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爱在不言中

爱在不言中

收录日期:2025-08-08 06:01:31  热度:9℃

快8岁的时候,我仍然不会说话。当其他小朋友四处玩耍的时候,我只是站在一边傻笑。其实我对此早已习惯,在我的父亲——一个又瘦又黑的哑巴老头的咿咿呀呀的哑语中,我已度过了7年。

8岁那年,与我同年的小伙伴们全都上学了,只剩下我,连看别人玩耍的机会也没有了。为此我郁郁寡欢,父亲见我郁闷的样子,比划着手势问我出什么事了,我打手势告诉他,我想上学。这时,我看到父亲干瘪的脸一阵抽搐。其实,我从来没想过上学,谁让我是哑巴呢。

第二天大清早,父亲突然把我带到了村小学。在学校,我和父亲一老一少两个哑巴引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他们嘲笑说哑巴崽子也读书了。我惊吓得像一只小猫一样躲在父亲背后。父亲无助地用慌乱的手势、咿呀的语言哀求着他们求大家别笑,但大家看不懂,笑得更加欢了。这时,校长闻声赶来了。

父亲挥舞着松树皮般的双手,伴着一连串咿呀咿呀的只有我听得懂的语言,诉说着我想上学,把校长弄得莫名其妙。父亲无可奈何,便用手在地上描出几个字:我在(崽)要读书。校长明白了,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你儿子是哑巴,怎么上学?”父亲急了,扑通一声跪下了,双手抱着校长的腿,两行浑浊的泪从干涸的眼里涌出。校长不忍,终于点了点头。父亲立即破涕为笑,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

三个星期后,当校长在讲台上念到“爸爸”的拼音,我突然产生了强烈的说话欲望,喉咙里似乎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想说却又说不出来。当我吞着口水,瞪大眼睛,万般艰难地从嘴里吐出“baba”两个音节时,站在我身边的校长突然睁大了眼:“再说一遍!”于是我再次艰难地说了一遍。校长拍了拍我的头,说:“你现在就回家,把这两个字念给你爸听!”

我听话地放下书本,找到正在田间收割稻谷的父亲,远远喊了一声:ba—ba—,父亲闻声立起腰,惘然地看了一眼四周,迷惑地看着我,我憋红了脸,鼓足劲再次将这几个字母喊出。这时父亲如从梦中醒来,猛地扔下怀中的稻谷,发疯般向我冲来,将我抱起,大哭不已……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说话,其实我是正常的,只是因为父亲不能说话不能教我,而形成的假哑巴。与众不同的是,小孩出生后会叫的第一个词是“妈妈”,而我却是叫“爸爸”。父亲用他那没有语言的独特方式,表述着他的爱,那情形,一生令我感动不已。

猜你喜欢

  • 及时雨胡适

    话说胡适当北大校长的时候,有个学生因生活所迫要辍学。胡适得知后,表示一定会资助他,要他继续学业。开学前,胡适将此事交代给夫人江冬秀,自己出差去了,回来却发现夫人根本没给学生交学费,夫人说照胡适这个资助法,他早晚有一天得靠别人资助。胡适大怒,

  • 鲁迅与车夫的几件小事

    20世纪上叶的旧中国,人力车夫作为下层社会的一部分饱受歧视和压迫,甚至有大学教授说:“如果诗歌描写车夫,就是下流诗歌。”但鲁迅就在这个时候写下了震撼心灵的《一件小事》。发表于1919年底的这篇小说,让人们感受到了高尚人格的力量:我这时突然感

  • 一本书的命运

    1988年初,一家著名文学杂志在当年的第一期以专栏的形式推出了一位上海学者的三篇散文。文章在杂志上发表后,立即获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北京、天津等地几家知名出版社都来信和作者商讨出版事宜。就在作者考虑该把自己的稿子交给哪家出版社的时候,一天,

  • 郑板桥智断遗产案

    1746年,郑板桥上任山东潍县知县。这天,他正端坐公堂批阅公文,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吩咐衙役将击鼓之人带上堂来。击鼓之人是一个哑巴,跪在地上呈上状子。郑板桥细看之下,明白了案情。哑巴原来会说话,5岁时生了一场病才失声不能说活,但耳朵却好使。

  • 郑板桥教我们去薄存厚

    郑板桥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被人们熟知,是因为他的书画,其实他为人处世的人格魅力也值得我们敬佩的。他曾经托人在家乡花十二两银子买下一块地,打算将来做墓地用。有一年清明节回家祭祖,他到那块墓地看了看,发现墓地中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坟墓。他有些生

  • 郑板桥因吃上当

    郑板桥辞官后,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不得不靠卖书画为生。鉴于郑板桥的名气,社会上各类求板桥作画的人是络绎不绝。可郑板桥的画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对于那些为富不仁的富商巨贾,他就是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索我画,偏不画”。一次扬州有一个盐商,为了附庸

  • 大事明白小事糊涂的郑板桥

    郑板桥的一生历经坎坷。他长期生活穷困潦倒,却能够历经三朝,享年73岁,在当时“人过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里实在算得上高寿。郑板桥名叫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诗、书、画技艺精绝,旷世独立,世称“三绝”,尤其

  • 鲍博楚:见证成长是一种享受的过程

    因为工作的调动来到三亚,鲍博楚目前在三亚生活已经两年多了。他说,刚来的时候觉得很惊讶,怎么有这么多的绿色,天空那么蓝,空气那么好,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在大学时,鲍博楚是学酒店专业的,而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他当时是以厨师的身份加入喜达屋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