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杰夫的连环套

杰夫的连环套

收录日期:2025-08-08 11:52:47  热度:8℃

杰夫是美国宾州的一家农场主。他不甘心仅仅从事农业生产,还想涉猎一下其他领域。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他发现咖啡是宾州人比较喜欢喝的东西。于是他决定开一家咖啡厂,但咖啡的原料在宾州这地方奇缺,大部分来自菲律宾。

他要把从菲律宾买到的小粒咖啡运到宾州加工后销售。开始时,一切还都比较顺利,菲律宾的咖啡豆比较廉价,杰夫的生意经也念得不错,咖啡产品销量很好,就有点供不应求的局面了。

杰夫便扩大了生产规模。可是,时间长了,杰夫就发现了问题:在国际市场贸易中,咖啡原料的价格浮动常常风云突变,出现了许多咖啡经销商高买低卖的情况是因为原料价格的起起落落,导致咖啡的价格摇摇摆摆,杰夫的咖啡厂也随之冷冷热热,前景堪忧。

为了稳定货源,杰夫亲自来到菲律宾。

一见到那郁郁葱葱、满山遍野的咖啡树,杰夫惊喜若狂。他想,这些咖啡树如果成了我的,那咖啡的原料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他立即以很低廉的价格租种了一家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园。种植园,不但可以满足他咖啡厂的需求,还可以为别家提供一部分。这个项目开始花了许多钱,但以后的投入便会逐年减少。有了固定的咖啡原料基地,杰夫马上与实力强大的专门经营咖啡的国际贸易大腕西西里公司建立了小粒咖啡供应合同。有了这家企业当靠山,他的咖啡种植园生产的咖啡豆不愁没销路,他的咖啡厂的产品也不愁没有销路。

这真是一箭双雕的好事情。

正当杰夫雄心勃勃准备在咖啡领域大干一场的时候,他却意外地收到了西西里公司的一纸公文:经检验,杰夫供应给西西里公司的小粒咖啡有机物质含量不足,达不到国际标准要求。唯一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在咖啡园里增加有机肥料。要想改变咖啡的有机物质含量,每亩需要两吨有机肥料。杰夫懵了:那么大的咖啡种植园,得多少吨有机肥料啊?增加有机肥料,就得一大笔不菲的开销,这让杰夫一筹莫展。

西西里公司的一纸公文,给头脑发热的杰夫当头浇了一瓢凉水。他不得不正视现实,他召集他的智囊团坐下来仔细商讨,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希望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处理方案。

综合大家的意见,杰夫再次来到菲律宾。

这回,杰夫没有坐飞机,而是自己租了一辆敞篷汽车,一路开着在绿油油的山野里穿行,沿途风光无限。当时正是甘蔗的收获季节,农民把甘蔗砍倒以后,那些甘蔗叶子都扔在田间,没法处理,最后一把火烧掉。围着他的咖啡种植园周围,到处浓烟滚滚。

经过半个月的详细考察,杰夫为自己的发展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这个方案可以用“咖啡、甘蔗叶、肉牛”六个字来概括。

可是,这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三样东西,这杰夫到底要干什么?

不久,杰夫在菲律宾又租赁了一家大型牧场,专门饲养肉牛。

同时,他又建立了一家小型牛肉加工厂。半年后肉牛出栏,肉牛加工厂也开始加工生产。杰夫自己牧场里生产的肉牛,远远不能满足牛肉加工厂的需求,附近就有农户把自己饲养的肉牛卖给杰夫。杰夫的收购价比当地肉牛的价钱稍高一些,农民养牛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

可是,当地的饲料资源却没有那么多,这给农民饲养肉牛带来了挑战。传统的养殖方式,已经无法为这么多肉牛解决吃的问题了。

随后,杰夫开始帮这些农民解决肉牛的饲料问题。

杰夫在半个月的考察期间,对密密麻麻一望无际的甘蔗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甘蔗杆都很畅销,可剩下的甘蔗叶和甘蔗梢却成了垃圾,假如能够废物利用的话,这可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啊!他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甘蔗的废料是一种极好的肉牛饲料,但必须贮藏好,如果贮藏不好,便都会腐烂发霉。

为此,他便专门赴澳大利亚学习饲料青储技术。

杰夫从澳大利亚回到菲律宾后,找到当地一些青年农民进行培训,很快,当地老百姓就掌握了甘蔗叶的青储技术。

这样,农民不但自己用甘蔗叶子加工后给肉牛作饲料,还把剩余的甘蔗叶子卖给杰夫,杰夫的肉牛养殖场和牧场也不缺少饲料了。

因为养肉牛的规模越来越大,牛肉加工厂的吞吐量很大,销量很好。当地肉牛饲养迅猛发展。

杰夫终于露出了微笑。

他看到,一车车的牛粪被运到咖啡种植园。牛粪里含有丰富的有机肥料,是咖啡树不可多得的养分,得到有机肥料的补给,咖啡树越发葱茏茂盛,大批的咖啡豆被源源不断运回宾州,经过西西里公司严格的质量检验,已经完全达到了国际标准。

这时候,所有人才领会了杰夫的良苦用心:因为咖啡质量不合格,咖啡厂就得停产,想要咖啡厂不停产,就必须改变咖啡的有机物质含量;改变咖啡的有机物质含量离不开有机肥料;当然,牛粪就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牛粪越多,有机肥料就会越多,扩大养牛规模,便是取得有机肥料的最佳选择;原有的生态资源,无法满足这么多肉牛的饲料,那就必须解决饲料问题,甘蔗的废料弥补了饲料不足的危机;肉牛养多了,没有销路不行,唯一的办法便是就地加工,牛肉加工厂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杰夫的咖啡厂效益很好,咖啡种植园的原料很充足,牧场的肉牛繁殖很快,牛肉加工厂的生意越来越火。

杰夫设计的这个独特的一环紧扣一环的生意经,成为许多商家老板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

猜你喜欢

  • 二鲨的故事

    二鲨生得一副实在很普通的脸,走在人群中都不会有人注意到他。二鲨是他父亲取的名字,至于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也许是他父亲一时兴起,也许是他父亲想暗示什么意思,总之二鲨到怎样都没有想明白这是为什么。二鲨读小学的时候去测智商结果测得130,吓了他一

  • 仙师道徒之跨空历险记

    第一章:盗墓经险翌日清晨,阳光灿烂,花香异常,空气也格外清新。小宝穿着一身休闲短装,懒散的拥行在古玩市场的人群中!对于古玩”,小宝并不是行家,对于他的观念而言,欣赏古玩就好比看美女,虽说得不到,但总还是可以饱饱眼福,闻闻稀奇之类

  • 惊悚的北京鬼宅探秘

    我们于2006年03月25日夜8点至9点这段时间里,来到位于朝阳门的朝内大街81号院进行了一次探险活动。对于这里,我们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只是曾经一些人的探险记录,因为据说,这里是北京著名的四大鬼宅之一。这个提议最先是我的诗人朋友罗肖告诉我的

  • 《仙师道徒之跨空历险记》第二章:初涉古荒

    万里碧空,流云似水。­在午日的晴空上,一男一女乘坐着两只形如牛,身长猬毛,展着双翼扑飞的坐骑,悠然自得的向西飞去《注:据山海经记载,此兽形如牛,身长猥毛,有翼,喜欢吃人,名:穷奇。源于邽山》!­咦!”女孩在经过一

  • 徐霞客远游探险故事

    当明王朝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在江阴地方有个青年,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名叫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别号。他从小爱读历史、地理一类书籍、图册。在

  • 一排18号

    恐怖的传说德泰大戏院建于民国15年,是安平镇唯一的一家戏院。它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在方圆几十里无人不晓。1940年冬的一天晚上,德泰大戏院上演京剧《三岔口》,大汉奸何金宝带着手下来看戏,位于前排正中的一排18号是戏院最舒适、票价也最高的座位,

  • 青松岭惊魂

    他心存侥幸做了亏心事,结果却招来了不尽的麻烦,甚至灾祸1. 不测之祸这天晚上,一辆龙马”牌小货车行走在青松岭的盘山公路上。驾驶室里坐的是孟家兄妹,哥哥叫孟铜锁,妹妹叫孟秀英,都是开车的好手。兄妹俩送完货,正往家里赶。孟秀英见山路

  • 守望灯塔

    奥尔索掉大海里了!消息传来,海事局上下一片震惊。奥尔索是某海湾孤岛上的灯塔员,看守灯塔已经超过十五年了。一天深夜,海湾狂风大作,暴雨肆虐,就在奥尔索推开灯塔大门,准备做例行检查的一刹那,一阵狂暴的海浪扑了过来,把他卷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