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获得快乐,需要一点智慧

获得快乐,需要一点智慧

收录日期:2025-08-08 04:19:10  热度:11℃

比赛沒获奖,意大利人却能够狂欢、祝贺;获得了第三名,中国队员面露不快。这鲜明的对比,怎能不让人唏嘘感怀?个中原因令人深思:国人的“第一”情结,国人的功利心态,像一把无情的扫帚,几乎将人生的快乐清扫得干干净净了。

看来,获得快乐,真的需要一点智慧。

得奖固然可喜,而享受比赛过程的快乐,更不可或缺。比赛是这样,学习、生活也是如此。如果你太看重第一,太过于功利化,凡事都要名列前茅,什么都要金奖、银奖,那么,在人生路上,你将始终背着沉重的十字架,不仅步履维艰而且可能苦不堪言。

所以,快乐的人生,一定是悦纳自我、挥洒自如的人生。就像意大利人那样,大家尽心尽力没有差错,人人表现出色,人生便可无悔矣,于是,便能够开怀大笑,便有理由狂欢、祝贺。所以,真正的快乐必然在功利之外;太多的欲望,有时可能就是精神的枷锁。

看我们的教育,似乎也走向了极端。举国上下,成才教育大行其道;大江南北,成功学长盛不衰。学生、家长甚至学校,把成功定义为考高分上名校获大奖。而“成人”的教育却被淡化了,快乐的教育被忽视了。

整个社会几乎都把目光盯在高考上,都把心思用在六月的冲刺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像好莱坞大片一样,每年都隆重上演。金榜题名,则皆大欢喜;万一名落孙山,就可能成了难与人言的灾难。状元,自古以来就令人艳羡,无论在哪里都受到追捧。而很少有人心怀悲悯地问一声:你们的人生快乐吗?

获得快乐,其实需要一点智慧:减少一点欲望,减少一点苛求,不走极端,不求完美,尽力就好。因为人的能力有大小,人的水平有高低,不必拿第一来压自己,不用拿别人来逼自己,不要用名次来恼自己。站在人生的舞台上,无论是旦末,还是净丑,尽心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心满意足了。是鲤鱼,就在自己的清流里尽情遨游;是雄鹰,就在自己的蓝天里任性飞翔;是骏马,就在自己的草原上自由驰骋。

人生就是一场场马拉松比赛,你争得了第一,你享受了鲜花与喝彩,但也无需趾高气扬春风得意;他落在人后,他折戟沉沙,也不必因此就一蹶不振痛不欲生。享受了奔跑的过程,锻炼了坚强的意志,认识了参与的价值,这就是莫大的收获。生命的快乐与魅力,不就是一次次勇敢的参与,一次次无悔的进取吗?做事尽心,则人生无悔;工作尽力,则事业无憾。

就像刘翔那样,获得冠军则享受鲜花和掌声;比赛失利也无怨无悔,不言放弃,一直坚持走好自己的路。既能安享成功的喜悦,又能承受失利的考验,这是做人的风度。

若是得亦忧,失亦忧,老是给自己一个难以企及的标准,老是把自己放在与人竞争的关系上,患得患失,忧心忡忡,痛哭流涕,那么,人生何时而乐?

得之,不狂,失之,不悲;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在竞争中共生,在共生中获得快乐。

可见,获得快乐,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学问,其实它是一种很简单的智慧:不求完美,不苛责自己,不管结果如何,“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

猜你喜欢

  • 远离诱惑

    一次,杨澜采访崔永元的时候问:“你曾经遇到的最大诱惑是什么?”崔永元直接了当的回答:“钱,走穴。有人让我剪彩,最高价开到了一剪子50万。”杨澜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去呢?”崔永元回答:“我觉得我抵御不住。我是没法控制自己的一个人,所以我想,一

  • 墙挡不住爱

    看台湾作家蒋勋的访谈录,他讲了有关作家丁玲的两则小故事,让人感动、唏嘘不已。在特殊的年代里,丁玲被错误地关在牢房里,她的爱人陈明也关在隔壁。他们用敲击墙壁的办法告诉对方自己的存在,鼓励对方勇敢地活下去。刚开始,他们是你敲击一下,我再敲击一下

  • 郭晶晶:就这样征服“高帅富”男友

    2012年11月8日,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的长孙霍启刚,与“跳水皇后”郭晶晶,在香港沙宣道霍家大宅举行婚礼仪式。一段相恋八年备受关注的豪门恋情终成正果。“最美港姐”、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的前妻朱玲玲,此前在出席某活动时曾公开盛赞郭晶晶这

  • 时尚女魔头苏芒:华服背后是一颗美好的心

    “你要是只戴一个戒指、一条项链,那是远远不够的”“度假时,最少要带三套泳衣”“对时尚的景仰是生活本身的需求”“时装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却能反映你的性格,你的喜好,你的风度,你的追求,它是一种可以看见的语言”……当你看到一位戴着三个戒指、五个手

  • 李开复:我的成功来自母亲

    顽皮母亲 “生出来的宝宝身体可能会很弱,不要冒险,还是拿掉吧。”“科学界研究过,高龄孕育的宝宝,低能的几率要大一些。”一屋的亲朋七嘴八舌,极力阻止我来到这世上。 但不管他们怎么举例子、讲科学,母亲都铁了心——“我的孩子个个都健康、聪明!”

  • 用光影记录生态的苦行曾

    1985年,乔乔出生于河南南召,他是乔家大院的后人,但他并不愿意提及。父母都是中医,想让他继承衣钵,他不愿意,他考上了电影学院。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期间,他与顾长卫导演相识,毕业后担任蒋雯丽导演的首部电影《我们天上见》的纪录片摄影。但他并没有

  • 袁世凯葬母

    1902年6月,政府实授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面还有成堆的中央级职衔。9月,太后赏袁的生母刘氏一品封典,并赏银3000两,给假40天,令其回籍葬母。 这个时候的袁世凯风光至极,但遇上他那个嫡母二哥就灰头土脸了。一句话:在外你是国家大

  • 宁财神:妻子愿意随时离婚

    宁财神是一个情商高得惊人的男人,总是宣称自己只要爱情不要婚姻。可是,就在春风得意时,他中了一个女人的伏击,摇身一变成了人家的老公。这个女人就是程娇娥。当年,程娇娥给宁财神挖了个婚姻陷阱,诱饵是一句话:“我要和你结婚,但我随时愿意离婚……”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