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苗子的“调皮”

苗子的“调皮”

收录日期:2025-08-07 18:43:12  热度:11℃

20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在北京和吴祖光、丁聪等老先生吃饭。饭桌上谈笑风生,话题说到了远在澳大利亚的黄苗子先生,两位老人争着“揭发”这位老朋友的“劣迹”。

丁聪说,有一次,他去参观一个展览,工作人员告诉他有一件展品丢失了。丁聪走去一看,原先挂展品的地方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神偷手到此一游!一看就是苗子的字迹。还有一次,抗战胜利后,丁聪和吴祖光在上海编杂志,住在共舞台的楼上,苗子常来玩。某天苗子走后,他们发现房间里的一个观音铜像不见了,当时就猜想一定是苗子拿走的。后来发现它果然在苗子家的客厅里摆着。丁聪问他是怎么拿的,苗子说,那天天热,他把西服搁在铜像上,走的时候拿西服就顺手牵羊把铜像拿走了。

吴祖光也“揭发”了一件事:有一次,苗子去杜月笙那里玩,走时也顺手带走了一件工艺品。过了几天,杜月笙派人来问他,上次借走的那件东西看完了没,要是看完了,就让来人带回去,要是没看完,就放在他那里。苗子当然只能说看完了。

“惯偷!”丁聪当年说这句话时故作严肃的表情,至今还浮现在我眼前。李辉说:“这便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黄苗子。在朋友眼里,他调皮得可爱。”

黄苗子到了六十多岁,依然不改“调皮”的本性。三十多年前,黄永玉刚从农场回北京,黄苗子有一次去看他,黄永玉兴奋地把他表叔沈从文的一份手稿给黄苗子看。黄苗子又“调皮”地顺手把手稿放入衣服口袋。后来黄永玉向他要还,他总回答说:“好像没这回事。”黄永玉尽管绝望而恼火,却也“奈何不得这位好友满脸委屈冤枉的神气”。每隔几年,黄永玉都要翻箱倒柜找一回,心想:“或者是委屈了好朋友也说不定,他那么好的人……”

终于,苗子不“调皮”了,把沈从文的这份手稿还给黄永玉。这份手稿可能是沈从文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唯一的一篇小说。

猜你喜欢

  • 百无一用是书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在古代,读书人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他们拥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教养,一直以来被视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守护者。然而,即便是在这个崇尚读书人的社会中,也有人对于书生抱有一种不同的看法,那就是"百无一用"。"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的背后,蕴

  • 戏约无悔

    戏约无悔有一天,李婷婷收到了一封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从小就对戏剧充满热爱的她,顿时兴奋不已。在过去的几年里,她一直致力于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演员。而这个梦想似乎离她越来越近了。李婷婷很快就来到了戏剧学院,开始

  • 闯王三打保定城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段关于闯王李自成的传奇故事。而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幕,便是闯王三打保定城。保定城位于河北,是明朝时的一个重要城池。在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兴起,闯王李自成成为领导者,他率领数万军队攻打保定城。第一次进攻,闯王派出大军冲击城

  • 卧佛镇金书岩的传说

    卧佛镇金书岩的传说在东方的一个小镇,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被称为卧佛镇。这个小镇富有传说和神秘色彩,而镇中最著名的传说之一,就是关于金书岩的传说。金书岩位于卧佛镇的中央,巍然屹立在壮丽的山脉之上。据说,这座岩石上刻满了古代智者的智慧之书,

  • 金龙池的民间故事

    金龙池是一个位于中国某个古老村庄的神秘地方,传承着一段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这个故事开始于很久很久以前,当时的村庄周围还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据说,在这片森林深处隐藏着一条巨龙,被当地人称为金龙。当时的村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向金龙祈

  • 老牛舐犊

    在一个宁静的农村,有一头非常老的牛,他的名字叫做大牛。他拥有一身沉重的体魄,浑身散发着岁月的痕迹。大牛在农村周围的草地上悠闲地吃着青草,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有一天,大牛的眼角瞥到了一只小犊,它有着嫩嫩的皮毛和灵动的眼神。这只小犊是大牛唯一的

  • 老妪能解

    在一个古老而宁静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年迈的老妪,她名叫李莉。李莉已经是村子里唯一的老人了,她的丈夫早已辞世,儿女们也都离开了村子,只有她独自留在这里。尽管村民们常常围绕老妪传闲话,但没有人真正了解她的内心世界。有一天,一位年轻人来到了村子里。

  • 老妪能解

    老妪能解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平凡而智慧的老妪,她被村民们称为“老妪能解”。她的名字叫做李婆,虽然年纪已经迈入花甲之年,但依然神采奕奕。村人们常常把生活中的难题带给她,请她解答疑惑,找到人生的答案。李婆是一位经历了许多风雨、见多识广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