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鲁迅懂得真滋味

鲁迅懂得真滋味

收录日期:2025-08-07 14:24:29  热度:9℃

即便在今天,不少读者尚认为鲁迅先生只是个金刚怒目的战斗者,严肃紧张有余而活泼和蔼不足,他的文章也像匕首、像投枪,充满“战斗的气氛”。这种看法并没有错,却不全面。其实,鲁迅在生活中是个极有趣味的人,看到这一点,将帮助我们认识什么才是许广平所讲的那个“十足的鲁迅”。

止庵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十足的鲁迅”举隅》,文中提到鲁迅的一些生活趣味,读来饶有情趣,齿颊留香。

文章介绍说,鲁迅喝茶的方式是从绍兴老家带来的喝法:在大锡壶里装满开水,另在茶杯里泡上浓茶汁,随时可以兑开水喝。在东京时,鲁迅所用的茶叶大都是中等绿茶,来到上海后,就讲究多了,改用小壶泡茶,当茶的香气不够时,如果时间允许他细细品尝,他就会要求另换一壶。在杂文《喝茶》中,鲁迅写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先生是享受过这种“清福”的,对茶的“特别的感觉”他也有,只是喝茶的“工夫”比他人少。

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写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儿时的蔬果勾起了乡愁,这跟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而乡愁是不分雅俗的。在生活情趣方面,我宁可相信鲁迅既雅且俗。据许广平讲,鲁迅到了晚年,“吃的东西虽随便,但隔夜的菜是不大喜欢吃的,只有火腿他还爱吃,预备出来不一定一餐用完,那么连用几次也可以。素的菜蔬他是不大吃的,鱼也懒得吃,因为细骨头多,时间不经济,也觉得把时间用在这种地方是可惜的。”因为怕浪费时间而懒得吃鱼,这又透露出先生“战斗者”的本色。

鲁迅的烟瘾很大,这一点众所周知。另外他还爱喝酒,并不是那种高档酒,喝酒时也能够节制。孔另境讲到喝酒时的鲁迅:“每次吃饭都是要饮一些酒的,不一定饮多,但确为他所嗜爱,不过酒的质地却异常讲究。有一次,见许女士亲自为他用玫瑰花浸着什么酒。一次在他家吃饭,我饮了他几杯绍酒,那酒味的醇厚,是我在上海任何朋友家里都没有饮到过的。”用玫瑰花浸酒,这种饮酒法在当时应是十分雅致的,其中可见鲁迅的生活并非单色,他原本是个情趣多彩的人。

鲁迅还爱吃零食,比如糖和小花生,他也常常拿这些小东西招待客人。许广平提到鲁迅的小小嗜好时说:“糖也喜欢吃,但是总爱买三四角钱一磅的廉价糖。”这一点是耐人寻味的,不是鲁迅买不起更高级的糖,而是因此要自己真正、完全、寻常地融入生活,而不是离开生活吧。既可以仰望星空、智勇战斗,又能够低低地落一身生活的尘埃,这就是独一无二、越来越叫人遐思和喜爱的鲁迅。

凡是到过鲁迅书斋的人,都会惊叹那里的井然有序、一尘不染。在生活趣味方面,先生也是远离凌乱颓废的。孙伏园说:“他虽然做官十几年,教书十几年,对于一般人往往无法避免的无聊游戏,如赌博,如旧戏,如妓院,他从未沾染丝毫。”

鲁迅一生都善于判断和接受新事物,许广平说他晚年很爱看电影,“算是唯一的娱乐了”。看电影时,鲁迅常常买最贵的票,因为最好的座位才能带来最好的娱乐。“他的意思是,看电影是要高高兴兴,不是去寻不痛快的,如果坐到看不清楚的远角落里,倒不如不去了”。鲁迅去看电影是真的完完全全放松自己,绝不会心里还想着“匕首”和“投枪”。去看电影,他们不坐电车和黄包车,而要坐时髦且价钱不会低的小汽车。“晚间,小孩子睡静了,客人也没有,工作也比较放得下的时候,像突击一下似的,叫一辆车子,我们就会很快溜到影院坐下来。”许广平说。

看到高兴处,那个曾经被认为只会战斗的伟大战士,“高兴得好像吃到了称心的糖果的小孩子一样”。看后,先生还会意犹未尽地给朋友写信,鼓动说“不可不看”。

童心未泯的鲁迅,一定是得了生活的真滋味。这个“十足的鲁迅”,是不是让我们好一阵惊喜和惊羡?

猜你喜欢

  • 从里面发光

    天色暗得比往常都快,月亮和星星也都消失在云隙中,少年杀气腾腾、手持砍刀,冲撞、流血、仆倒,混杂在杀喊声中,紧跟着响起的警笛,把他带入了一个新的噩梦。因为是少年犯,很快,就被释放了。他没有善罢甘休,卷土重来加入了黑帮,变本加厉开赌场、偷盗、勒

  • 那个被世界看见的便利贴大男孩

    便利贴能够做什么?提醒?记事?如果仅仅是用来做这个,那你可就太OUT了。它们还可以做这个:坐在书桌前的男孩正要开始认真工作,却先打起瞌睡,当头棒喝赶走瞌睡虫,一颗心却天马行空,砖块游戏一下就game over,再开赛车突然下起大雨,累了又跳

  • 小小羽毛,成就美丽人生

    他出生在英国的博尔顿,是一名动物标本剥制师,常年与各种各样的动物打交道。工作枯燥前途渺茫,这让他很苦恼。有一天,他来到家附近的天鹅饲养厂。河边散落着一片片洁白的羽毛,此时正是天鹅换羽期,每到换羽期,在河边嬉戏的天鹅都会脱落下许多羽毛。他小心

  • 要腾飞不仅仅需要翅膀

    1991年,他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从大三开始,他就骑着那辆花了40元钱从旧货市场淘来的破旧自行车,背着装满磁盘和参考书的米黄色的破包,开始闯荡武汉电子一条街。他曾经蜗居在一个小房子里,在那个炎热的夏季,他忍受着高温和蚊虫的叮咬。为了生存

  • 5%博95%

    1998年,在一家外企拿着高薪的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刘强东瞒着父母和女友辞职了,他揣着仅有的两万元钱,骑着自行车天天去中关村。两个月后,刘强东租了一个柜台、买了一台电脑、一台刻录机——靠着这些家当,京东多媒体&rdqu

  • 人生就是登攀百岳

    1996年5月10日,来自中国台湾的登山家高铭和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站在峰顶,举目四望,山河壮美、风景如画,他激动得用颤抖的手不断按下相机的快门。下山途中,一行人竟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暴风雪,8位登山英雄不幸遇难,高铭和凭着惊人的毅力,与寒冷

  • 卖气味的姑娘

    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段或几段关于气味的记忆。我们都认为气味如同记忆一样不可复制,而海归女孩儿娄楠石却做起了卖气味”的生意,而且仅仅一年多,她就做成了一个嗅觉产业。◇在新西兰发现气味商机◇在新西兰留学期间,娄楠石常到外面打工。她最喜

  • 又“一世个界之王”

    他出生在尼亚加拉瀑布旁,从小就有一颗好奇心,常来这里仰望瀑布,俯瞰绿潭。越看越好奇,这绿潭有多深?河水之下有什么?他有一种幻想,如果能下去看一看多好啊。人是下不去的,于是,他用一艘自制的潜水艇把一只老鼠送到了尼亚加拉河底。原理应该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