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顺着母亲吃苦

顺着母亲吃苦

收录日期:2025-08-08 01:33:26  热度:10℃

我发现老年人很难有幸福感,或者说,他们的幸福感让你不知所措。例如我的母亲,倘若带她去饭店吃龙虾、海参、鲍鱼,她会心疼得要命,说一只鲍鱼的价钱,能买一大麻袋粮食;一盘炒三丝的钱,能买一大筐菜;吃一顿饭的钱,够她半年的生活费。这种抱怨,一直能够延续很长时间,逼得你后来自己去饭店吃一顿饭,都会觉得不对劲儿。

我的母亲过惯了苦日子,对幸福的认识,令人莫名其妙。例如母亲的外孙女旅游时,将一件价格昂贵的外套丢失,外孙女急得直哭,我母亲没有当回事儿。为外孙女不小心将10元钱的盒饭掉到地上时,母亲却犹如丢了万千珠宝似的,一面俯向地面,用手去捧抓沾满泥土的米饭,一面心痛地埋怨。当外孙女阻止我母亲捡拾地上的米饭时,她不高兴地斥责说:“这是粮食呀,怎么能糟蹋?现在的年轻人哪懂这个。”外孙女干脆就与我母亲对着干,用脚去踩踏地上的米饭,不让母亲再去捡这些脏东西。母亲大发雷霆,要扇外孙女的脸,大骂:“你这个糟蹋粮食的败家子,小心老天爷不饶你!”

因为这件事,母亲的高血压病又犯了,头痛得厉害。后来吃药、打针、输液,折腾了半个多月,方才恢复正常。

小弟说:“咱妈过去穷怕了,老是忧心忡忡,咱只要给她送好吃的、好用的,给她送钱,让她感到很富足,她的心情自然就会好起来。”

于是,我们兄妹几个决定轮流回家,看望母亲,给母亲送这个送那个,当然,最主要是送钱。

谁知,新的麻烦来了,母亲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定要弄清楚,我们买这么好的东西,到底花了多少钱。

大家一齐说谎,说商店最近搞促销大减价,这才总算将母亲糊弄住一阵子。

我们给钱却不容易,因为母亲总觉得我们将钱给她,回去就会过穷日子。所以,她想方设法,借口孙辈过生日、过儿童节、开学等,用红包的形式,将钱退还给我们。有时,她趁我们不注意,将我们给她的钱,再悄悄塞回我们挂在衣架上的外衣口袋里。有时,我们在路上,倒拿着外衣,拍打上面的灰尘时,百元钞票就来个“天女散花”,令我们哭笑不得。我们觉得很无奈,这样下去,我们的做法只能让母亲更添忧虑,很难让母亲有好心情和幸福感。

突然,母亲挨个儿到我们兄妹家走动起来,表面上是出来散散心,其实是来“收”我们这些家的破旧衣服。

原来,她将这些破旧衣服拆剪开,缝制成手绢大小的“抹布”,有工厂收购人员一块布一角钱的价格来收购。我们都怕母亲累坏了,于是开始藏匿旧衣服。

大妹说:“母亲缝制抹布时,心情很愉快,还哼着小调呢。”

我去母亲家,站在门外,就能听到母亲哼着我熟悉的儿歌。她见我进门,表情相当自豪地告诉我:“这个月,我缝了300多块抹布。”

我装出惊喜的样子,心里却悲哀得想哭。母亲戴着老花镜,忙碌了1个月做成的抹布,才卖30多块钱,都不够二弟的一盒烟钱。

为了让母亲高兴,我们千方百计地为她创造条件。问题是,现在生活到这个份儿上,哪有什么破旧衣服呀。于是,我们就将刚穿过的衣服全部送给母亲。母亲看到半新的衣服,心疼得不敢拆,瞪大眼睛,批评我们浪费。

问题又来了,我们发现母亲缝的抹布越来越多,却堆在那里不卖。原来,经济不景气,工厂开始压低收购价,9分钱收一块。母亲生气了,坚决要等到“金融危机”过去,收购价格再次上涨她才卖。

就这样,母亲欢天喜地向我们诉说,她的抹布卖了好价钱。我们又一次高兴得想哭。

我是写小说的,善于观察,终于发现母亲卖空易拉罐和空饮料瓶时,比缝制抹布更有幸福感。每天,她都小心翼翼地数着空易拉罐和空瓶子的数目,并从楼上的窗户朝外望,盼着那个收废品的瘦高老头来。其实,收废品的老头有好几个,母亲说,瘦高老头大方,价钱总比别的老头高几分钱。那个瘦高老头总是星期五来,所以,每到星期五,母亲就精神抖擞,上楼下楼,腿脚也轻快。

于是,我们开始积攒空瓶子、空易拉罐。应该说,我表现得最好,有时在饭店吃饭,看到别人扔在桌子上的空饮料瓶子,我毫不犹豫地拿过来;有时开车,看到半路上有人扔下的易拉罐,我只要能停车,就一定停下来捡。

洗车店的小伙子,见我车子的后备箱里有那么多空饮料瓶子,有些吃惊地看着我,他知道我是写小说的作家,可是,作家怎么会“捡破烂”卖钱?

猜你喜欢

  • 成就卓越的最佳配置

    在美国,小小年纪的她还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三年级学生,她何以获此殊荣?据美国《新闻日报》报道,她正是在全称为科学天才搜索”高中生科研大赛中跻身于半决赛的学生之一萨曼莎·加维。 科学天才搜索”高中生科研大

  • 捅破那层无形的纸

    上世纪30年代末,华慧娜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商人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守旧的人,总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成天把华慧娜关在家里,让她跟着母亲学刺绣。 每天早上,华慧娜都能听见窗外的小男孩们去上学的声音,她觉得自己如果不读书就不会有出头之日,就像她

  • “孵化”理想

    1我和赵学强同龄,是一块光着屁股长大的伙伴。我们同住在市面粉厂家属院,九十年代初,因为管理混乱,面粉厂倒闭。我们各自的父母都是面粉厂里的双职工,单位的倒闭对我们两个家庭的影响特别大。我的父母买了台压面条机,给人加工面条,勉强维持生活。赵学强

  • 试图飞翔的鸭子

    一只鸭子在辽阔的平原上练习飞翔,它天天想像着像老鹰一样能够展翅飞翔在天空,可是它一次次地摔倒,仍旧没有飞起来。树上一只小鸟问它母亲:那不是一只鸭子吗,它为什么那么拼命地想飞呢?母亲告诉它的孩子:那就是一只鸭子,但它总认为自己是只老鹰。寓言讽

  • 在欧盟总部打工的中国女孩

    赴英留学邂逅机遇身材窈窕,长发飘飘,第一眼见到从比利时回国探亲的张莉,记者眼前一亮。张莉出生在郑州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读中学时,她的愿望是当一名外交官,所以对英语有种近乎狂热的喜爱。她每天都揣着小录音机听英文磁带,骑车听,走路听,吃饭也听;

  • “懒”中掘金:打工妹两年赢来身家百万

    慧眼独具,懒人用品”无限商机2005年4月,21岁的李莎大学快毕业时,进入长沙一家超市做客服实习工作。开始上班的那一段时间,她的主要职责是收集顾客反映的情况。渐渐地,在整理顾客和收银员反映上来的商品信息后,她做了详细的统计,发现

  • 冠军郭跃和她的“魔鬼父亲”

    2007年5月26日,在第49届世乒赛女单决赛中,19岁的小将郭跃成为了世乒赛新科冠军。假小子”郭跃因为成名太快,心态失衡的她曾一度成为问题少女”,是她的父亲郭向生用智慧和爱带她走出心灵的沼泽,书写了今天的辉煌魔鬼父

  • 赵广军:做好人的感觉真好

    强烈的对比:好人和坏人的区别1977年7月,赵广军出生在广州市西关杨巷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里。1993年,赵广军考入广州市一所中专学校,很快迷上了电子游戏。赵广军是一个憨厚老实的男孩,在他居住的那条街道,有几个爱寻衅滋事的地痞流氓,经常逮住玩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