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秋天里的访问

秋天里的访问

收录日期:2025-08-07 23:06:01  热度:9℃

蚱蜢鲁鲁很调皮,但也非常好学。一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他就会把眼睛睁得大大的,鼓足劲,跳过去问个明白。秋天到了,他说要去访问一下别的小动物。

森林里很热闹,小动物们都在忙着做自己的事情。蚱蜢鲁鲁先和小松鼠打招呼:“小松鼠,你搬那么多坚果干什么呀?”小松鼠正累得气喘吁吁.蓬松的大尾巴像把大扇子耷拉在树梢上。他四下看了一下,才发现蚱蜢鲁鲁正歪着个脑袋和自己说话。“嘻嘻,我们是为了冬天储存食物呀!”小松鼠觉得蚱蜢鲁鲁真好笑,连这点常识也不知道。

蚱蜢鲁鲁一想到冬天,就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是啊,那时的天气多冷啊!风呼呼地刮着,比刀子还要厉害,小动物们都躲在暖烘烘的家里,谁还会出来找食物?

蚱蜢鲁鲁告别了小松鼠,绕过小溪.跳过花圃,躺到一棵大树下休息休息。可不一会儿,他就被一阵叮叮咚咚的敲击声吵醒了,原来是小喜鹊在用小铁锤使劲敲钉子。这回,蚱蜢鲁鲁聪明多了,他细声细气地问:“小喜鹊,你盖房子是准备过冬用的吗?”小喜鹊忙得不可开交,他一边让蚱蜢鲁鲁帮忙给他递个钉子。一边说:“是啊,我可不会像寒号鸟,到了冬天只会无奈地哀叹。”

“哦,寒号鸟怎么啦?”蚱蜢鲁鲁忍不住继续打听。“你不知道?”小喜鹊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寒号鸟呀,哼,只知道炫耀他的歌喉,不知道筑窝。冬天来了,他就倒霉了!躲在树下冻得瑟瑟发抖。”

原来还有这么回事,蚱蜢鲁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和小喜鹊客客气气地再见了。这时候,他迎面碰上了一群大雁,他们排成“人”字形正急急忙忙往一个方向赶。他们去哪儿啊?蚱蜢鲁鲁用力一蹦,拉住了最后一只大雁的翅膀,他要问个明白。大雁说:“小蚱蜢,我们是到南方去过冬。快让我飞,不然我可要掉队了!”

这回,蚱蜢鲁鲁明白了,原来所有的动物都是为了冬天的到来而做着积极的准备。

突然,蚱蜢鲁鲁发现小熊撅着圆滚滚的屁股,捧着蜂蜜桶咕咚咕咚地喝呢。小熊怎么一点都不为冬天做准备呢?这样下去,他不就像寒号鸟了吗?

蚱蜢鲁鲁是个善良的孩子,他跳上去用力拍打小熊的屁股,大声叮嘱小熊要储存些食物,盖个房子,为过冬天做准备。没想到,小熊听了,哈哈大笑,他摇着胖乎乎的双手,连连说:“不用,不用,冬天到了,我就躺在树洞里睡大觉——我们把这个叫冬眠。”

冬眠?多么奇怪的过冬方式啊!蚱蜢鲁鲁对秋天的这次访问可真是让他开了眼界。

猜你喜欢

  • 愚公移山新编

    有一个愿望一直萦绕在愚公的心头。过完89岁的生日后,愚公的这个愿望越来越强烈了。每天清晨,一打开门望见对面高耸入云的两座大山,愚公就闹心。听人说,山外的世界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人不再死守着那几亩薄瘠的山地,都到大城市打工去了。可是本

  • 最浪漫的婚礼

    大明和小雅经过一年热恋,终于要步入婚礼殿堂了。两人决定要举办一个最浪漫的婚礼。这天,大明对小雅说:“小雅,接亲的车我已经找好了,咱坐的是豪华凯迪拉克,开路的是清一色的路虎,你觉得怎样?”小雅听完一皱眉说:“车都是豪车。是不是太俗气了?咱的婚

  • 衣服下面的忧伤

    进入2013年的夏天以来,老张像是变了一个人。以前,大家都叫他铁公鸡,吝啬得对待自己都很苛刻--想见他吃一顿肉、喝一杯小酒都很难。可现在不一样了,老张脱胎换骨了:每日三餐,至少有两顿带肉:红烧肉、排骨、五花肉……工地上的工友揶揄他开窍了。老

  • 漂亮女孩来搭车

    魏延买了辆车,平时就上下班开。可家离单位只有五公里,再加上自己经常加班,魏延就觉着十几万的车没利用好。后来,经朋友牵线,他加入小城婚车队,利用业余时间赚外快。这天,队长给他发私信,说周末郊区有个结婚的,要用几辆车。魏延周末正巧无事,就立马回

  • 猴子戒烟

    动物园猴山有只小猴健健,生性顽劣,但天赋不低,模仿力强,教什么会什么,学什么像什么,尤其练得一手骑自行车的绝活:能双手撒把,飞车倒立,骑车带人(猴),因此健健是动物园的表演明星,每次都有演出任务。饲养兼训练健健的是老张。老张平时工作是蛮敬业

  • 摄像头

    摄像头蔡中锋我刚吃过晚饭,就听见敲门声。是对门邻居。他说:“咱楼道门前那幅‘楼道有监控,来人要小心’的字是你写的吧?”我说:“是啊。”邻居说:“咱们这层楼道里的摄像头也是你安的?”我说:“没错。”邻居说:“其实咱小区这么安全,哪有必要安监控

  • 不一样的夜晚

    丽娜和玛利亚是同事,她们的丈夫也在同一个公司上班。这天中午就餐时,丽娜和玛利亚一边吃饭,一边交谈。“昨天晚上,我和丈夫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丽娜兴奋地告诉玛利亚,“我丈夫回家后,带我外出享用了一顿浪漫的晚餐。用完餐之后,我们又携手沿着河畔

  • 降压灵

    老杨退休了,闲在家里没事干。老杨年轻的时候在厂里当过宣传干事,喜欢舞文弄墨。于是他就重操旧业,写写文章,经常有“豆腐块”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有一天,老杨在报上看到一则“征稿启事”:讲述你与“降压灵”的故事,设一等奖一名,奖金1万元……老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