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海边盐碱地的名菜拌海翠

海边盐碱地的名菜拌海翠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0:10  热度:12℃

徐艳辉在一家饭店里当餐厅经理,这天回到家,9岁的女儿洋洋,忽然对她说:“妈妈,我想吃拌海翠。”徐艳辉“哦”了一声,刚想答应,忽然又愣住了!“拌海翠?”什么“拌海翠?”她不但没吃过,也没见过。翻了翻大脑里的菜单,也没找出这样一道菜。没吃过没见过,菜单里也没有,怎么做呀,就问:“洋洋,你吃过拌海翠吗?”洋洋马上说:“吃过,我奶奶做的。”“你奶奶做的,怎么做的?”“我也没看见。”“那,什么样的?”“就,就绿绿的,可好吃了。”徐艳辉忽然想到了海鲜,因为婆家是海边人,又问:“是鱼呀是虾呀?”“哎呀,不是,就是菜!”“菜,什么菜呀,海菜吗?”徐艳辉又想到了海带海白菜。“我也不知道。”“哎呀,你不知道,妈妈也不知道啊,怎么做呀?”“您不是经理吗,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做呢,我奶奶都会做。”洋洋将了妈妈一军。“可是,妈妈确实不会呀。”“我不管,反正我想吃!”洋洋一听,噘着老高的嘴巴使性子。

孩子是宝贝,得罪不起,要吃就得给做。徐艳辉想了想,“拌海翠”是奶奶给做的,奶奶是老公的妈,老公肯定知道,就说:“别闹,等会儿你爸爸回来,让你爸爸做。”洋洋这才收起性子进屋去做作业。

不一会儿洋洋的爸爸刘玉进门了,一进门儿,徐艳辉就对他说:“快点吧,洋洋要吃拌海翠。”“吃你就给做嘛,问我干吗。”刘玉一边放包一边说。“我、我不知道怎么做!”徐艳辉又说。“你、你们饭店没有啊,带一份回来不就得了。”刘玉又说。“饭店里没有,我都没听说过。”徐艳辉又说。刘玉忽然像明白了什么,看着徐艳辉说:“你说,是什么,拌海翠?”“啊。”“我也没听说过呀!”“哎,这可是你们老家的菜,洋洋可是在老家吃过的!”徐艳辉又说。

这时洋洋在屋里答话了:“我奶奶给我做的,可好吃了。”“你奶奶做的?”刘玉一听,就皱着眉头想,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就对洋洋说:“爸爸怎么没吃过呢?”“我怎么知道,反正我想吃。”洋洋又说。

这怎么办?还是那句话,女儿要吃,就得做呀。刘玉又想了想说,没关系,上网查查。说着就打开了电脑,一查,跟海翠有关的词条,有工业原料海翠,有内衣品牌海翠,还有公司名头海翠,这个都吃不得,最相近的是产于澳大利亚的海翠鱼,可是洋洋明确说是菜不是鱼,没有找到“拌海翠”这道菜。两口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没辙。

老半天,刘玉才说话:“还是问问我妈吧”刘玉挂电话,徐艳辉在旁边听着。电话通了,接电话的正是妈:“妈,你给洋洋做过拌海翠呀?”刘玉问。“拌海翠,嘛拌海翠?”妈反问刘玉,妈不知道。刘玉就说:“洋洋要吃拌海翠,我们不会做,她说你给她做过的。”“我做过?我、哦,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妈笑起来说。妈还真做过!“你快说,怎么做啊?”刘玉可没笑,急着问。妈收住笑又说:“哦,那是去年暑假洋洋回家来,鱼不爱吃,肉不爱吃,地里的菜也那几样,过了几天也不爱吃了,我也不知道给她做点嘛好。那天我下地,看见地里的黄菜,就捋了两把回来,焯焯给她拌着吃了,她还挺爱吃。她问我是嘛菜,我一想,那黄菜叶不就跟绿翠石一样吗,就胡诌了一个拌海翠,哄她玩儿呢。”刘玉听完了眉头一疙瘩,眼睛一闭说:“哎哟,妈呀,你这一哄,可害苦我们了!”“怎么回事呀?”妈听了紧张地问。“洋洋要吃呀,北京那有卖黄菜的呀!”刘玉又说。“嗨,这孩子怎么想吃这个呢!”妈又笑了。刘玉还是笑不出来,放了电话。

旁边的徐艳辉大部分话都听清楚了,可不知道黄菜是什么菜,憋不住问道:“什么是黄菜呀?”刘玉苦苦一笑说:“黄菜,就是野菜。”徐艳辉看了看刘玉说:“野菜啊,咱到郊区去挖。”“北京郊区没有,那是我们海边盐碱地的特产!”“啊,你吃过吗?”徐艳辉又问。“吃过,我们海边的人谁没吃过,我们那儿有句老话,叫黄菜盘子半年粮。过去生活不困难吗?”“是吗,挺好吃得吧?”徐艳辉又问。“什么呀,又咸又苦,那东西专门吸纳盐碱生长,洗不干净吃了就拉稀。”“啊,你妈怎么给洋洋吃这个呀!”徐艳辉有点惊讶了。“我不跟你说洗不干净,才拉稀吗?”刘玉赶紧解释。“那,怎么吃啊?”徐艳辉又问。“怎么吃,焯烂了,用净水透洗几遍,把里边的盐碱成分都洗掉,再凉拌或者做成菜馅吃。哦,倒也不难吃。”徐艳辉像恍然大悟似的哦了一声说:“怨不得洋洋爱吃呢,你们家的遗传吧。”“行了,别说没用得了,洋洋要吃怎么办吧?”刘玉说。“还能怎么办,你带她回你们老家呀,明天不周末吗。”徐艳辉说。“明天我出差,去韩国,要十几天呢,你带她去吧。”刘玉说。“我才不去你家那个破地方呢,水都咸得没法喝!”徐艳辉马上说。屋里的洋洋又接话了:“你说得不对,水一点都不咸。”刘玉跟着说:“现在我们那儿都喝黄河水了,不咸了。”“那我也不去。”徐艳辉又说。刘玉看了看她说:“那就叫洋洋自己去,洋洋你自己去吧。”洋洋马上说:“明天我们有活动,去慰问敬老院的奶奶爷爷,下个周末还去。”

刘玉看着徐艳辉,徐艳辉看着刘玉,还得想辙,想不出来,没辙。刘玉就说等我回来吧,洋洋不也有活动吗。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刘玉拿起来一听,是妈打过来的:“妈,是我。”妈说:“现在地里的黄菜还不老,我到地里捋点,转天我就过去,给洋洋做。”这些话徐艳辉也听到了,赶紧对刘玉点头,刘玉还能说什么,只能答应妈过来了。

三天后,“拌海翠”摆到了餐桌上。徐艳辉忽然想起刘玉说得“洗不干净就会拉稀”有点担心地问婆婆:“吃完不会拉肚子吧?”婆婆摇头说:“不会,我们那里的人都知道怎么做,没有人吃了闹肚子。”徐艳辉这才放心了。

再看洋洋,高兴地就像贪吃的蚕宝宝,一口跟着一口地吃。“破野菜有这么好吃吗?”徐艳辉看着有点不明白,拿起筷子夹了一点放到嘴里,立刻,一股浓浓的菜香味充满了口腔,再加上婆婆带来的小磨芝麻酱和蒜香,倒是别有风味,挺爽口,还有点糯,不过并没有那么好吃。徐艳辉再看看洋洋的吃相,忽然明白了:现在的孩子,肉鱼蛋吃多了,吃腻了,市场上买来的蔬菜,又是化肥农药里长出来的,口感差,所以,换份天然的野菜,就成了美味。

猜你喜欢

  • 李逵为何成了蚕神

    黑旋风”李逵生性豪爽,使一对大斧能劈开乾坤,何以成了蚕神?这未免有些天方夜谭”,不过你别不信,李逵确实当过一次蚕神。话还得从高俅兵梁山说起。一日太师蔡京请太尉高俅过商议征讨梁山一事。蔡京说道:去年进剿失利,都是因为兵

  • 扈三娘的老师是谁

    看《水浒传》的人都知道,一丈青”扈三娘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她真正堪称巾帼英雄,确实也令一些男英雄自愧弗如。在有名的三打祝家庄”一节中,扈三娘就表现了惊人的武功和智力。在以后投奔梁山后,更是连战连克令敌人闻风丧胆,那

  • 扈三娘自由恋爱过吗

    《水浒》里有一位有名的女英雄,她就是扈氏家庭的三闺女扈三娘,人称一丈青”。扈三娘不但武艺超群,手中的一杆枪打遍天下无对手,而且美貌绝伦,可以说赛过春秋的西施、唐朝的杨贵妃,所以,远近的媒婆踏破了扈家庄的门槛。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

  • 杨志出身可疑

    《水浒传》里关于杨志的描写很成功,可关于杨志出身的交待却令人生疑。杨志真的出身名门吗?我们应如何看待《水浒》里的杨志?虽然是黄泥冈上的败军之将,杨志有文韬武略仍不失为一位英雄人们。讲武的,他同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打平手;论文的,梁中书叫他送生

  • 四公祠的由来

    宋江受招安后,被派到楚州为安抚,兼管总领兵马。到任之后,非常体恤军民,百姓敬之如父母,军校仰之若神明,讼庭肃然,人心既服,一派生平景象。宋江没事时,经常出去游玩。在楚州南面有个叫蓼儿洼的地方,虽然是个小地方,但山峰环绕,龙盘虎踞,曲折峰峦中

  • 百骑山方腊智退敌军

    民间有许多关于方腊斗智的故事,在攻打睦州城时他曾用了疑兵之计,以千余名义军吓退几万宋军,从而一举攻占睦州城,留下千古佳话,方腊是一个用疑兵计的能手,下面也是一个他巧用疑兵计的故事。走出严州府的西门,远远望去,有一座尖尖的、不高又不大的山,名

  • 平顶山之谜

    天月溪流过涯埠,下涯埠附近有一座山,这座山叫做翠屏山。翠屏山很高,高得望不到顶;翠屏山很陡,陡得连松树的根也很难扎住。翠屏山这样高,这样陡,人们无法上去开垦,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它一天变得更高,又一天天变得更陡。可是有一天,来了一个名叫方世腊的

  • 方腊起义之谜

    北宋时期,吴地有个叫朱勔的人,为了献媚皇上,进贡了奇花异石。皇上非常满意,每年都增加数量。送花石的船道尾相连,绵延很长,号称花石纲”。每当漕河不能运,就要走海路,一但遇上风浪,人船都要沉没,枉死的人不胜数。江南几十个郡,即便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