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养蚕

养蚕

收录日期:2025-08-08 03:28:34  热度:8℃

提起养蚕,大家都不会陌生,特别是我们这代人,那时养蚕成了我们童年的乐趣。

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小伙伴拿来一个纸盒让我看,纸盒爬动着一些白白胖胖的虫子,我很奇怪他虫子干什么小伙伴告诉我:这不是虫子,这是蚕,它们吐的丝可以做丝绸,这东西可以卖钱.这么一说,我的眼睛不由瞪得溜圆溜圆,惊奇不已。最后我央求小伙伴给我一些蚕,让我养,小伙伴却给了我十多颗黑色的卵,告诉我,蚕就是从这些卵里孵出来的。

我把这些蚕卵带回家,也找了个纸盒子装起来,过了几天,黑色的卵果真孵出了幼蚕,我兴奋不已,马上跑到外面摘来几片桑叶,学着小伙伴样子,把桑叶用水洗净,然后擦干放到纸盒里面。

刚孵出的幼蚕有如蚂蚁般蠢蠢蠕蠕动。只吃了一点点桑叶。但是幼蚕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几天后就长有半寸长,变成灰白色。这时候,它们的食量不但增大了,而且拉的屎也多起来。我就天天采桑叶,天天清理纸盒,忙得不亦乐乎。

有人告诉我早上带露水的桑叶蚕吃了长得快,于是,每天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外面去摘带露水的桑叶,然后回来给蚕宝宝换桑叶,清纸盒。

那时候,我非常操心这些蚕宝宝,每天都要看几遍,还拿着低盒和小伙伴们一起观赏。

终于有一天,蚕宝宝长有小手指粗了。背上渐渐发亮。这时候我看到它们开始吐丝了。第二天早上,一起床,我就赶忙打开纸盒,哇,只见里面多了几点个黄色和白色的茧,还隐约可见蚕宝宝的头在里面慢慢摆动着,真是太神奇了!

蚕的繁殖能力很强,茧里面的蛹要不了多次就变成了飞蛾,飞蛾交配后就下蚕蛋,一只母蛾能下几百梅。记得是养蚕的第二年,我用蚕蛋孵了好多小蚕,家附近的桑叶不够小蚕吃,我步行一二十里路到石子山去采.为了这些蚕,我废寝忘食,真想做个养蚕大享,可事情并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当我从二十里路的石子山上采回桑叶,可惜呀,我的蚕一根未剩被父亲放在灶里化成了灰尽。我痛苦流涕,告别了养蚕的生涯,可它并未削减我对做事的挚着追求,认真负责的态度,相反,使我懂得了劳动的价值。

猜你喜欢

  • 捷足先得的故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尚炯笑着说:‘自然是捷足者先得之。’”【成语故事】公元前197年,汉高祖刘邦带兵攻打巨鹿郡郡守陈豕希,韩信因为与陈关系好加上削爵有情绪就没去。刘邦的妻子吕后听信谗言,让萧

  • 挂羊头卖狗肉的故事

    春秋有一段时期,齐国女人流行着男装,给国家的运作带来了许多麻烦。于是齐灵公下了一道圣旨:凡是被发现穿男装的女人,一律剥光衣服示众,还要惩罚她家里的男人。够严重的处罚吧,可是每当官兵上街巡逻,那些女人顶多是惊叫着跑开,女人穿男装的现象丝毫没有

  • 拔山举鼎的故事

    【故事】:项羽,名籍,少年时代,项羽不喜欢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不肯好好学。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击剑是对付个把人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他很高兴,但也只求略知大

  • 抱瓮灌畦的故事

    释义:抱着水瓮舀水浇灌田地,比喻安于拙陋的纯朴生活。后用于讽喻安于拙劣、不求改进的落后保守思想。典故: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用力很多,收效很少,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说如那样做,为人就

  • 投鞭断流的故事

    东晋初年,前秦的势力日趋强大,苻坚即位后一心想消灭东晋统一全国,他在朝会上就亲征问题听取大臣们的意见。秘书监朱彤坚决支持,而左仆射权翼说晋有长江天险,不能进攻。苻坚说我们百万雄师把马鞭投到长江里就可以把长江断流 。

  • 惊弓之鸟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杰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赢。他的射箭本领在当时可称是举世无双。有一天,他和魏王并肩站着,天空中忽然飞过一群鸿雁。更赢很自信的对魏王说:我可以用弓声就把飞鸟给打下来。”魏王很怀疑。正在那是,一只孤雁很低很慢的飞过。鸣声凄

  • 心腹之患的故事

    《东周列国志》第五回:郑纳公子冯,其交已固,一旦拥冯兴师,国人感穆公之恩,不忘其子,内外生变,君侯之位危矣!今日之举,名曰伐郑,实为君侯除心腹之患也。”【近义词】心腹大患【反义词】癣疥之疾【歇后语】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针吞到

  • 徙宅忘妻的故事

    一次,唐太宗时的谏议大夫魏征(邯郸馆陶县人),与唐太宗议论前朝兴衰时,也曾说: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 唐太宗听后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