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颗善心

一颗善心

收录日期:2025-08-07 13:57:32  热度:10℃

一位哲学家有一次曾问他的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哪一件事?”答案有许多。但最后的一位同学说:“一颗善心。”“正是。”那位哲学家说:“你这善心两字中包括尽了别人所说的一切,因为有了善心的人,对于自己,则能自安自足,能去做一切与己适宜的事;对于他人,则他是一个良好的伴侣,可亲的朋友。”一颗良好的心,一种爱人的性情,一种坦直、诚恳、忠厚、宽恕的精神,可以成为富翁的区区财产,与那种丰富的财产相比较,简直是不足挂齿;怀着那种好心情,好精神的人,虽则没有一文钱可以施舍给人,但是他能比那些慷慨解囊的巨富,行更多的善事。

假使一个人能够尽心努力去为国人服务,他的生命一定能有惊人的迅速的发达。最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莫过于从早年起,就养成善心善意,与爱人的一事了。

我们尽管大量地给予他人以我们的亲爱、同情,我们的鼓励、扶助,然而那些东西,在我们本身是不会因“给予”而有所减少的。反而,我们给人的愈多,则我们自己所得的也愈多,我们能把我们的亲爱、善意、同情、扶助给人愈多,则我们所能收回的亲爱、善意、同情、扶助也愈多。

人生一世,所能表现和得到的成绩、结果微乎其微,此中有一个原因,就在亲爱、同情的给予上我们不很慷慨。我们不太容易舍得给予他人我们的亲爱、同情和扶助,因之别人也“以我们之道,还治我们之身。”我们不是轻易能获得他人的亲爱、同情与扶助的。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的心理,以及习惯于那足以硬化人心、无情的、冷酷的商业行为之故,以至于目光狭隘,只能看到别人身上的坏处,而看不到他们的好处,,假使我们真能改变态度,不注意去指责他人的缺点,而只注意到他们的好处,则于己于人,均有益处。因为由于我们的发现,他人也能自觉到他们的好处,因之而得到兴奋与自尊,更加努力。假使人们彼此相处,都有亲爱互助的精神,这种态度,一定可以使世界的文化产生一大革命。

世界上到处为那无私的、肯定爱人助人的人建立纪念碑,这种纪念碑不一定是用大理石或铜来做成,而是建成立在他人的心灵中!在进行“善意与善事”上,人人可以得到胜利。宁可在职业上失败,在财产上失败,我们却不在这点上失败——在亲爱同情及助人的态度这一点上失败!

猜你喜欢

  • 饭局上的爱情故事

    晚上参加一场豪华盛宴,各类名流会聚,漂亮的都是女人,涂脂抹粉珠光宝气。现在还时兴社交聚会拟一个主题,这一夜的主题是“品致生活”,不知为什么不写品质生活。主办方别出心裁,没请明星演员登台,只让各路精英老板上台说脱口秀,讲述自己讲述社会。我排第

  • 天花板上的小情书

    他和她在一起,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彼此都到了适婚年龄,热心的长辈安排了相亲,家世、长相、工作都称得上门当户对,谁都会说这是一桩良缘。彼此都是有故事的人。他与前女友的爱情在大学里开始和结束;她亦与别人十指紧扣过,却从未向他提起关于前任的点滴

  • 爱,沿着淮海路下小雪

    2011.1周末的夜晚没有约会总显得特别难熬。顾亦檬坐在房间里,百无聊赖。空调坏了,空气冷得要凝固,20楼的风大得骇人,窗格子“哗啦啦”地响。刚回国4个月的她,一边上网一边在心里抱怨,这过的都叫什么日子。突然电话响了,那头的徐长哲问她:“周

  • 路口,向前走

    1.我知道这次会见到他,也不止一遍地想过相见的情景,却怎么也没想到现实比小说更具戏剧性。2.第一次一个人走那么长的路,我却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是满心期待地踏上了去远方的路。我想我是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保护的孩子了,也不再是踩着少年的影子想

  • 咖之恋

    在忙碌的大都市里,每个人迷失和挣扎,心里的净土悄然消逝,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一直是最深刻的烙印……四周仿佛没有任何声响和回音,在长长的狭小又有些阴暗的楼道里,每个人都低着头默默的走着,独立的个体完全构不成一个个所谓的班级,他们无精打采又疲惫不

  • 浪漫的花

    小吉和伊珊是一对新婚夫妻,虽然两人背着房贷、车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依然讲究浪漫和情调。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小吉就给了伊珊一个惊喜。当晚,伊珊回到家,小吉已经烧好了一桌美味佳肴。用完晚餐,小吉又神神秘秘地说:“老婆,以前每个情人节我都会送

  • 完美的爱等

    完美的爱每年结婚纪念日,老胡都要给妻子写一封情书,前些日子他们刚过完金婚,已有五十封情书了。一天,老胡又拿出那沓情书重温,看着看着,他突然发现有一封信,笔迹不像自己的,仔细辨认一会儿,原来是妻子模仿自己的口吻写的。老胡就问妻子怎么回事,妻子

  • 采冰的女人

    这天清晨的采冰场,风冷得像刀子,工头牛大壮仰脖灌下两口酒,正要喊开工,就听不远处传來一个女人的声音:“喂,谁是牛大壮?”采冰人全是清一色的大老爷们儿,突然冒出个陌生女人,大家顿时兴奋起來。一个外号叫“馋虫”的家伙两眼放光,嬉皮笑脸地耍起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