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打折

打折

收录日期:2025-08-07 19:15:54  热度:7℃

打折

这天,程大勇参加了一场相亲大会,并当场看中了一位名叫崔小鹃的姑娘。而当他走上前去,将自己各方面的情况介绍了一番之后,崔小鹃却表示对他不来电。

程大勇开了一家服装店。一星期后的一天,他正在店里和营业员小周忙碌着,这时,一个人走了进来。程大勇抬头一看,不由得一呆:那人正是崔小鹃。崔小鹃告诉程大勇,她是专程来程大勇这里看看的。

听了这话,程大勇的心里头不由得一阵激动:崔小鹃专程前来看望我,看来我和她之间还是有戏啊!

程大勇正要请崔小鹃坐下,和她好好聊一聊,却见崔小鹃四下里转了起来,并很快就选定了一套服装。程大勇顿时明白过来:在相亲大会上,我曾经向崔小鹃详细地介绍过自己的服装店,而今天,她来到我的服装店,是特意来挑选服装而不是来看我的。

这时,崔小鹃拿着那套服装,走到了收银台前。小周正要收钱,程大勇忽然灵机一动,把小周拉到一旁,低声说了几句话。

小周一愣,道:“老板,咱们的服装店一向不是最低只能打八折吗?你咋给她打三折?那可是亏本价啊!”见小周没明白自己的意思,程大勇只得小声地又说道:“那是因为我想给崔小鹃留下一个好印象一一她满意,我不就有机会了吗?”

小周恍然大悟,而崔小鹃付款后,一脸高兴地走了。

几天后,程大勇正在猜测崔小鹃哪一天会再次光临自己的服装店,这时,却见崔小鹃走了进来,而几乎同时,另外几位顾客也走进了店里。

程大勇哪里顾得上去招呼那几位顾客,只见他紧走几步,热情地向崔小鹃介绍店里新到的服装。

不大一会儿,崔小鹃选中了一套服装,程大勇连忙向小周使了一个眼色。小周心领神会,按标价的三折收了钱。

这时,那几位顾客也选好了衣服来到收银台前。小周按了一通计算器,分别报出了那几套服装的价格。那几位顾客立即纷纷质问小周:“你算错了吧?你咋把三折给算成了八折?你不是给崔小鹃算了三折吗?说啥这一碗水也要端平嘛……”

小周哪曾见过这等架势,一时间,他茫然不知所措。程大勇连忙走过去解围。却见崔小鹃指着那几位顾客说:“她们都是我的朋友,今天她们是特意随我一道来你的店里买衣服的……”

崔小鹃的朋友,那可得罪不起。程大勇连忙冲着小周说道:“三折,一律三折……”那几位顾客听了这话,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从此之后,她们便经常与崔小鹃一起来逛程大勇的服装店。小周则常常提醒程大勇:“她们来的人越多,来的次数越多,咱们就越亏啊……”而每逢此时,程大勇总是一脸的满不在乎:“只要崔小鹃肯光顾,这三折,我会永远给她们打下去!”

半年后的一天,崔小鹃又与几位朋友来到了程大勇的服装店。付款时,小周习惯性地按三折算起了价格。谁知,程大勇却把他拉到了一旁,悄声道:“八折,一律八折……”

小周连忙问:“啥?八折?你不是说永远打三折吗?”

却听程大勇说道:“一星期前,崔小鹃已经答应做我的女朋友了。”

听了这话,小周不禁暗想:商人就是精,在没追上崔小鹃之前,老板给她和她的朋友打三折,追到手后,立马就不肯继续做亏本买卖了,算盘打得精啊……

小周脸上的表情没能瞒过程大勇的眼睛,他连忙解释了一句:“我倒是想继续给她们打三折,可崔小鹃不让啊!”

小周吃了一惊:“咋不让?”

程大勇一脸的无奈:“她说她已经是我的女朋友了,要是继续给她的朋友打三折,那么,亏本的可就是她了……”

猜你喜欢

  • 我不再羡慕别人的婚姻

    春节期间我去台湾旅行,在垦丁的三天,提前预定了一家开在森林公园里的民宿。房东是一对中年夫妻。老板阿本四十多岁,祖籍山东,老板娘Sandy,温柔得让人忽略年龄只想称她“女生”。那三天我们相处得特别开心。阿本帮我们规划游玩路线,Sandy为我们

  • 翻山越岭来救你

    农历正月十五刚过,山间潮湿冰凉,沿着山间小道向上爬,王健紧跟着女友的父亲,“欢欢看到你一定很开心。”不善言辞的父亲半天憋出一句话。二十多天前还活蹦乱跳的女友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王健心中充满未知。半晌,王健走进了一种极度凝重的气氛中——家里阴

  • 事业成功的秘诀

    事业成功的秘诀哈佛大学在此观点之上,又提出了相应配套的成功准则,即适当增加追求成功的必要投资。无论你的收入是多少,都要记得分成5份进行规划投资:增加对身体的投资,让身体始终好用;增加对社交的投资,扩大你的人脉;增加对学习的投资,加强你的自信

  • 选择不是最重要的,努力才是

    选择不是最重要的,努力才是老同学聚会,酒过三巡,大家开始回忆往事。有人感叹:“如果当初我选择出国留学,而不是毕业后就结婚,生活肯定风光无限,不会像现在这样碌碌无为。”这番感叹,立即引起众人的共鸣,大家纷纷附和:“如果当初我选择另外一个专业,

  • 不应放弃的乌托邦

    不应放弃的乌托邦世间所有的选择,到最后其实都是五个字——你想要什么?在大城市打拼还是回小城市过相对安逸的生活,这是一个近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可是,它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吗?20世纪60年代,刘大任从台湾去美国求学,恰在柏克莱遭遇了自由言论运动风

  • 做什么都会有前途的

    做什么都会有前途的有位在自助餐厅上班的吧台员说他工作很枯燥无聊,他问我:“这样干下去有前途吗?”我反问他:“你这份工作可有人教你?”他回答:“这些哪需要教?切水果谁不会?榨果汁也很简单,笨蛋也会的。”好!那我问他:“你天天都在看水果,你可看

  •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我常听一些人抱怨,“算了,不想再努力了,都一大把年纪了”“这辈子没什么希望了,就这么凑合着过吧”。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并不老,他们大多在四十岁左右,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只是他们遭遇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打击,以致灰心丧气,得过

  • 当年,我们的理想很伟大

    当年,我们的理想很伟大在人才市场招聘,遇到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照片展架前徘徊犹豫,我偶尔会走上去主动询问。学什么专业?新闻。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和新闻有关的工作。那只能进报社、杂志社或者电视台。可是……他们欲言又止。是不是找不到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