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你打工都打不好,还谈什么创业

你打工都打不好,还谈什么创业

收录日期:2025-08-08 03:30:00  热度:11℃

1

近期跟一位创业中的朋友聊天,我问他近况如何,他的回答是,“早知道现在这么艰难,当初就不冲动辞职创业了。”

现在在职场中,很多90后的孩子都有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一份工作干得不满意了,甩甩袖子就离职。如果几个朋友聚到一起,谈起了情怀,谈起了梦想,一拍即合就准备创业自己当老板。

试问,连本职工作都干不好,就真的可以干好创业这件事?

我身边有一些酝酿着辞职单干的90后小朋友,但我从不鼓励他们这么做。

他们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中都做的马马虎虎,无论是业务水平还是人际关系都仅仅处在及格的边缘。这样的工作能力维持一份薪水都显得艰难,又怎么可能扛起创业的大旗。

让我担忧的是,在他们眼中,创业是用来逃避职场朝九晚五的工作作息,逃避老板和领导的管理,逃避繁琐的业务工作。一旦自己摇身变成了创业者就可以摆脱讨人厌的工作,拥有自由的人生。

可是,外界看来的那些潇洒创业经历背后,心酸故事又有几个人知道。

更让我担忧的是,因为创业思维的影响,这些孩子根本不会认真对待手头的这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既不愿意跟前辈学经验知识,也不愿意加班多做点事情。心情好的时候混混日子,心情不好的时候辞职出去玩几个月再重新找下一份工作。

他们会觉得人生随时随地都可以重来,当职场上的路走不通时,还有创业这条路可以走。

但是,创业从来就不是一个年轻人职场生命的救命稻草。

2

在职场上混得不算好的人,往往会有一些共性:

比如说没有上进心和学习力。对待岗位上的工作马马虎虎,拿到任务也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样子。能拖就拖,能糊弄就糊弄,能踢皮球就踢皮球。好像自己少做点事情,就可以沾一点单位水电费的光。少花点时间在工作上,就可以为自己节约点刷微博的时间。

比如怕苦怕累怕钻研,一遇到什么困难,就开始找帮手去求助,宁可花时间在求别人办事上,也不愿意自己尝试去解决下困难。

再比如过度关注职场的八卦是非,宁可花大量的时间去打听各种小道消息,而不愿意自己沉下来来关注下手头的工作。

工作中最没有含金量的东西往往就是工资,经验经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人脉圈的培养,这些才是最宝贵的。但是,那些混日子的年轻人偏偏选择了“买椟还珠”这条路。

试问,连本职工作都干不好,就真的可以干好创业这件事?

他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那些纷争、挑战、困难要远远多过自己在公司里所面临的那一切。在公司上班,难题和搞不定的人际关系都是老板自己扛,通常分配到下属手上的那些活早就被过滤了好几遍,仅剩下技术性的工序罢了。

打工的人只需要为当月的薪水能够按时发放操心,而老板们则要为公司今年能够不能顺利活下去而操心,根本就是不同的层次嘛。

挑战和艰难不是没有,而是大多数生活在公司基层的职工压根看不到而已。

等到了某一日,这些生活在公司基层的人也要面临这些挑战和艰难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只有被市场干掉的份。

3

我从来不建议冲动指引下的辞职创业,因为大多数辞职创业的职场人最终只会成为1%创业成功者奋斗路上的分母群体。那些真正成功的人,要么有着很稀缺的物质资源,要么有着很广泛的人脉圈子,要么就是有着更强的技术能力。只有这些人才能够在市场的淘沙中活下来,而普普通通的职场工薪族能掌握哪些技术,哪些资源呢?

我身边曾经有个90后闹着要创业,然后说自己能吃苦能拼命,靠勤奋也能创业成功。

这真是个单纯的孩子,如果光凭勤奋努力就能创业成功的话,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岂不是个个都是创业高手,在中国这个市场上,我们还能说自己比这些流水线上的工人要勤奋和玩命?

创业不是单靠流血流汗流眼泪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它是靠脑子靠资源靠技术才可以慢慢上路的事情。

所以当时我跟他说,你先把第一份工作干好,当你觉得这份工作没有什么养分可以汲取了,就跳到更高的平台,继续学经验学本事。等到某一日你有了技术,有了视野,有了人脉,有了资源渠道,更有了强大内心建设,那个时候,创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你积累的所有的财富会合力帮你创业成功的。

就这么简单。

4

最后倘若我们真的想要创业,需要做好哪些准备。这段说给大家听,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按照我的理解,创业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模仿前辈创业的路子;第二类是彻底开辟新的战场和领域。

先说第一类,这也是大多数人最好上手的一类。

打个比方,早些年很多人做淘宝,都是朋友带着朋友做起来,一个人找到了盈利的模式,后面跟进的人就会少走弯路,直接进入盈利模式。不过这种方式只能在市场尚未饱和的前提下操作,一旦蛋糕都被瓜分的差不多了,那么共赢模式就会消失。

当然,不见得非要介入淘宝微商这类人满为患的市场。

当一个人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他在某个领域就一定会拥有发言权和稀缺资源,那么这就是创业上的优势。比如高校教师最大的优势是教育资源,那么在教育相关的这个领域深耕细作就比较有胜算;比如在设计领域工作,跟设计相关的市场就值得去挖掘等等。

用我一位老师的话说,打工是被动地由上级灌输知识,而创业就是自己主动去学习知识,日常生活的分分秒秒都在思考公司未来的运作。从成长角度来看,创业的确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从我目前接触下来,身边的创业朋友大多走的是这条路,充分挖掘自己手头的资源和人脉关系,利用自己深耕多年的职场经验,去做工作室或者开一家小公司。

还有一点很重要,大多数做的比较成功的人,在原來的职场上就很能独当一面,算是老东家里的佼佼者。

第二类就是开辟新战场的创业模式。

创新是这个时代最被滥用的词,也是最好忽悠年轻人的词。可是我们冷静想想,所谓创新就要颠覆一个行业,或者彻底改变一种生态圈,这是何其难的事情。当年“互联网+金融”横空出世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传统银行业完蛋了,未来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市场。但世界上,金融的本质从未发生过改变,只不过我们购买金融产品多了一个互联网的渠道罢了。

走第二条道路是艰难的,年轻人在一开始可以选择加入到创新型的公司中,借助于公司团队作战的力量,去成为撬动地球杠杆的“阿基米德们”的成员。

猜你喜欢

  • 也许飞

    学校的池塘边,青和戴好蛙镜,穿好脚蹼,转头问木瑶:师姐,你能指一下戒指滑落的大概位置吗?”木瑶指指这边,好像不是。木瑶指指那边,好像也不是。这时候花田过来了,抱着排球,满头大汗。木瑶急急地喊:花田,快点儿快点儿,你送我的戒指不小

  • 叛逆少年

    今年春天,我应邀到台北一所高中演讲,没去之前,里面的老师就吓唬我:别把学生估得太高了,今天的高中男生可不比从前,他们自以为了不得,什么人都不看在眼里。尤其可怕的是,他们居然黑白不分,譬如举行班际的合唱比赛,明明表现杰出的,他们却发出嘘声;至

  • 张晓:含泪奔跑的阳光少年

    6月7日,高考第一天。等儿子张晓为自己穿好衣服,洗完脸,把自个儿挪到床边坐好,曹雪红开始胡思乱想”:一旦儿子考上了,那可怎么办?我不能再让儿子背着我去上学,我不能再成为儿子的累赘。”泪如雨下,曹雪红用完全变形的手艰难

  • 篱笆部落

    作为最后一排,我们的面前被森林般竖立的扫帚拖把柄团团围住,与这个班隔绝开来。它像个篱笆小院,也像监狱。苦瓜终于被流放”了。他以连续5次在各类校考、联考中分数稳居全班倒数第一的资格,被班主任塞进了篱笆部落。我们几个老一辈的原住民为

  • 伊可爱

    他在街上走来走去,从这条街到那条街。六月的阳光晒得他脸上生疼。明天就要离校了。离开图书馆那个固定的位子,离开宿舍里那张吱吱呀呀的铁架床,离开同学四年还没说过几句话的她。他的去向早在三月份就定了下来,去深圳的一家外企,而她被北京的一家公司录取

  • 毕业的礼物

    四年寒窗,就要分别,不少人都在准备毕业的礼物送给同学。我发现只有林志默默地坐在一边。我知道他来自边远的山区,家里穷,没有钱买什么礼物送给同学。看到他这样,我们就停止谈礼物的事。他见我们沉默了,就笑笑,说:我也要给大家一份礼的。”

  • 让老师摔一百个跟头

    我这一辈子几乎总是在学校里转,学习在各级师范,工作则不是在师范学校就是在师范学院,似乎命定要和基础教育打交道,因此,当我后来到了英国的罗伯特·戈登大学之后,虽然做的是信息科学方面的研究,心思却常常飘出电脑房的窗外,总想到英国的

  • 游过我心湖的小鱼

    记得第一次见到FISH是在高一的开学典礼上,大大的报告厅中,人声鼎沸,整个场面中充满的足那种莫名的兴奋与新鲜感。FISH是从报告厅的恻—门进来的。当时我只觉得眼前一亮:一个高高瘦瘦的女孩,剪着一头极短的头发,面孔冷冷的,但很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