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金庸:潇洒从容的人生智慧

金庸:潇洒从容的人生智慧

收录日期:2025-08-07 22:54:16  热度:8℃

“一把菜刀”的比喻

有人曾倡议道:“电视和武侠小说中有很多打斗场面,会给儿童和分辨能力低的成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应该限制。”对此,金庸的看法如下:“以前有人攻击武侠小说,认为小孩看了会模仿,也上山学道去了。我想这个责任不应该由武侠小说来负,一把菜刀可以用来切菜,也可以用来杀人。我写小说时,只想到小说的读者,在小说中描述的事在电视中不一定可以演,因为看小说的人至少有阅读的能力,受过一定的教育。如果电视对观众有坏影响,应该由电视负责。因为电视编剧应该考虑到观众中有一部分是没有分辨能力的,打斗该适可而止。”

不动声色也能雷倒人

金庸有金庸式的幽默,他平时不动声色的谈吐往往会令人忍俊不禁。金庸喜欢驾车,更喜欢驾跑车。曾有人问他:“你驾跑车超不超车?”金庸答:“当然超车!逢电车,必超车!”闻者无不绝倒。金庸自称“从未醉过”,很多人以为他酒量过人,而实际情形是他很少喝酒,或喝得很少,那就当然不会醉。他曾对一位女孩子说:“你的美丽增长率最高。”女孩听后大喜,沉吟片刻忽然醒悟,原来金庸是暗指她小时候长得难看。

女儿出嫁没办法

一次,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金庸时问道:“听说,你把报业看作自己的儿女,现在你把他们卖了,这是不是等于卖了自己的儿女呢?”这是一个两难问题,无论回答是与不是,都是极不妥当的。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金庸从从容容答道:“不是卖儿女,是女儿出嫁了。女儿要出嫁,这是没办法的事。”

幸亏是名誉教授

一次,金庸应邀到北京大学演讲。一开始,他就对同学们说:“我刚从绍兴过来。在绍兴的兰亭,那里的人让我写字。我说,这可不行,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写字的地方,我怎么能写?而他们不干,非要我写。于是我就写了一行‘班门弄斧,兰亭挥毫’。今天,北大又让我在此讲学,又是一种怎敢当的心情,于是我又写了一行‘草堂赋诗,北大讲学’。我是搞新闻出身的,做新闻的是杂家,跟专攻一学的教授不同。如果让我做正式教授的话,我是完全没有资格的。幸亏我当的是你们的名誉教授。”

同样的要求,不同的拒绝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女作家林燕妮、亦舒分别给金庸主编的《明报》写专栏。每日一篇,很辛苦。转眼过了一年,到续约的时候,林燕妮跑到金庸那要求涨稿酬,金庸不同意,一本正经地对她说:“你那么爱花钱,给你再多也全花光,不给!”过了几天,亦舒也跑过去要求涨稿费,金庸还是不同意,也是一口回绝:“你那么节俭,给你再多你也舍不得花,不给!”

没有方向感的老头儿

2005年10月1日,金庸和太太一起离开香港,飞赴英国,开始了剑桥大学的读博计划。

为了方便学习、生活,金庸夫妇租了一套住房。与金庸在香港的住所相比,他在剑桥的住所显得十分简陋。有趣的是,金庸和太太商量,请了一位意大利厨师解决一日三餐,因此他们能吃到意大利式的“中国菜”。此外,金庸在剑桥的导师每周都会骑着自行车来家里看望他,为他“开小灶”。而在剑桥上学的“金迷”也为他开了欢迎会。

金庸每天斜挎着一个书包,书包中装着当天上课要用的书和资料。遇到有“金迷”上前请求签名,他每次都婉言拒绝,并补充一句:“我在散步或者在喝咖啡时,可以给你们签名。”

刚到剑桥那阵,金庸上下学还曾骑过自行车,不过不久就不骑了,因为金太太担心校园里穿梭的汽车很容易把他撞倒。后来,金庸便改为开汽车,没开几次也放弃了。金庸说自己是个没有方向感的老头儿,认不清路。最终他解决上下学的办法是每天打出租车。

另一种研究学问的方式

曾有人问金庸在剑桥大学读到了什么好书,金庸表示,读到好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到了英国与中国完全不同的研究学问的方式。“中国人写文章大致有个方向,高屋建瓴地写;英国教授则要求,写文章每一句话都要有根据,要拿出证据,否则不成立。做学术必须有根有据。”

金庸透露:“我在剑桥是用英文写论文,我自己也想把英文学好一点。”他曾幽默地向香港某媒体表示:“对于我来说,英文当然没有中文容易写,我写的英文属于‘老实’类型。”

金庸做过学生、报人、小说家、教授,在所有的经历中,他自感乐趣最大的角色还是学生——“学生没有太多责任,和老师讨论讨论很不错。”

难以改变就坦然接受

金庸认为,生活中有很多负面的事,常常不是人的能力可改变的。既然难以改变,就坦然接受,并且多往好处想,就愉快多了。比如,他的作品被大量盗版,他反而说:“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盗版书,我的书不会有那么多的读者。”

谦谦君子语亦谦

王朔的《我看金庸》一文是一篇对金庸小说猛烈攻击的文章,但金庸对此没有拍案而起,也没有竭力争辩,更没有反唇相讥,他只是心平气和地说:“王朔先生的批评,或许要求得太多了些,是我能力所做不到的,限于才力,那是无可奈何的了。”“‘四大俗’之称,闻之深感惭愧。香港歌星四大天王、成龙先生、琼瑶女士,我都认识,不意居然与之并列。不称之为‘四大寇’或‘四大毒’,王朔先生已是笔下留情了。我与王朔先生从未见过面,将来如到北京待一段的时候,希望能通过朋友介绍而和他相识。”

不指责对方言过其实,反承认自己“才力有限”;不责怪对方用语刻薄,反称赞对方“笔下留情”,且向对方伸出热情之手,希望与对方交朋友。在这里,金庸不仅做到了以诚待人,也做到了以礼待人,更做到了以心暖人。金庸此番话犹如播种分币却收获了大额钞票——王朔闻听此言大受感动,坦言:“比起金庸来,确让我惭愧。”

傲骨铮铮真汉子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是金庸最喜爱的一句话,也是他的处世原则。但他一贯提倡的宽容并非无原则的忍让,他认为得饶人处且饶人,该较真时也得较真。比如对王朔,他也说了这样一番话:“王朔先生说他买了一部七册本的《天龙八部》,只看了一册就看不下去了。香港版、台湾版和三联书店版的《天龙八部》都只有五册本一种,不知他买的七册本是什么地方出版的。我很感谢许多读者对我小说的喜爱与热情,他们已经待我太好了,也就是说,上天已经待我太好了。我既然享受了这么多幸福,偶然给人骂几句,命中该有,不会不开心的。”

一方面,金庸旁敲侧击暗示对方所读《天龙八部》为盗版书,既然是盗版书,文字的错讹、内容的散乱在所难免,王朔以此断定作者文字水平不高也就有失公道;另一方面,金庸巧做对比,暗示和广大读者对自己作品发自肺腑的盛赞相比,王朔的几句尖酸之语实在是沧海一粟,不值得一提。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金庸是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也是傲骨嶙峋的铮铮汉子。他20世纪80年代因起草“基本法”受到民主派的批评,说他有当特区行政长官的野心,对此金庸公开予以反驳,他说:“当行政首长有什么好?金庸的名和利相信都不会差过港督。今日全世界知道金庸的,会多过知道不论哪一位港督的呢!一百年之后,恐怕相差更远吧!”

一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既表明了他对自己作品的高度自信,也道出了他淡泊仕途的人生情怀。

金庸经典语录

这些雪花落下来,多么白,多么好看。过几天太阳出来,每一片雪花都变得无影无踪。到得明年冬天,又有许许多多雪花,只不过已不是今年这些雪花罢了。

——《神雕侠侣》小龙女

活,你背着我;死,你背着我。

——《射雕英雄传》黄蓉

猜你喜欢

  • 爱的虚荣

    爱的虚荣爱,是人类内心最为深刻的情感之一。它有时候让人感到温暖和幸福,有时候又让人感到痛苦和无奈。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爱情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和压力。人们追求着浪漫的爱情故事,希望自己拥有美好的爱情,并将其作为一种虚荣的象征。虚荣,是

  • 最美的一封信

    最美的一封信敬爱的读者们,我想向大家讲述一个关于一封美丽的信的故事。这封信发生在一个平凡的小村庄里,有一位年轻而善良的女子名叫小丽。小丽是这个村庄里的一位邮递员,她每天都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村庄的大街小巷中,将村民们期盼已久的信件送到他们的手中

  • 和你在一起

    和你在一起生活中有那么一段时间,让人难以忘怀。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第一次遇见了你。当时,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小镇居民,平凡的工作,平凡的日子,平凡得让人有些沮丧。然而,从那一刻起,我的生活开始了一场奇妙的旅程。我们的相遇是如此巧合,仿佛命

  • 母爱,在一转身的距离

    母爱,在一转身的距离从出生那一刻起,母爱就如影随形地贴在每个人的身边。它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一种无条件的付出。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之一。小时候,我总是能感受到母亲那双温暖有力的手,像是一面不可撼动的屏障,守护着我走过童年的岁月。每当我摔倒

  • 二十朵丁香花

    二十朵丁香花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名叫王爷爷。他是这个村子里最有声望的长者,以他的聪明才智、宽容和慈爱而闻名。王爷爷喜欢花卉,特别钟爱丁香花。每天清晨,他都会去花园里欣赏自己种植的二十朵丁香花。这二十朵丁香花,每一朵都

  • 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时间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是我依然记得那个曾经令我心碎的夜晚。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风雪凛冽。我和家人聚在一起,围在火炉旁,温暖的火焰映照着我们的脸庞。但是,这个夜晚注定是我一生都无法忘记的。那天晚上,我失去了我的亲弟

  • 合欢树

    合欢树,这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树种。传说中,合欢树是爱情的象征,有着与世俗无关的魔力和力量。它高耸入云的枝干,似乎要触摸天空,树种被赋予了神秘的气息。在那些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它的叶子绿油油的,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像是在呢喃着什么。在一个古老的村

  • 母爱那根弦儿

    母爱,那根弦儿,从远古时代至今依然牵动着人们的心弦。当一位女性成为母亲的那一刻起,她的生命开始了崭新的篇章,她将毫无保留地将全部爱与关怀倾注在孩子身上。母爱是纯粹而伟大的,它超越了血缘的束缚,化作了一种力量,让孩子们在这世界上感受到温暖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