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张良刺杀秦始皇的帮手仓海君是什么人?他的

张良刺杀秦始皇的帮手仓海君是什么人?他的

收录日期:2025-08-08 03:04:43  热度:7℃

每个人年少时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冲动的事,据说留侯张良的智商远在诸葛亮之上,就是这样的名人年少时也冲动过,竟然天真的以为凭他和一个大力士两个人便能刺杀秦始皇!这就是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古博浪沙张良刺秦事件。

当时很多六国余孽都想刺杀秦始皇,像是剑术高超的刺客荆轲、燕国排名第一的少年勇士秦舞阳、击筑刺客高渐离,他们当中有的是策划了很多年,并且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一切有利的条件,有的则是连武器都是临时完成的,但是他们都失败了。那时候的张良还只是一个年轻气盛的贵族世家公子,涉世未深,没什么人生经验,考虑得一点也不完全,仅仅凭着一腔热血和对秦始皇的仇恨,散尽家财也要杀掉秦始皇。试问这样的他成功的几率能有多少?

可张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身上背负是国破家亡的仇恨,为了报仇,他到东方拜见了仓海君,并与仓海君一起制定了刺杀秦始皇的计划,仓海君还给他推荐了一个大力士,也就是后来刺杀行动的实际操作者。后来,张良差人打听到了秦始皇东巡的具体行踪,了解了秦始皇会坐在哪辆车上,最后与大力士埋伏在必经之地,即古博浪沙。

当时一共有三十六辆车,张良看过之后便指挥大力士朝着那辆最豪华的车辆砸铁球,可惜秦始皇不在那辆车上,大力士只打死了一个替身。张良在大力士一击之后便迅速撤离了现场,因此秦始皇大怒之后想查也无从查起,张良才得以逍遥法外。至于大力士有没有及时离开,史书并未记载,不仅如此,就连大力士的举荐人仓海君也消失在了历史洪流中,在这件事之后再未出现过!

史载的刺杀秦始皇的所有人中,仓海君的身世是最为神秘离奇的,他从哪里来?为什么张良要去找他帮忙?他又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张良?为什么张良刺秦以后他就从历史里消失了?

《史记》中称仓海君是东夷濊国(即秽国)的一位君主。秽国是古代朝鲜半岛东部的国家,和战国时的韩国相邻,两国世代相交,因此韩国被灭亡以后,很多韩国人逃到了这个国家,张良到这个国家寻求帮助成功的几率最大。也有看法认为仓海君可能只是一个化名,这个人想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来仓海君会人间蒸发,那应该是他抛弃了这个身份,以真面目示人了。

猜你喜欢

  • 鱼头和鱼尾

    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对生活了几十年的夫妻,在近耳顺之年离婚了。分手之际,为了纪念他们曾共度的岁月,双方提议再吃一餐告别宴。菜上桌之后,丈夫挑起鱼头对妻子说,这是你喜欢吃的鱼头,并放进对方的盘子中。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把鱼头让给妻子吃,虽然自

  • 宋徽宗被俘虏到金国的生活

    宋徽宗,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原名赵佶,别称道君皇帝、昏德公。前者是其自称,因为宋徽宗极为崇信道教,他对道教的崇拜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甚至因为他的原因,使得道教 在宋朝蓬勃发展,因而他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后者,光是读其名,便可感受到其浓浓的侮辱意味

  • 母爱的力量

    前不久,乡下来的发小给我讲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一位老农是捕猎高手,国家禁枪后他便改用自制的铁夹子捕猎。一天清晨,他去收夹子,见夹到了一只黄鼠狼,拿起一看却大吃一惊,手里只是一张皮。于是,他沿着血迹寻去,在不远处发现了黄鼠狼藏身的地洞。挖

  • 宋仁宗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赵祯别称:宋仁宗字号:天圣国籍: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宋代出生地:开封出生时间:公元1010年去世时间:公元1063年主要作品:《尊道赋》主要成就:仁宗盛治、节俭爱民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初名赵受益,后改为赵祯。赵祯

  • 宋仁宗是个什么样的人?

    宋仁宗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为宋真宗第六子,乾兴元年即帝位,时年十三岁,在位四十二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同时宋仁宗还开创了北宋的盛治时期,史称 仁宗盛治。值得一提的是,仁宗的盛治时期是从他亲政后开始的,在此之前是太后刘娥垂帘听政,

  • 宋仁宗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评价一位皇帝是不是好皇帝,一般来说都是从文治武功来看的。宋仁宗及他的仁宗盛治实际上在历史上有些声名不显,远远不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让人所熟知。但是单看其尊号仁之一字,便可以知道宋仁宗绝对算是一位好皇帝。仁一直以来都是儒家治国之道的根本所在

  • 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怎么死的?

    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原为后周大将,后黄袍加身,陈桥称帝,建立宋朝,为宋朝的开国君主。后唐明宗天成二年,赵狼影出生在洛阳夹马营赵家。赵家是军人家庭看,祖籍涿郡,高祖为赵朓,祖父赵敬,父亲是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上面还有长兄赵匡济,不过赵匡

  • 宋太祖赵匡胤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赵匡胤,字元朗,后唐明宗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于是赵匡胤于周朝为官。因战功 卓著,官位一升再升,最终功高盖主,于后周恭帝柴宗训时在众将士的拥立下,黄袍加身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