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苏东坡题联讽和尚

苏东坡题联讽和尚

收录日期:2025-08-07 21:55:44  热度:8℃

有一天,苏东坡来到了一座山上,看到半山腰里有座古寺,他就和随从来到了寺庙前。正想进去,一个小和尚拦住了去路说:“凡进庙者,每人都要交纹银一两。”

苏东坡奇怪地说:“我游览过无数名刹,从未见过进门收受银两的。”

小和尚无可奈何地说:“这是方丈的规定。我们是只认银子不认人。”

苏东坡便叫随从给小和尚二两银子,但是,随从摸遍了全身,也只有一两多一点。

苏东坡说:“对不起,今天忘记了带银子,过后我叫人给你们送来。”

小和尚说什么也不干。这时,方丈走过来说:“既然先生没带足银子,就先收下这些。不过,请先生写一个欠条,免得以后不承认。”

苏东坡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写了一个欠条,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方丈接过欠条,看到签名,连忙施礼说:“原来是苏大学士驾到,有失远迎,恕罪!恕罪!”说着把那张欠条放进了袍袖之中。

游览完毕,苏东坡刚要走,又被老方丈拦住说:“请苏大学士给本寺山门题写一副对联吧!”

苏东坡看了看方丈说:“好吧!拿纸笔来!”

一会儿工夫,小和尚准备好了文房四宝,苏东坡提笔在手,一挥而就。上联是:凤落禾下飞去鸟,下联是:马到芦边草不生。写完放下笔,就头也不回地下山去了。

后来,方丈请工匠把苏东坡写的对联,雕刻在庙门两边的立柱上。

有一天,苏东坡的好友,佛印和尚来到了这座古寺,他一眼就认出庙门上的对联是苏东坡所写,但仔细一看,不觉哈哈大笑,对老方丈说:“这是一幅谜语联,上下联各是一个字,这上联:凤落禾下飞去鸟,是一个‘秃’字,下联:马到芦边草不生,是个‘驴’字,合起来就是‘秃驴’两个字。”

猜你喜欢

  •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在战国七雄中,楚国是一个相当强盛的国家,不仅疆土广大,军事力量也非常强大。有一次,楚宣王问左右大臣:“我听说北方的国家都很怕我们国家的昭奚恤将军,果真如此吗”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敢出声,生怕答得不好,冒犯了大王或得罪了大将军昭奚恤。这

  • 蜗角之战

    蜗角之战战国时期,魏国与齐国结成同盟。两国的君王都签了协议:互相帮助、共进共退,得天下后共分疆土。可是没过多长时间,齐国违背了协议,背叛了魏国,这使魏王特别愤怒,要派刺客去刺杀背信弃义的齐王。魏国将军公孙衍听到刺杀齐王的消息,为魏国感到羞耻

  • 求千里马

    求千里马战国时期,燕国由于人才困乏,奸臣当道,有才之人被搁置不用,无才却只会献谗之辈倒是层出不穷。于是国家大乱,后来又被齐国打败,几乎亡国,从此,燕国一蹶不振,国君也因为忧心如焚而得了疾病,不久就驾崩。燕昭王即位后,决心招揽人才,振兴国家,

  • 两虎相争

    两虎相争战国时期,陈轸来到秦国,正赶上秦惠王为一件事发愁呢。当时韩、魏两国互相攻打,打了一年也没分出胜负,而且战争也没有停止。秦国是当时的一个大国,秦惠王想凭借自己的实力来阻止这场战争,一是彰显一下自己的实力;二是以阻止战争为借口,然后乘虚

  • “勇敢”的猴子

    “勇敢”的猴子初秋时节,山川秀丽,景色宜人。一日,吴王兴致高涨,乘坐木船,顺江而下,只听得两岸猿声不住,此起彼伏。吴王觉得这些猴子非常有趣,想去捉一只猴子,便舍舟登山去找猴子。群猴一看见人来了,咿咿哇哇一阵乱叫,纷纷逃走了。空地上只留下一只

  • 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春秋时期,齐景公养了三个大力士,因为他们不懂得君臣大义和朝廷礼仪,以致让众大臣及景公对他们产生了反感,所以齐景公想除掉他们,但是他们力大无比,而且武艺很好,没有人能够近他们的身,所以一直也没有好办法。晏子给齐景公出了个计策,赐给三

  • 屠夫遇狼

    屠夫遇狼从前有一个屠户在市场卖肉。有一天天色渐黑,屠夫挑着担子从市场上回家。肉都卖光了,竹筐里只剩下一堆骨头。在经过一片荒丘的时候,他听见背后有“沙沙”的声音,回头一看,有两只饿狼瞪着绿眼睛,呲着白牙,不紧不慢地跟着他。屠户走,狼也走;屠户

  • 一岁之麦

    一岁之麦孔子的弟子宓不齐,字子贱,当单父县令。有一年夏初,齐国发动进攻鲁国的战争,进攻的路线必须经过单父县。当时,田地里的麦子已经成熟,还没有来得及收割,听到齐国军队攻来的消息,单父县的父老们都惊慌起来。他们向县令请求说:“齐寇已经迫近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