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石延年的生平简介 石延年是个怎样的人?

石延年的生平简介 石延年是个怎样的人?

收录日期:2025-08-08 04:24:56  热度:10℃

北宋文学家石延年,又称石曼卿,他应该是文坛里最酷似李白的文人了!

石延年性情豪爽,尤其喜欢喝酒,是个嗜酒如命之人,这一点与李白很是相像。当时,义士刘潜的酒量很是出名,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两人一有空就喜欢聚在一起喝酒,比谁的酒量更大。

有一次,石延年和刘潜听闻有一家酒馆新开业了,二人相约在此地拼酒量,从早上一直喝到了晚上,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说,就这么干喝。第二天,京都里就流传了一个说法,称有两位酒仙在一家酒楼喝酒,两位神仙喝了整整一天的酒也依然面不改色呢!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误会才被解开,世人才知道原来那两位酒仙就是石延年和刘潜。

石延年和刘潜因为酒而成为好友,他们经常一起喝酒,有一次喝光了酒,他们还直接把醋倒在酒坛子里,和剩下的酒混合在一起,两人一起把这坛子酒醋全都喝光了。

痴迷于喝酒就算了,关键是石延年不肯老老实实地喝酒,他创造出了许多奇奇怪怪的喝酒方法,堪称酒怪。

如果他披散着头发,脚戴着枷锁喝酒,他就将之称为囚饮;他爬到树上坐着喝酒,就称作巢饮;一会儿在树上,一会儿在地上喝酒称鹤饮;和朋友在晚上摸黑喝酒称鬼饮;用稻麦秆束身,伸出头来与人对饮,这种称鳖饮。喝个酒都这么有趣的文人,大概就只有石延年了吧。

石延年经常会躺在宫署后的庙庵中,他也专门给那座庵起名为扪虱庵。

石延年早年时屡次考举不中,有一次他终于考中了进士,谁知道偏偏有人来告状,说什么本次考试有人作弊,朝廷下令复考,石延年在复考中失利,居然落第了。有好几个人跟石延年一样,本来他们都已经是准进士了,朝廷也给他们准备了勅牒、朝服,谁知道突然冒出这件事来,他们与进士无缘了,有的甚至当堂嚎啕大哭起来。

石延年遇到这件事倒是没有很伤心的样子,他若无其事的将东西还给了朝廷,作了一首《偶成》:

年去年来来去忙,为他人作嫁衣裳。

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春风舞一场。

还有一次,石延年骑马游览报宁寺,给石延年牵马的人一个不注意,就让马儿受了惊。马儿将石延年甩了下来,一旁的人连忙将石延年扶起来。大家都以为石延年要发怒,石延年却没有这样做,他只是把马鞭拿来手里,对牵马的人说:幸亏我是石学士,如果是瓦学士,估计早就被摔碎啦!石延年以一个玩笑化解了这场意外,也没有怪罪牵马的人,足见其心胸之大。

石延年的幽默在另一件事中也有体现,那时他在中书堂供职,宰相让他去取宣水,他却不知道宣水是什么东西,就问宰相,宣水是什么。宰相说:宣水就是宣徽院内的水,因为那里的水很清甜。石延年觉得这种说法很别扭,就反问一句:那是不是司农寺里的水就叫农水?当时,一旁的人听了都被石延年逗笑了。

猜你喜欢

  • 滥竽充数

    “滥竽凑数”出自《孟子》。滥竽凑数的故事告知人们: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可是没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候的考验,毕竟会露出破绽的。嘲讽了混进熟行,假充有本事而无真才实学的人。也有报酬了暗示谦善......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后人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成语,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起头的。比方工作的成功,是从......

  • 天下无双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 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后,怕哥哥魏王究查,避居赵国。他传闻毛公和薛公很有才能,便往约请。但两人不愿来见。他探问到毛公躲在赌徒中,薛公躲在卖酒人家,便往寻访,终究结识了两人。平原君知道后,说

  •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年龄 有小我要偷一口钟。钟很大,他抱也抱不动,背也背不走。怎样办呢?他想不如把大钟砸碎了,把碎铜一块一块搬回家往,因而举起铁锤就砸。没想到大钟“当”地一声,把他吓了一大跳。他只怕让他人

  • 狐假虎威

    “恃势凌人”出自西汉 在一个丛林里,住着一只山君,有一天山君的肚子很饿了,想找个小动物当点心,他在路上走着走着,碰见一只瘦小的狐狸。因而山君就扑了上往,没想到狐狸大呼一声:“哼,丛林里大师都知道我是大王,大

  • 一言九鼎

    成语“出言如山”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高文用。故事首要讲述:战国时,秦国的戎行团团包抄了赵国的国都邯郸,情势十分求助紧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往求援…… 战国时,秦国的戎行团团包抄了赵国

  • 草船借箭

    这个成语来历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故事是作者虚构的,为了美化诸葛亮而居心贬低周瑜,正史上并没有此事,而且周瑜气量也很是宽宏,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完全分歧。 周瑜看到诸

  • 水滴石穿

    “积习沉舟”出自《汉书 。张乖崖将他喝住,上前查问。库吏不敢隐瞒,照实认可了。因而张乖崖命令把他捉进县衙,命手下衙役对他施以杖刑,以示鉴戒。库吏不服,喊道:“不就一文钱嘛,有甚么了不得的?就为这么一文钱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