨,先切菜,再切肉,对两把刀都赞不绝口。最后御厨拿出十斤寸金软骨,细细切完。这时陈水月的刀刃已经微微发卷,但王天顺的刀锋依然锋利无比。陈水月难以置信:“这两把刀都已经回火了,怎么可能还有这么好的钢口?”他拿过那把刀看了半天,终于长叹一声,“你能用山心石把刀刃重新淬炼,这份功力我做不到,我认输了。”人们一阵惊叹:回火的钢刀想重新淬炼,一般的炼钢炉都做不到,这是什么样的手劲和技术?那把刀当场就被一个御厨买走了,纹银百两!陈水月和王天顺都一个月卧床不起,但俩人经此一战,惺惺相惜,之后经常一起喝茶下棋,交流磨刀心得,也成了一段佳话。

刀王易主

一晃三十年过去,王天顺和陈水月都老了,到了让儿子接班的时候了。王天顺儿子叫王大来,身高力壮,但谁也不清楚他的磨刀手艺怎样。现在王天顺的磨刀铺里都是徒弟在磨,除非有王爷贝勒一级的人来,王天顺才亲自动手。而据那些徒弟们说,从没见王大来磨刀!这也不稀奇,手艺都是关上门教,没见过不代表不会磨刀。

但陈水月的儿子陈天青却早已声名在外,这些年陈记磨刀铺没了刀王牌子,生意依然不少,跟他有很大关系。陈天青和王大来关系也不错,只是忙于各自店里的生意,交往少一些。

王天顺终于去世了,三个月丧期后,陈天青正式向王大来挑战。老刀王没了,就得重新比。这是一个行业的规矩和尊严,刀王必须是代表这个行业最高水平的人。

所有人都等着一场大战时,王大来竟然直接认输了。原来王大来生来力大,性子急躁,很难静下心来学最高深的阴劲,王天顺老来得子,十分溺爱,没有硬逼着他学。这样陈天青不战而胜,把刀王牌子摘回去了。

刀王一易主,陈记磨刀铺顿时名声大振,生意滚滚而来。而王记凭借着以往的良好口碑和徒弟们的精湛技术,也留下了不少老客户,不过高端生意是丢了,收入少了很多。王大来也觉得自己给祖宗丢人,从此深居简出。

不久,洋人和清政府之间的摩擦开始增多,陈记和王记的生意倒是大增。大量兵器送到磨刀铺里,两家都忙得不可开交。这些兵器有朝廷的,还有京城附近各地民间武装的。

外地逃难的人带来消息,说朝廷打了败仗,正在和洋鬼子议和。有消息灵通的人说,现在朝廷内分歧很大,有几个将军主战,但大部分主张议和。皇帝好像更倾向于议和。

消息很快得到证实,朝廷下令,几个主战将军的部队将武器封存入库,民间抗洋武装也被宣布非法,立即解散,缴回武器,否则以匪徒论。磨刀行也接到通知,以后再磨武器,对方需有官府凭证,否则以通匪论处。

大买卖

一天晚上,陈记快要关门时,一个高大汉子走进来,说有买卖要和店主谈。掌柜告诉他可以和自己谈,但这汉子死活要见店主,掌柜无奈,只好进去告诉陈天青。

陈天青见大汉器宇不凡,不像普通生意人。他让到后堂,大汉说:“一批刀枪要加急磨,我愿意出双倍价钱。”陈天青问:“这么说肯定是不好磨了,不知锈到什么程度,只要钢口没回火,我保证能磨得像新的一样。先生可带了样品来?”

大汉从背包里拿出一把刀,陈天青看了一下,这刀虽然锈迹斑斑,但都是浮锈。他说:“如果这批刀枪都是这样,先生给的价太高了。”大汉笑道:“陈老板果然诚实无欺,佩服。实不相瞒,这批刀枪是没有官凭的。”

陈天青大吃一惊:“这种生意,陈某不敢接。”大汉说:“我可以给三倍。”陈天青说:“不是钱的问题,万一走漏风声,我陈家老小都要获罪。先生另请高明吧。”大汉叹口气:“实不相瞒,我是图将军的副将。图将军因为主战得罪了朝廷,武器都被收缴入库了。图将军听说洋鬼子正在天津和当地民间武装打仗,想带着大伙去拼一把。如果能打赢,没准能改变朝廷的心意。这批武器是我们从民间搜集的,需在两日内磨好,否则就赶不及了。有这个实力的京城只有陈记和王记两家。王记已经答应帮我们磨一半,剩下一半只能指望您了。”陈天青吓了一跳:“王大来答应了?不,我不能答应。”大汉着急地说:“光靠王记,最多磨一半,我们带着生锈的刀枪怎么能打仗?”陈天青坚决地说:“如果我光棍一根,大不了这条命交给你。可我老父年逾花甲,儿女尚在襁褓,你骂我胆小没骨气也罢,请放过我一家吧。”

猜你喜欢

  • 着了魔的公主

    着了魔的公主从前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公主,她拥有一头金色的长发、璀璨的蓝眼睛和一张纯真的笑容。她的名字叫莉莉安娜。莉莉安娜生活在一个富饶而和谐的王国里,她深受人民的喜爱,因为她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然而,命运却偷偷地安排了一场考验

  • 宝王菩萨的传说(仡佬族)

    宝王菩萨的传说(仡佬族) 在仡佬族的传统民间故事中,有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传说,被称为宝王菩萨的传说。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仡佬族的土地上,住着一个非凡的女子,她拥有着天使般的容貌和善良的心灵。她的名字叫做阿尔察。阿尔察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智

  • 松花江的传说

    松花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长的天然江河之一。它发源于黑龙江省北部的乌苏里江和呼伦湖之间的山区,流经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最终汇入鄂霍次克海。关于松花江,有一段关于它的传说,流传至今。在很久很久以前,松花江上住着一位好心的渔夫,他名叫李明

  • 望娘滩

    望娘滩,是一个位于福建福州市的独特景点,它是一个兼具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地方。传说在古代,一位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侵害,选择跳入滩水中,化身为一块巨石,至今被人们称为“娘娘石”。在一个秋日的午后,我来到了这片天地,迫不及待地想亲身体验

  • 孟姜女和土地婆婆

    孟姜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女子,她的故事感人至深,被广泛传诵于民间。而土地婆婆是另一个神秘的角色,常常与孟姜女的故事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穿越时空,一同探索这个传说中的故事吧。据传,孟姜女是一个温婉善良的姑娘,她与丈夫李将军相濡以沫,过着幸福

  • 豆绿

    豆绿一年的春天,大地苏醒,生机勃发。在一个小村庄的角落里,有一片被人称为“豆绿”的田地。这片田地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豆类植物,从绿豆、黄豆到红豆,色彩斑斓,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从春天开始,村民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认真耕种,希望这片豆绿的田地能

  • 花王和王后

    花王和王后从前,有一个美丽繁华的王国,国王和王后是全国人民的榜样,他们相爱着、尊敬着彼此。他们的爱情故事,被传颂了很多年。花王,是一个格外喜欢花卉的人,他的王宫中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朵。无论是春天的樱花,夏天的玫瑰,还是秋天的菊花,花王都能给

  • 黄山的来历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以其壮丽的山峰、奇特的云海和古朴的松柏而闻名于世。但是,黄山的来历却承载着一段千年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仙女名叫黄粱。她出身于天界,美丽善良,智慧超凡。某一天,黄粱仙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