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凡事都是从小到大的

凡事都是从小到大的

收录日期:2025-08-08 13:55:03  热度:7℃

故事得从5年前说起,那年,市委部署了干部下乡,要求市直机关,一个单位帮扶一个贫困村,至少派出两名干部,其中还要求有一名处级干部,时间是一年。

下乡艰苦,不如坐在机关里舒服,没人愿去,每次派人都挺费劲,所以,每次老徐都自告奋勇,仨,是一个,俩,也是一个,一个还是一个,所以,大家都叫他“下乡专业户”老徐听了只是一笑。老徐下过多少次乡了,连他自己也说不全,仅在这个单位的10年里,就有4次了,四次就是四年。如果照条件,这次的下乡任务,无论如何也派不到他头上。

可是老徐知道,这次肯定更没人愿去,因为市委还要求必须吃住在村里,又多了不便。老徐想了想,又找到一把,说下乡他算一个。一把听了愣愣地看着他,半晌才说:“开什么玩笑”“不是玩笑”老徐认真地说。“还不是玩笑,多大岁数了。”一把的意思虽然没说出,你马上就该退休了这句话。可老徐听得明白,因为他已经快满59岁了,所以他又说“正因为这个,才是最后一次了。”“上次你就说最后一次,不行不行。”一把皱起眉头说。“我熟悉农村,最后一次了,就这样吧。”老徐的口气很坚决。一把看他执意要去,只好点头了。

市委要求至少派2人,可是另一个派谁,却费劲了。派谁,谁有下不去的理由,最后落到了一个新招聘来的大学生头上。大学生叫何玉通,刚上班一个多月,没有理由可讲。其实别人的那些理由,最主要的是没人愿跟老徐下乡,嫌老徐“迂腐、不与时俱进。”说白了,就是跟老徐下乡,吃苦不少,吃香不多。何玉通那里知道这些,还挺高兴。单位里没人愿对何玉通说破“玄机”,只有何玉通的科长,异样地笑着对他说:“跟徐主任下乡,好,是锻炼提高的好机会。”何玉通根本没听出科长话里之话,还觉得科长说了他心里的话,天天跟着领导能不提高吗。

一老一少两个人,就带着行李来到了一百多公里外,一个叫章屯的贫困村,住在了村委会给安排的一家民房里,正好村头靠路边的地方,有个小餐馆,价格也不贵,简单一点吃,一天20元就够了,不用自己开火,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减少了自己起火的麻烦。

其实,农村对下乡干部,并不欢迎,个中的原因,是办不了什么事,添麻烦不少,不过不能得罪,面子还是要讲的。老徐和何玉通进村的当天,村里得接风啊,要请他们吃饭,被老徐谢绝了。何玉通挺惊讶,没想到还有不吃请的干部,忽然觉得老徐是个廉洁的好领导,还改变了他当学生时对干部的一些看法。

随着他们给村里办了几件实事儿,村干部对他们的看法渐渐地转变了,越发想请老徐何玉通吃饭。现在请吃饭,不是为了面子了,是想感谢,可还是给老徐谢绝了。村干部一看,更觉得不安,就告诉那个小饭店,别再收他们的饭费,说由村里结账。老徐知道后就又说,如果这样,我们就不在那儿吃了,自己起火。村干部无奈,也只好把话收回来。还有两次,到县城给村里办事,吃的两顿饭,也是老徐自己掏的钱。何玉通这就有点不理解了,因为2名村干部也在座,2比2,按照公平说,也应该AA呀,干嘛一个人掏啊!何玉通有点搞不懂。他忽然想到,临下乡前,科长对他说的话,好像有了新的理解。

何玉通觉得,老徐很廉洁,可是也很傻,不,是很愚。给别人办了事,别人请你吃饭,这是理所当然的,干嘛不领情呢,搞得人家还挺尴尬,何玉通渐渐地对老徐也有了自己的看点。这么一来,老徐不在的时候,何玉通就经不住村干部强拉硬拽,下了两次馆子,还有几次村干部和他一起在小饭馆吃饭,饭费也是村干部埋的单。

后来,老徐发现了这一情况,照以前的做法,他会严肃地批评的。可是这次没有,他忽然想到,自己是快退休的人了,改改脾气吧。还有,跟他下乡,能坚持在村里住下来,就不错了,给年轻人留点面子吧,所以就改用聊天的方式对何玉通讲:“人这一生,做好事总是从小到大开始的,做错事也是从小大开始,所以要把开始把握好。”这话一半是批评,一半是规劝,何玉通是个很聪明的年轻人,老徐相信他听得懂。事就这么过去了。

接下来,老徐忙于给村里募集修路资金,半个多月后,修路的20万元资金拿到了。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老徐遇到了倒霉事,路上,给个骑电动车的愣头青挂了一跤,一查,髋关节骨折,住了医院,最后换了个人工关节,柱上了拐。这样,老徐的后三个月也就去不了村子了,村里只剩下何玉通一个。

20万资金,让村干部大为感动,多年想修的路,苦于没钱修不了,如今变成了现实,更想感谢工作队。老徐来不了了,是何玉通把这消息带回村里的,村干部按捺不住,又拖住何玉通去吃饭,何玉通也没有不安的感觉了,给村里办了这么大的事,村里应该表示,于是又吃了请,喝得酩酊大醉。还有,他最后三个多月,在小饭店吃饭的钱,也是村里给埋的单,何玉通也心安理得笑纳了。

一年期满,老徐的工作队被市里评为先进,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老徐出席不了,何玉通领回了锦旗,在单位的声誉人气大大提高了,两年后当上了副科长,当然这时老徐已经退休了。

又过了2年,何玉通因为贪污受贿,为走私分子开绿灯,被判处了有期徒刑5年。

老徐看过何玉通的交代材料,从材料里看到,何玉通跟许许多多的腐败分子一样,先是从吃顿饭不算什么,到收点烟酒礼品不算什么,再到收钱收贵重物品,到权钱交易,这样一个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老徐在何玉通的交代里,还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跟徐主任到章屯下乡扶贫,有时候徐主任回市里办事,就剩了我自己,村干部拉我去吃饭,我没有像徐主任那样拒绝,跟着去了。后来他们还给我结了几次饭费,我也没有拒绝。可是我心里挺紧张,害怕让徐主任知道了挨批评,因为徐主任很廉洁,从不吃请。后来,我知道他知道了,可是他没批评我,只跟我说“人这一生,凡事都是从小到大的。”我觉得这也不是批评。后来徐主任又不在村里,村干部再叫我吃饭,我也不再害怕了……。

看到这儿,老徐明白了,正是自己没有严肃地批评何玉通,滋长了他吃请,占便宜的心理。哎,怪自己,是自己的失误啊!

一个年轻人,就这么输在了事业的起跑阶段,老徐很后悔!

猜你喜欢

  • 桃子的故事

    桃子的故事在一个遥远的村庄里,有一棵巨大的桃树。这棵树在春天里盛开着美丽的花朵,夏天里结满了饱满的桃子,秋天里则沉默地凋零。村里的人们喜欢在夏季来到这棵桃树下,采摘新鲜的桃子,品尝着它们甜蜜多汁的滋味。这一天,一个年轻的男孩来到了这棵桃树下

  • 谁是孩子的真正母亲

    谁是孩子的真正母亲在这个充满温暖和爱的世界上,母爱被普遍认为是与生俱来的。然而,当涉及到亲子关系的真正本质时,似乎出现了一些复杂性。那么,谁才是孩子的真正母亲呢?是生父的妻子还是孩子的生物母亲?无论是生物母亲还是养母,母亲的角色通常承担着照

  • 燕不分飞

    燕不分飞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对燕子,它们是相互的知己。这对燕子从小一起长大,一起飞翔,一起寻找食物,一起筑巢。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的秘密,彼此间的默契程度就像两颗心紧紧相连。然而,这个村庄有一个贪婪的人。他听说燕子的巢内有宝藏,于是打算将燕

  • 聪聪和他的好朋友

    聪聪是一个活泼而聪明的小男孩,他有很多好朋友。其中一个最要好的朋友是小熊布朗。他们俩是从幼儿园时候开始认识的,一见如故,从此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聪聪和小熊布朗的故事就像一本童话书,充满快乐和奇妙的冒险。每天放学后,聪聪总是和小熊布朗一起

  • 狐狸上钩

    狐狸上钩从前,有一个聪明机智的狐狸,它精通捕猎之道,每次都能轻松地抓住一只又一只的猎物。它的名字叫做阿狸,众人都对它的智慧无不折服。然而,阿狸并不满足于只是捕猎猎物,它喜欢挑战自己的智慧。有一天,阿狸听说了一个传闻,说有一个农民村庄附近有一

  • 露水蘑菇

    露水蘑菇夏日的清晨,一缕微风拂过花丛,抚摸着鲜嫩的蘑菇,它们迎着晨光苏醒过来。这群神秘的生物,它们是森林的珍宝,也是大自然的奇迹。蘑菇,一种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真菌,透过地下丝状菌丝体来获取养分。当潮湿的空气与细小的菌丝相遇时,便会结起一滴滴

  • 小熊过桥

    小熊过桥从远处望去,这座桥像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户。它横跨在一条清澈的小溪上,青翠欲滴的树林环绕着它,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就在桥的一边,有一个小熊正站在原地迟疑着。这只小熊名叫巴比,他是个胆子很小的熊宝宝。在他心中,这座桥代表着未知和危

  • 花儿的吻

    在一个美丽的春天,花儿们绽放出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各显风姿。千姿百态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吸引着来往的人们驻足观赏。然而,人们对于花儿的吻可能并不熟悉。花儿的吻,是指花粉的传播。花朵通过吸引昆虫或其他动物来传播花粉,以实现繁殖的目的。这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