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能“行走”的棕榈树

能“行走”的棕榈树

收录日期:2025-08-08 06:03:24  热度:9℃

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大森林里,生长着一种很神奇的棕榈树,这种棕榈树能从一个地方行走到另一个地方,一年最多可以行走20米。很多游客都对此感到迷惑不解:这种棕榈树到底是怎样行走的呢?它们为什么要行走呢?

通过多年的追踪观察,科学家发现,这种神奇的棕榈树是靠树根的根须完成行走的。跟其他那些树根完全藏在地下的树木不同,行走的棕榈树有着悬空的根系,从树干的下端开始分叉,看起来就像是一把扫帚。然而,就是这些类似扫帚的根须,帮助高大的棕榈树完成了“行走”的整个过程。棕榈树的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和充足的阳光和水分,随着土壤的侵蚀和养分、水分的消耗,棕榈树为了满足自身生长对养分、水分的需求,便会不断地长出新的根须,而这些新根须又会主动寻找更加坚实和肥沃的土壤扎根进去。随着新根须扎入新的土壤,这棵棕榈树便会逐渐向新根须那边弯曲,老根须也随之慢慢抬起。当新根须不断向新土壤伸展、逐渐变得粗壮,并深深扎进泥土足以支撑和供应一棵棕榈树的生长需要时,那些老根须便逐渐地退化、枯萎、腐烂,最后全部死亡,化为肥料融入泥土。如此的循环往复,日积月累,棕榈树就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它的行走目的。而棕榈树整个行走过程的大政方针就是趋向更好的光照和更坚实肥沃的土壤,长得更加茁壮和高大。

行走的棕榈树也给了人类启示:不要故步自封,要大膽“行”出去,积极汲取别处的“养分”,才能更利于自己的成长。

猜你喜欢

  • 呵护生命

    耶鲁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摆放一株植物,让一个人正常地从植物旁走过,植物没事;再让另一个人拿斧头去砍植物,然后走掉。结果仪器检测出植物的脉冲电流有明显的变化:每当这个“正常人”走过,曲线平静,“凶手”走过,曲线波动大。一株植物,尚且如此敏感,有

  • 4毫米的生命差距

    非洲西南部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这里的气温长年保持在摄氏70度,气候炎热,想要在这里生存就需要想出一种躲避炎热的方法来应对。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那就是晚上活动,白天藏匿在沙子底下。然而,沙漠中的热蚁却反其道而行之,

  • 谁也不欠你的

    人总是习惯于寻找心理上的某种匹配。小说《飘》中,斯嘉丽是塔拉庄园的富家小姐,艾希礼是十二橡树庄园的公子哥儿,在斯嘉丽看来,他们俩才是最匹配的婚姻伴侣。所以,当艾希礼意外地宣布要娶另一个女孩梅兰妮时,斯嘉丽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因为,在她看来,艾

  • 灭掉灯,有时能看得更清楚

    有几个人坐着渔船出海钓鱼,他们凝神垂钓,眼看天就暗下来了,于是慌忙准备打道回府,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海潮流向发生了变化,他们失去了方向。在一片混乱中,天完全黑了,倒霉的是还没有月亮,他们拼命地打着灯想要搞清楚方向,但却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

  • 先幸福后成功

    人生而追求幸福,应该是普遍的真理吧。但人们往往仅从自身的感受出发,那幸福一开始也被错误地定义为“我的快乐以及我的幸福”。但不幸的是,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没有独享的快乐与幸福。快乐与幸福,绝不是仅仅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没有朋友分享的快乐,没

  • “人们说”与“自己想”

    白晓东有幅漫画,颇耐思考。漫画上一个背着大大行李包的人沿着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向前飞奔,后面几个人张着圆成了饭碗般的嘴巴,似乎在喊着什么。漫画下边的文字云:“当你走一条自己的路时,人们往往说你走错了。”人自然不能完全不在乎“人们说”。比如,

  • 优等的心,必须坚固

    蜜蜂会造蜂巢,蚂蚁会造蚁穴,人会造房屋、机器,造美丽的艺术品和动听的歌。但是,对于我们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自己的心,谁是它的建造者?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的。造心先得有材料。有的心是用钢铁造的,沉重黑暗;有的心

  • 别让人生输给心情

    人们面对诸多困境,是否能够看得开、想得开,与人看问题的角度有关。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便会平心静气,乐在其中。保持这种心境,在面对困难与难题的时候,就会树立起战胜困难与克服困难的信心。《菜根谭》中说:“疾风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