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千千心结为你解

千千心结为你解

收录日期:2025-08-07 18:32:31  热度:8℃

魏娴和高斌烨从大学二年级就开始恋爱,毕业后又同居了四年,她曾多次向高斌烨暗示自己想结婚了,可高斌烨却一直未能给她明确的答复,他们一直在进与退中徘徊着,是结婚还是分手?这是他们一直回避的话题。用她自己的话说,他们的爱情患上了忧郁症。

魏娴知道高斌烨心中一直还保存着一份纯美的记忆,正是那份记忆使他一直在犹豫。那是他高中的一个女同学,叫雪儿,她是个像雪花一样美丽的女孩,当年他们同在一个苏南的小城里学习。虽然他们之间一直没有承诺,但他们一直用眼神交流着。填报高考志愿时,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所学校,但是事与愿违,雪儿因为三分之差而名落孙山,之后她便一直躲着他。那天高斌烨满怀愁绪地踏上远行的车站时,她突然出现了,塞给他一条亲手织成的纯白色的围巾,只说了一句:“听说北方冷,带上吧!”就含泪跑开了。这是他们的最后一面,后来他也找过她,不过听说去南方打工了,再后来便没了消息。

这些年高斌烨一直珍藏着雪儿送的围巾,没事就拿出来看看,魏娴也看到过,那是一条白色开司米织成的围巾,除了针法不匀之外没什么特别之处。想到这里,魏娴起身打开了柜子,从里面拿出七条围巾来,这是她听了高斌烨的故事后偷偷织的,每年织一条,却一直不敢送给他,怕他说自己东施效颦。

魏娴正在抚摸着这一条条爱的围巾,门口传来了高斌烨的脚步声,他回来了!魏娴连忙慌张地将她的围巾统统收了起来。

她起身去端饭菜,她每天上下班都比高斌烨早一小时,早上,她为他准备好早餐再离开,晚上,在他回来前做好可口的饭菜。吃饭时,魏娴试探着问了声:“我妈又催了,问咱俩什么时侯结婚?”高斌烨想也没想,就说道:“不是说过了吗,今年不行。”

魏娴听了心里不由一痛,像堆积的火山一样,她突然间爆发了:“我受够了你这不冷不热的样子!尤其讨厌那条围巾!你没事就把它拿出来当着我的面思念她,你当我是透明人?我没感觉吗?现在我们只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结婚,一条是分手!你好好想想该选哪一条!”

高斌烨听了她的话显然吃了一惊,确实,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我错了吗?可这些你一开始就知道,你当时不是喜欢听我说这些吗?”

“听着!高斌烨!我一开始是喜欢听,可那时我们还不是情侣!现在我是你的女朋友,你应该顾及我的感受!我给你一个月时间考虑,不行的话我们只有分手了。”

高斌烨不再说话,魏娴说得对,他心里一直放不下那份感情,这正是他们的问题所在。但他又舍不得跟魏娴分手,他并不是一个花心的男人,七年了,他早已习惯了魏娴。

魏娴走了,她的离去让高斌烨有些惆怅,考虑再三后高斌烨决定去趟老家,去见雪儿一面。

他开始跟高中同学们打听雪儿的下落,有人说雪儿嫁到东北了,有人说雪儿离婚回乡了,有人说雪儿南下经商了……

高斌烨便一会儿飞东北,一会儿回家乡,一会儿南下到深圳,就像在童年时代找一个捉迷藏的小伙伴一样,每一次的失望都会被下一个消息的喜悦所代替,他没来由地相信任何关于她的消息。

这天,有个同学告诉他说上个月刚在黄山市老街见过雪儿,她在那儿开了一个店。他赶到机场买了一张去黄山的机票,但就在登机前一刻钟,他的手机突然响了,原来是领导突然发病住院,让他赶回去撑场子。没办法,他只得调转方向,回北京去了。

半个月后,高斌烨终于飞到了黄山市。因为不是旅游旺季,老街上冷冷清清的。偶尔有几个游客在这儿路过,买东西的人也特别少。他在一家叫“雪儿针织”的店面停下了脚步,他看到店铺里挂着好多用手工织成的帽子、线衫、情侣装……还有——围巾。


猜你喜欢

  • 娘娘庙和大觉寺的传说

    北京城有个大觉寺,相传是大明朝修建的,凡去北京见过这寺的,都夸这寺威风、漂亮。咱界首城也有个大觉寺,听说比北京的还早一千多年哩。不过,知道这个大觉寺的人现在就不多了。界首城北五十里有个娘娘庙,娘娘庙南边百步之遥有个大觉寺,这俩寺庙咋离恁近?

  • 索命宝剑

    清朝道光年间,杭州举子刘发根赴京赶考,无奈名落孙山,只好收拾行李回乡。这日,刘发根住进京郊的一家驿站。想想自己十年寒窗,金榜无名,便辗转难眠。看到窗外月光皎洁,他干脆披衣起床,走出驿站,在月光下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片树林边。刘发根看

  • 新娘的嫁妆是棺材

    王大发是个小财主,谭永财是一家棺材店的老板,王家的儿子和谭家的女儿订了婚,两人变成了亲家。王家儿子和谭家女儿成亲这天,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十分热闹,新娘子的花轿在送亲的队伍后面,而跟在新娘花轿后面的赫然是一口黝黑发亮的棺材!围观的人众无不吃

  • 鱼姻缘

    宋朝年间,芒砀山脚下有一书生柏衍,喜爱丹青笔墨尤其擅画青鱼。最近,他为博取功名,不得不丢下画笔,去山中书院求学。先生黄章进士出身,对学生极为严格。柏衍学习十分刻苦,白天求学,晚上借居书院旁边的汉源寺,发愤苦读,常常到深夜。因为过分用功,柏衍

  • 而复生上花轿

    清朝咸丰年间,落魄的孙禹年公子流落到了海州城。孙公子的祖上曾做过朝廷总兵,世世代代都精通武艺。不过到了孙禹年这一辈,由于国家内忧外患,官场腐败不堪,得道当势的都为奸佞小人,孙公子空有一身武艺,却难以实现报国之志。又因他在家乡得罪了权贵,不得

  • “刘罗锅”的外号,为什么叫刘罗锅

    清朝乾隆年间,朝中有位被戏称为“刘罗锅”的大臣刘墉。堂堂的大学士怎么会让人乱呼外号呢?原来是皇上亲口封下的。刘墉身为朝中重臣,日夜忙于政务,伏案看书写字,久而久之身子难免有些佝偻驼背。有一日,刘墉上殿面君议事,刚刚在品级台上一跪,只听乾隆笑

  • 琵琶缘

    江如风是一个才子,凭他的才学,考个状元并非难事,可他偏偏不喜功名,只醉心琴棋书画,把酒赏月。这年,江如风偶然购得一幅好画。画中人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身着浅绿衣,端坐如云,手抱琵琶,正轻弹浅唱。而她的裙下则卧着一只懒洋洋的老虎,似乎听着佳人

  • 赵子龙凿井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赵子龙是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然而,民间流传的赵子龙凿井的故事,可能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在山东诸城县城南25华里处,有一座山叫常山,常山背面的石崖上有一个泉眼,至今还哗哗地淌着泉水。相传那石崖上的泉眼就是赵子龙用长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