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抗战时国共两党将领哪位歼灭日军人数最多?

抗战时国共两党将领哪位歼灭日军人数最多?

收录日期:2025-08-08 00:39:39  热度:7℃

194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第一次把自由勋章授予一位中国人,他就是中国抗日第一战将、歼灭日军最多的薛岳将军。他在抗战期间指挥的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10余万人。张治中将军称其为“百战名将”。曾经是老战友也是老对手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对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大力称赞: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永垂不朽。

薛岳是抗战期间唯一被喻为抗日“战神”的将领,官授陆军一级上将。他历任贵州省主席、抗日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湖南省主席等职。

6月15日傍晚,率警卫营护卫孙先生夫妇下榻粤秀楼的薛岳收到情报,陈炯明部下叶举计划当夜采取军事行动。他马上告知孙中山秘书林直勉、参军林树巍,请他们火速通报孙中山,并请先生乔装成出夜诊的医生,趁天黑通过陈军哨站,直奔广州天字码头,登上永丰舰。

当晚,陈炯明所部叶举果然对总统府采取军事行动,集结士兵2万多人,而驻守大元帅府的警卫部队只有800多人,情况十分危急。然而薛岳指挥若定,将宋庆龄平安地撤离到永丰舰与孙中山会合,并率所部以少敌众击退对方多次攻势。

期间陈炯明部下向孙中山提出谈判要求,鉴于北方徐世昌已经下台,请孙中山兑现当初他与徐世昌一齐下台的诺言,被孙中山拒绝。孙中山仍然坚持留在中山舰上,与岸上的陈部交火。他迟迟不愿意离去,因为他期望广州城内很快发生他所期待的变化,以及能够获得广州民众舆论的支持,可惜陈炯明民望甚高,当地很多舆论指责孙中山向广州城内发炮,杀害无辜市民。根据梁基永先生发表在《羊城晚报》2011年11月13日B0版的一篇文章《“孙大炮”名不虚传》,将当时发炮细节描述如下:“船驶到白鹅潭中央,孙下令开炮,由于没有海军总长的命令,加上顾虑伤及城内民众,船上没有人敢动手,据文献记载,孙中山‘亲发数炮’,又督促炮手连发七十余炮。--孙中山早年被人称为‘孙大炮’,这下子,倒真是名下无虚了。但孙放炮后,陆上部队并没有响应动手。”

众所周知,“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日军倾注兵力最多的战役。据战后搜集的日军情报文件证明,日军在此役部署兵力时已经捉襟见肘,连日本本土仅留的一个近卫师团,也待命随时增援武汉大战。

此次战役是冈村宁次和薛岳的对决,号称“三羽乌”之一在日军界享有极高声誉的日本陆军上将冈村宁次,遇到薛岳将军却飞不起来了。

薛岳负责指挥九江至南昌以及鄱阳湖周围战事,在德安、瑞昌、庐山地区部署了7个军的兵力,摆出“反八字形”的阵势,静待冈村宁次的第11军来犯。

两军很快进入对攻战,你来我往,互有胜负,呈胶着战,由于中日两军双方在每个山头、每个村庄都要反复搏杀,甚至一日数易其手,致使前来助战的日军飞机因双方绞成一团而不敢投弹。薛岳所部借此机会,戏弄日军。有几次日机空投弹药和粮食时,第4军和第74军的官兵在白布中间贴上红布圆心,制作假日军旗,铺在地面,引诱日机将给养空投到我军阵地上,使日军供给陷入混乱。

8月3日,日军第106师团沿南浔铁路南下进攻南昌,在金官桥遭到薛岳部队迎头痛击,薛岳严令参战部队不能逃跑,否则枪决!日军随后以战车、飞机和大炮配合步兵强攻,兼以施放毒气,都不能逾越阵地雷池半步!战斗打得十分惨烈,持续到15日,双方均死伤惨重。据后来缴获的敌军日记记载:“几次进攻中,庐山上的迫击炮弹如雨点般从天而降,皇军大受威胁。”有士兵在日记里写道:“庐山是支那名胜之地,‘不识庐山真面目’名不虚传,皇军在此遭到支那军精锐部队第19师的坚强抵抗,前所未有的激战,中队、小队长死亡很多,战斗仍在艰苦进行,与家人团聚的希望是渺茫的。”

日军虽然装备良好,但数量有限,尤其是兵源补充困难。战斗进行到9月下旬,薛岳审时度势后,决定与日军相持到底。他指挥第十五集团军在汨罗江南岸运用诱敌深入战术,一次就歼灭日军2000余人。这一下,忧愁的跷跷板重心倒向了冈村宁次。他苦着脸思考着对付中国军队的良策,越想越觉得拖下去凶多吉少,伤亡会更大。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此次出征作战,碰到的是一个硬钉子,这个对手不好对付。因此,他决定撤退。10月5日,全线撤退的命令下达后,日军慌张后退。

随着当地气温不断下降,冈村宁次站在庐山的峻岭峰峦上,看到自己部队被薛岳所部像春藤一样缠住毫无进展,于是决定撤退。

薛岳下令各部队于10月6日开始猛攻,这次反攻一直持续到10日才结束。除日军10师团有千余人逃脱之外,其余日军万余人全部被歼,俘虏300余人。这是中国军队自抗战以来首次全歼日军一个师团,而一直到武汉保卫战结束,日军最终也未能全歼我军一个师。

武汉保卫战,第74军打出中华儿女的骄傲,全国民众欢欣鼓舞,田汉作词、任光谱曲,创作了74军军歌,激励更多的抗日英雄。“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国土,残杀妇女儿童。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

猜你喜欢

  • 亲情

    古代有一位名叫周豫的读书人,朋友送了他最喜欢吃的鳝鱼。这一天闲来无事,他一时手痒,便想试试自己久未展露的手艺,煮上一锅清炖鳝鱼汤来尝尝。他将鱼放入锅中,只见那些鳝鱼仍自由自在地在锅子里游着,在锅底下用小火缓缓加热,水温逐渐变高,鳝鱼在锅中丝

  • 一杯开水与几块面包

    一位穷苦的学生为了凑足学费,到外地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由于他想尽快凑足学费而不想多花钱,于是,鼓足勇气敲了一户人家的门,决定在推销商品之后,硬着头皮向这家人讨些食物。开门的是一个小女孩,他一看便失去了勇气,心想,天下哪有大男人跟小女孩讨东西

  • 父亲给女儿的一封遗书

    给可爱的女儿:再吃十次蛋糕就可以找爸爸了……爸爸和你玩了许多次捉迷藏,每次都一下子就被你找了出来。不过这一次,爸爸决定躲好久好久。你先不要找,等你十四岁(再吃完十次蛋糕)的时候,再问妈妈,爸爸躲在哪里,好不好?爸爸要躲这么久,你一定会想念爸

  • 妈妈

    方亮在阻击抢劫犯张君一伙人时遭到枪击,子弹从他的太阳穴打进去,他的大脑几乎全部被破坏了。当方妈妈赶到医院看到已经是植物人的儿子时,她怎么也不敢相信,两天前儿子还活蹦乱跳……儿子一直昏迷不醒,方妈妈一直陪着儿子,吃睡在他身边,而且嘴里面只有一

  • 背对世界

    克莱特十六岁那年夏天,他心爱的哥哥出了车祸,死在他的怀里。霎时,他的大脑里一片空白,自此精神崩溃了。失去亲人的痛感压迫着他的心,他沉默寡言,不再有欢容笑颜。在他看来,欢乐是别人的,悲伤痛苦如栅栏一样,牢牢地圈着自己;孤寂如同衣衫一样裹着他。

  • 山外有高楼

    一位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到山村小学做了一名女教师。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因为她对这笔捐款的使用,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争议。原来,她没有把钱用在“现实问题上”,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在其他老师的

  • 说谎的孩子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并不好,因为经常“说谎”。譬如捡到了一枚怪异的石头,他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价值连城。”同学们当然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他常会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外一种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告诉了他的父亲。父亲没有

  • 父亲的测试

    一位睿智的父亲,为了考验三个儿子的聪明才智,经过苦心设计,想出了一道试题。父亲分别给三个儿子每人一百元钱。要他们用这一百元钱去买他们所能想到的任何东西,再将买回来的东西,设法装满一个占地超过一百平方米的巨大仓库。长子抛开两个弟弟很快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