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李煜是谁?他有什么历史评价?

李煜是谁?他有什么历史评价?

收录日期:2025-08-07 22:30:09  热度:9℃

我是如何知道李煜的呢?大概是他的那一首《虞美人》吧,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能深切地体会到他想表达的物是人非的支离破碎之情,但是也不得不感叹,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其实并不适合当一位君主。

李煜,原来是叫李从嘉,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李煜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双瞳,因貌有奇表遭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但是,命运总是不停地捉弄人,他的长兄李从冀病逝,大臣钟谟上疏奏请立李从善为太子,父皇却因此封李煜为吴王以尚书令参与政事,入住东宫。两年后,立他为太子并监国。同年六月,李璟病逝,李煜登基为帝。

他出生南唐深宫,自幼受皇宫亲眷、宫人爱宠,因而尚奢侈、好声色。李煜曾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以玳瑁为钉;又用绿宝石镶嵌窗格,以红罗朱纱糊在窗上;屋外则广植梅花,于花间设置彩画小木亭,仅容二座,李煜就和爱姬周氏赏花对饮。每逢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插花,置于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号为锦洞天。每年七夕生日时,李煜必命人用红、白色丝罗百余匹,作月宫天河之状,整夜吟唱作乐,天明才撤去。他写的一首词《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就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如此纵情声色,好似乎没有辜负后世称他为亡国之君的说法。

但是,这么说也不准确,毕竟他还是试图挣扎过,想要做一个好君王。如他继位时,由于李璟时期多次战争连绵,南唐国削势弱,国库空虚,但他爱民如子,诏令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与民生息;取消李璟时设置的诸路屯田使,将各郡屯田划归州县管辖,将屯田所获租税的十分之一作为官员俸禄,称为率分,此项政策推行后,既增加了赋税,又可使百姓安心耕作,免受官吏的挠刻。再如,他天性纯孝、好生戒杀,继位后,外奉中原,不畏卑屈;内轻徭役、以实民力,南唐因此得以偏安十五年。李煜为政重仁慈、宽刑罚,每有死刑论决,莫不垂泪。宪司章疏如有过错,李煜就寝食难安,并多次亲入大理寺,审查狱案,释放多人。中书侍郎韩熙载上奏李煜,认为狱讼自有刑狱掌管,监狱之地非皇上所宜驾临,请求罚内库钱三百万以资国用。李煜虽不听从,但也不因此发怒。

后请降入宋,类似囚禁的日子也不得不让一个曾经的君主低下头颅,悲伤失意,寄情于词,风格也一改往日的旖旎柔情,充满了亡国破家的悔恨与凄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整首词都是诉不尽的去国之愁。

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来描述李煜真是在恰当不过了。

猜你喜欢

  • 举世无双的报酬

    举世无双的报酬曾经,在一个遥远的古时代,有一位聪明绝顶的年轻人,名叫阿尼克。他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但却拥有非凡的才华和无限的梦想。阿尼克并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一天,他偶然听闻了一个传说:只要能够找到一种举世无

  • 把“名声”送给别人

    把“名声”送给别人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名声如同一块闪光的磁石,吸引着众人的注意和赞美。每个人都渴望被人认可,被人赞扬,这种追逐名声的需求似乎已经根植于我们的基因中。然而,我们是否曾想过,把“名声”送给别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名声,有时是美好

  • 无人涉足的地方

    无人涉足的地方我已经听说过很多关于世界上无人涉足的地方的传说,这些地方似乎能够引发人们浓厚的好奇心和无尽的遐想。有些地方因为极度恶劣的环境而没有人类居住,有些地方则因为神秘的传说而成为禁地,无人敢去。让我们一起带上好奇心,一起探寻这些无人涉

  • 玫瑰花信誓

    玫瑰花信誓从古至今,玫瑰花一直被誉为花中之王,它的美丽和芳香让人为之动容。然而,在爱情的世界里,玫瑰花更是代表着浪漫和承诺。每一朵玫瑰花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情感,一份誓言。故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神话中的阿芙洛狄忒和丘比特的爱情故事。相

  • 高贵的自由

    高贵的自由人们常说自由是一种珍贵的财富,一种无法言喻的快乐。在世界的角落里,有许许多多的人们都在追求着这份高贵的自由。它不仅是一个多义的词汇,更是一种多重的感受。自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追求和实现内心的愿望,不受外在的束缚。它是一种摆

  • 上帝本没有光环

    上帝本没有光环很多人对上帝都有一种特别的想象,认为祂身披光环,拥有无尽的神力,能够创造宇宙万物,掌控一切。这种观念来源于宗教教义和人们对神性的看法。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思考,或许会发现,上帝本没有光环。人们拥有自己关于上帝的偏见,很大一部分是

  • 富有更多表现在内心里

    富有更多表现在内心里富有,对于很多人来说,往往是指拥有物质财富和金钱的多少。然而,真正的富有并不仅限于外在的物质,而是表现在内心的丰盈和满足。内心的富有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它可以带给我们更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在这个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人们对于

  • 怜悯可以走多远

    怜悯可以走多远怜悯,是一种基于同情和理解的情感,它让人们能够感同身受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怜悯可以促使我们回顾过去,思考现在,也可以启迪我们的未来。但问题是,怜悯可以走多远?它有多大的力量和影响力?故事的开始,发生在一个小城市的角落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