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两广总督叶名琛简介 叶名琛是如何死的?

两广总督叶名琛简介 叶名琛是如何死的?

收录日期:2025-08-07 22:01:12  热度:8℃

叶名琛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字昆臣,湖北汉阳人,同时也是清朝中后期著名疆臣,官至两广总督擢授体仁阁大学士。叶名琛在历史上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些人说他是卖国贼,有些人说他是高尚的爱国主义者。

叶名琛后世评价的争议,源于当年他在面对英国侵略时的态度。时人称其为六不总督,因为他对待英国,实施的是六不政策,即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因为他在对待英国的消极态度,为时人所唾弃,特别是兵败城破后,好似将所有过错都归咎于其一人。

时人大多叱骂他,而史书中也说他:粤人憾其误国,为之语曰: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之罕有。叶名琛的为官人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前,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被英军俘虏囚禁之时。

叶名琛的为官人生,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分水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前,他是咸丰帝重视的肱骨之臣。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他就是受世人唾骂的六不总督,皇帝不重视,士子讥讽侮辱。

叶名琛一直以来,都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了镇压起义运动之上。当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叶名琛用罚极重。对于叛乱之人,凡是被叶名琛俘虏,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候,叶名琛就像一个杀人狂魔。

时人记载,当时官府每天都会将活捉的起义军士,拉到菜市口去斩首。而当时叶名琛最多的时候,一天将近斩了一千个人的脑袋。其余时候,也是平均每天七八百的起义军,被判处死刑,拉到菜市口斩首示众。无论俘虏人数多寡,叶名琛也不过于多问,迅速的下达死刑的命令。

仅仅是六、七、八三个月的时间,叶名琛处决的人数就达到了一万五千多人。刚从美国回来的容闳写道,天啊!这是一种什么景象!血流遍地,街道两旁,无首的尸身堆积如山,等待掩埋,但却并没有任何准备清除的迹象。土地已完全被血水渗透,散发出污秽恶臭的气味,以致周围两千码左右,都被笼罩在这种传播瘟疫的浊气之下。

对于太平军的残酷对待,镇压太平军的严苛,使叶名琛受到咸丰帝极高的重视。将他的官位一升再升,最后升至两广总督。叶名琛就是凭借着他对太平军的残酷镇压,在咸丰帝占据重要位置,时局动荡之时,还能稳坐两广总督七八年之久。

叶名琛给自己定的为官最重要的职责,就是镇压农民起义,所以在对待外国人的时候,常常抱有侥幸心理。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叶名琛所实习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政策,就是他这种为官心理的最好体现。但是此时的他,已经不能凭借对人民,继续受到皇帝的重用了。

因为对英军的侥幸心理,叶名琛最终被英军俘虏,成为晚清被列强活俘的级别最高的官员。因为官员级别很高,被被掳到停泊在香港的英舰 无畏号 上后,并没有受到英军的虐待,甚至因为他凝然的气节,军舰上所有的军官都很尊敬他。在军舰上生活了四十八天之后,叶名琛被英国关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而被押解囚禁到加尔各答的叶名琛,在吃完自己所带食物后,坚决拒食外国人的食物,最终活活饿死,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正如他自己所作的那首诗一样,他的心在自己的故乡,他的忠在即的君主,当离开了自己重视的地方之后,又何惧一死呢?镇海楼头月色寒,将星翻作客星单。纵云一范军中有,怎奈诸君壁上看。向戎何必求免死,苏卿无恙劝加餐。任他日把丹青绘,恨态愁容下笔难。

猜你喜欢

  • 倾听别人的声音

    梦亚是我的同桌。说真的,梦亚的性格有点怪。她说出来的话,让人听了觉得不太愉快。她说我“虽然不太笨,也不太聪明”。她说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学生”。她说我“非常懒惰,不积极劳动”,她说我“说话声音太大,就好像雷声一样”等等。起先我尽量地忍耐,

  • 堵住水流

    紫薇是某市一所学校的五年级学生,成绩很优秀,是同学的好伙伴,老师的好助手,已经连续三年“区三好”了。她与她们班很多同学一样,都很热爱班级体,而总有其他班的同学想方设法诋毁她们班。这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紫薇她们学校增加了一个红榜,是

  • 悲壮之旅

    山东半岛最东端,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威海;离市中心海岸线不远的海面上,有一座小小的海岛——刘公岛。2012年6月16日,我和同事们一起,游览了这座美丽的小岛。踏上渡轮,迎着初升的太阳,驶向刘公岛。站在渡轮的甲板上向西望去,蔚蓝的天空,悠悠的

  • 见贵

    我是一个小餐厅的老板,每天都悠闲坐在桌子边,看着进出的客人,盘算着当天的收入。不是熟客的话都会以为我是个客人。我妻子就是收银员,她精明又能干,有时候遇到的不是熟客,她就会多收几块钱。我也说过她几次叫她不要这样,可她总说:“又不是常客,不熟悉

  • 爸爸的花儿开了

    也许,人经历很多磨难之后,遇到的事情多了,懂得的事情也就会更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成长之路能够多一些一帆风顺,少一些风风雨雨,殊不知这些风雨磨难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小时候,我很幸福,有爸爸妈妈的关怀,还有一个疼我的姐姐,虽然日子并不富裕,但

  • 阳光的误会

    俞斌从心底恨数学老师。他搞不懂明明那么多读书不好的人,为什么他偏偏被老师叫到最后排考试。谁说考试不好的人就一定会作弊?谁说自己会偷看同桌的?同桌是数学课代表没错,自己数学很烂也没错,但凭什么轻看自己的为人?俞斌越想越气,强烈的阳光穿梭于微隙

  • 飞吧!孩子们!

    在美丽的大飞山那儿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热爱读书,勤奋朴实。都说“家贫子读书”,大飞山是那么美丽又是那穷苦,辛苦养育了这些山里孩子,孩子们却久久未飞出这能让人飞翔的大山。上海,是一个繁华,美丽的城市,像中国掌上的一颗永远闪耀着光芒的明珠。

  • 和自己比赛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在班上是很具有号召力的人,只要我一声下去,不说人人吧,起码有大半也会跟随我的号召。虽然我不是调皮捣蛋的学生,但是我的性子很倔,一旦犯起性子来,就是有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再加上我强烈的号召力,经常惹的老师头疼。到了三年级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