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蛤蟆与叫人蛇

蛤蟆与叫人蛇

收录日期:2025-08-07 23:05:46  热度:8℃

古代有一个人叫张大福,他是地主家的火夫,每天的工作之一是到河边淘米,每次洗米时都会洒出些米来。河里有一只小蛤蟆,每次都会在张老福洗米时吃他洒出的米粒,张老福有时会故意多洒出些米来喂小蛤蟆,洗米时还会和小蛤蟆说说话来打发乏味的生活。

转眼几载,张大福变成了张老福,在地主家干这几年也攒了些银子,打算回老家看看亲人,在临走之前他到河边,这次他往河里一㧓了几把米,看着那只吃了他几年米的蛤蟆说:“蛤蟆啊蛤蟆,你陪了我这么些年,我明天就回家乡了,这次多给你点米,吃吧多吃点,以后还不知能不能再喂你呐,再见吧蛤蟆。”蛤蟆听了张老福的话似乎听懂了似的点点头转身钻进了水里。

第二天天刚刚亮张老福就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回家的路。刚出村口没多远,张老福突然听到身后有叭嗒叭嗒的声音,张老福转身一看,原来是那只蛤蟆,仔细看那只蛤蟆被张老福的米喂的足有脸盆那么大,正一蹦一跳地跟在他身后,张老福轰它,蛤蟆不走还是跟在他身后。看来这蛤蟆重感情,张老福找来一只木桶,装上蛤蟆,挑着担,打算带蛤蟆回家。

走了几天来到一座山前,这座山叫弯头山如果翻过山走三天就可以到家,如果绕过去就得走五天,张老福想尽早回家于是决定翻山,没走多远遇到一个谯夫,谯夫看到一个老头挑着担往山上走,拦住了张老福说道:“老人家您是要上山?”

“是啊翻过山就离家不远了,离家好几年,很想念啊!”

“老人家,您还是别上山了,这山上有一条蛇,经常出没,已经吃了很多人了,您还是绕道而行吧。”

张老福想:绕道得多走几天呐,蛇我见多了怕什么,于是谢过谯夫,还是上了山,身后谯夫摇摇头自言自语道:“又一个送死的。”

张老福走了一阵,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他“张老福,张老福。”回头一看,除了涩涩秋风卷过枯黄的杂草,其他什么都没有。张老福又继续走了一阵,身后又传来叫他名字的声音,再次回头还是什么都没有。正当张老福纳闷的时候又传来第三次叫他名字的声音。张老福放下行李,抽出扁担,紧握在手,心想要是遇到抢劫的先敲他几扁担。第三次回过身来还是什么都没有,。张老福心想可能是自己上了岁数错听了风声。抬头看看,天色也不早了,要是不赶紧下山找间客栈,自己就要路宿这荒山野岭了。

张老福挑着他的行李和大蛤蟆来到山下的一座小镇子,走到一家客栈门口,敲敲门,一会门开了,走出来一个小伙计,他看了看张老福,又望了望福身后的山路问到:“您从山上下来的?”

“啊,山风还挺大。”张老福放下扁担,拍了拍身上的灰,准备进门。小伙计拦住了张老福继续问道:“您在山上听到有人叫您的名字了吗?”

“听到好像有人叫了,不过也可能是风声。”

“那您回头了吗?”

“回……”

张老福的回字还没说完,小伙计砰的一声就把张老福关在了门外。张老福使劲拍拍门,里面传来一声客满了就没了动静。又走了几家客栈,还是问同样的问题后客满关门。天已经黑了,张老福走到村口最后一家客栈门前,心想如果再不让住就只能睡外面了,瑟瑟秋风让张老福打了个寒颤。开门的是个老帐柜,当他听到张老福的糟遇后,也是很同情张老福,便请他进了门。

张老福纳闷地问:“老长柜,他们办什么不让我住店呢?”

“你有所不知啊,我们这里前几年来了一条大蛇,就住在那弯头山上的山洞里,它会跟在路人身后叫他们的名字,如果回头了,它就会记住你的样子,半夜它就会来找你,把你吃掉。它已经吃了很多人了。”

“难道我要客死他乡了吗?”

“后院有一口大瓮,我给你扣里面,你别出声,也许那条蛇找不到你,你就能逃过一劫。”

“那多谢老长柜了。”

张老福来到后院,放下行李,把装蛤蟆的大水桶放在墙边,看了看他的大蛤蟆,叹了口气,睡到了瓮里面。半夜三更,一阵大风卷着沙石吹开了客栈的大门,一直吹到后院,风沙散去,一条灰白大蟒,吐着腥红的信子,绕着大瓮转圈,如果转够三圈张老福必死无疑。大蟒转到两圈时,水桶里的蛤蟆蹦了出来,扑通扑通朝大蟒跳去,一口咬住了大蟒的身子,大蟒回头去咬大蛤蟆,蛤蟆背上的疥疙瘩被咬破,里面全是疥毒,蟒又换个地儿咬,还是有毒,于是大蟒把蛤蟆缠在中间,蟒和蛤蟆扭作一团。

老长柜听到后院的打斗声心想,这个老头死定了。等到天亮,老长柜叫来小伙计说:“走,去后院看看那老头怎么样了。”他们来到后院,看到满地是血,而大瓮里却传来一阵阵的呼噜声,搬开瓮一看,那张老福正睡的香呐。“老头,老头别睡了,快醒醒。”张老福睁眼一瞧,一地的血迹,不远处的水桶倒了,水洒了一地,可是大蛤蟆不见了,“我的蛤蟆!”众人顺着血迹一直来到村外一个半山坡上,蛤蟆和蛇都已经死了,至死蛤蟆还咬着大蟒不松口。张老福老泪纵横地说:“蛤蟆啊蛤蟆,不枉我喂大你啊,是你救了我!”

大蛤蟆为救主人咬死了大蟒,为民除了害,当地人凑钱为大蛤蟆修了一座蛤蟆庙来纪念它。这事发生在山东,至今山东还有这座蛤蟆庙,几百年过去了,人们也许早已忘记了它,今天讲讲这个故事,希望大家能记住这只忠心救主的传奇蛤蟆!

猜你喜欢

  • 最怕这辈子没怎么折腾过

    曾经有人问金庸先生:人生应该如何度过?老爷子回答说: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金庸年少时,因打抱不平,两度被学校退学;写武侠小说,十七年十五部作品,部部经典;办报纸,《明报》成为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做学问,全院七个系,他能教六个

  • 能力越大,脾气越小

    那一年,梁朝伟和张曼玉带着电影《花样年华》来台湾宣传,电影发布会由我负责主持。当时我二十岁出头,年纪尚轻,得知即将访问两位大牌兴奋不已。虽然事前做足心理建设,当他俩现身会场,我们所有人还是被那明星的气场震慑到了。发布会开始前,我对两位自我介

  • 人生就是五块钱

    一批被没收的脚踏车,在公告后决定拍卖,拍卖会中,每次叫价,总有一个十岁出头的男孩以“五块”开始出价,然后又眼睁睁地看着脚踏车被别人用三十、四十元买去。拍卖暂停休息时,拍卖员问那小男孩为什么不出较高的价格来买。男孩说,他只有五块钱。拍卖会又开

  • 坚韧的爬山虎

    每种生物都被上天赋予了独特的生命意义,爬山虎的使命是展示生生不息的力量与顽强。当春雨润泽了发达的根系,冬日里龙脉一样的藤蔓便暗流涌动,抽枝发芽,伸展出无数细细的卷须,卷须顶端有吸盘,可以牢牢地吸附在墻面上,像壁虎的脚一样。经过快速地生长、蔓

  • 人生最后悔的25件事

    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大津秀一说:“人们临终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这一辈子啊,太短了。”有人削尖脑袋往上爬,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自甘平庸,也有人孜孜以求。人生有很多活法,千万别被别人的价值观“绑架”,不要把别人希望你过的生活当作是你想要的生活

  • 人生难得是“三量”

    报纸上有幅插图,底下是诠释性的话——“人生需要三量:少年时有胆量,壮年时有力量,老年时有度量”,觉得妙不可言。少年时要有胆量,胆量就是冲劲,就是敢想敢为,就是仰望星空敢做梦。少年时的胆量,说到底,是为壮年时的力量储能。人到壮年,知识、智慧、

  • 你对别人的夸奖

    学会表达即是精彩的开始雷蒙年轻时立志成为作家,他辞去工作,尝试成为自由撰稿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没有写出满意的作品,连连收到杂志社的退稿。这让雷蒙郁闷又不解,而编辑对此的解释是他的作品表达出的观点总是显得有些主观和片面。“也许,你该尝

  • 跟雨伞学做人,跟雨靴学做事

    当你撑起雨伞,穿上雨靴的那一刻,是否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应该“跟雨伞学做人,跟雨靴学做事”!雨伞,从来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它常说:你不为别人遮风挡雨,谁会把你举在头上?雨靴,也从来都不会忘记自己的职责,它常说:人家这么信任我,看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