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谈薛宝钗

谈薛宝钗

收录日期:2025-08-08 02:00:02  热度:8℃

宝钗屋子一片雪白。她是天然生性空无的人,并在“找”和“执”中参透看破。她一件件事都做得合适,是因为并无所求。林黛玉敬她妒她,除了姻缘之故以外,更主要的是,这是一个她无能为力的世界。

林黛玉心性之强,达到女儿的顶点。她知道湘云、探春都不如她,至于宝琴,更是视之若无,所以很好;但对于宝钗一直心怀恐惧,这个恐惧是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她无法明白宝钗的心之所在。宝钗生为女儿身,却并无多少女儿性。

林黛玉不会嫉妒袭人,但是她较上了宝钗。真性情之间的关系并不都是友好,经常是非常残酷的。

宝钗的空和宝玉有所不同,她空而无我,她知道生活毫无意义,所以不会执留,也不会为失败而伤心;但是她又知道这就是全部的意义,所以做一点女红,或安慰母亲,照顾别人。她知道空无,却不会像宝玉一样移情于空无,因为她生性平和,空到了无情可移。她永远不会出家,死,或称为神秘主义者,那都是自怜自艾之人的道路。她会生活下去,成为生活本身。

她与生活唯一的不同,是她还看得到虚空和走进虚空的人看见的幻影。也只有她,听清了宝玉最后的不祥之言。

宝钗无妄想,亦无理想,亦不会破灭,又啥都明白,自可过太平日子。

她无求无喜,却一切有度,不是无可奈何的折中,确是一种天然的“合适”。这“合适”的法则举世无例,所以也不拘泥。所做大体是公正,名分上的事情自去做,但也无私。对针尖麦芒的黛玉她意外爱护,赠诗送药。小心眼的人读此多以为是她笼络伎俩,其实不然。宝钗还是知人品性,清浊。她看黛玉倒是较宝玉为重。其实她又何尝看得上宝玉。

薛宝钗天然的悟,有一事可以说明。贾宝玉早先看戏,鲁智深有句唱词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当即宝玉就落下泪来,黛玉就吃了一惊。宝钗于是说:“坏了,这个人悟了。”黛玉说:“哪的事啊,看我问他一问。”黛玉就问了他两句话,宝玉一呆就答不上来,也就不想这件事了。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世界与自己没有关系。那么实际上,宝钗说“坏了”的时候,就已经在前面等着他了。

中国只有两次描画了人间的天国,一个是陶渊明的桃花源,一个是《红楼梦》的大观园。

在《红楼梦》里,人无论好坏,只论清浊,其中的女儿性恰恰体现了中国人对于人性和谐的最高梦想。男性化的醒悟往往在于领悟自身的虚幻,将人归于天。而女儿是水做的,无须这种领悟,她们是天化的人,自身就是天上无尘的花朵,在显示冥冥之时,上天也不能不欣赏自己的创作。

我认为《红楼梦》之所以这么漂亮,不在于它仅仅是写好了一个什么故事,或表达了哲学观念,而在于它体现出中国精神一个特别美妙的地方。

这个美妙的部分在西方文学里本来是个绝望的部分,就是浮士德说的“真美呵,你停下来吧”,但是就消失了的那个部分。它不停下来,因为执之者失。这时中国就采取一个什么办法呢?——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相望不相闻。

任万物自生,如天观世。每个生命的美丽都不去驾驭,自现而自隐,自灭而自生。黛玉和宝玉,爱得那么深切,也没有说,我爱你,一点也没有。它就是两个心的显示过程。

猜你喜欢

  • 宽容变得有点儿难

    有一个年轻人跟我抱怨,说他在团队里犯了一个错误,他道歉了,当众反省了,毛病也改了,其他人也表示原谅他了,但他就是感觉,大家还是在排斥他。他不禁感慨:这个时代的人怎么这么不宽容呢?我说:“可能还是你自己没有搞清楚状况。”人常说,错了不要紧,改

  • 欣赏缺憾

    维纳斯是维纳斯城的一座独臂雕像,是古希腊神话中代表爱与美的女神,欣赏到这幅雕像的时候,我惊讶于自己竟完全没有对那只独臂有着遗憾的心情去观摩,反而感觉因了这缺陷,维纳斯才更显现一种独特而清冷的韵味,她全身上下焕发着知性、优雅和美丽,是那种平和

  • 未说的话

    先生,祝你旅途愉快。随着机器最后5秒倒计时,作为新发明的首次体验人,罗先生正躺在体验床上,他闭着眼呼呼大睡,然而此时的他已经回到了过去。这是苏教授和他的助手发明出来的梦回床,名字虽然取的不好听,毕竟两个科学怪人哪那么有情调取个好听的名字,不

  • “瘦瘦瘦”机器

    减肥才能有身材,有身材才让人羡慕在这个女性都追求身材苗条的年代,不仅现在是这样,50年后也是这样,而且追求更甚。女士们通过吃减肥药或者运动啊,达到理想的苗条身材。博士见各位女士都在追求苗条美,于是聪明的博士便发明出一种瘦瘦瘦机器。这个机器外

  • 等待的智慧

    很多事,是必须要等的。比如:水沸,饭熟,路口的红灯,等等。很多事,如节气,不到时候不会发生,有它精准的时间刻度。如茫茫人海中两个人的相遇,需要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地方,不能早一步,也不能晚一步,需要等机缘成熟。瓜熟,才会蒂落;过完今天,才会是明

  • 让你疲惫的,可能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一位教授拿起一個装有水的杯子,问在座的听众:“猜猜看,这个杯子有多重?有句话说得挺好,人生除了生与死,再无其他大事。许多人懂得这个道理,却依旧做不到。而我们之所以容易困在一人一事一局中,可能还是因为我们缺少一点生活的智慧。每个人的生活中,都

  • 开放的人生

    不怕慢,只怕站;不怕站,只怕转。人要有竞争的观念。人生在世,就像参加一場长途赛跑,有许多人齐头并进,奔向共同的目标,除了自甘堕落,谁也不肯落后。像运动一样,这种竞争也要遵守规则,讲求风度,但在基本精神上,仍然要争先恐后,当仁不让。在人生的道

  • 劣质俗语

    老有人问我,你自己写过不少有意思的句子,那你最喜欢别人写的哪些句子呢?世间金句万千,我喜欢的多了,今天倒是想说说我讨厌的一些句子和俗语。“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算一句,我上个世纪就开始闯荡社會,那时候才十六七岁,所以这句话听到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