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向第一夫人约稿

向第一夫人约稿

收录日期:2025-08-08 04:55:16  热度:10℃

1943年,约翰·H·约翰森在美国芝加哥的一间民房里创办了《黑人文摘》杂志。为了快速提高《黑人文摘》杂志的知名度和扩大发行量,他决定向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埃莉诺约稿。

第一封约稿信发出去后,约翰森很快就收到了埃莉诺的回信:“很抱歉,我每天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没有空闲写稿!”直白的拒绝并没能让约翰森退缩,一个月后,他又提笔开始给第一夫人写第二封约稿信。这一次,他写得更加仔细认真。因为总觉得写得不满意,约翰森写了撕,撕后再写。看着扔了一地的纸团,约翰森的妻子劝他说:“夫人已经明确表示拒绝你了,你就不要再做无用功了好不好?”约翰森却坚持认为:“不是这样的,第一夫人只是说她没时间写,并没有说她不愿意写。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就要做百分百努力!”

第二封约稿信又寄了出去。不久,约翰森再一次收到第一夫人的回信:“我的时间很宝贵,请你不必再浪费宝贵的时间写信来了,我是不会答应你的!”然而,又一次更加直白的拒绝也没能浇灭约翰森心底的希望火苗。之后,他每隔一个月就要给第一夫人写一封约稿信。虽然每一次都收到第一夫人的拒绝回信,但约翰森坚信总有一天第一夫人会答应他的。

就这样,约翰森一直坚持继续向第一夫人约稿。一年多后,在他收到第一夫人第十五封拒绝信时,约翰森获悉第一夫人将陪同罗斯福总统来芝加哥视察工作。约翰森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于是他马上给第一夫人拍了一封电报,恳请她趁在芝加哥逗留期间给《黑人文摘》撰写一篇文章。而这一次,第一夫人终于被约翰森的执着和敬业精神感动了,她破天荒地没有再拒绝。

很快,第一夫人给《黑人文摘》杂志撰稿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美国各州,人们争先购买《黑人文摘》杂志,原先每期发行量不足一万册的《黑人文摘》杂志,一下子跃升到了十五万册。后来,在约翰森的不懈努力下,《黑人文摘》杂志也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了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的世界知名杂志。而约翰森也成为了拥有一家出版公司和三家无线电台的亿万富翁。

著名的思想家艾丽丝·亚当斯曾经说过:“世上没有所谓的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其实做任何事,只要执着追求,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 母亲的记性

    母亲的记性越来越差了,医生说这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大脑神经压迫症。我知道,这都是母亲为这个家所日夜操劳,为抚养我们姐妹长大成人而累下的病根。其实母亲的记性一直很好。母亲的命很苦,家里姊妹多,母亲是老大,从六岁开始就要照顾弟妹,背着才一岁多的

  • 坚持不是固执

    有人说,懂得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因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也有人说,虽然勤能补拙,但如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就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明明五音不全,却要坚持唱歌;明明喜欢和擅长文科,却因为大家都说理科好而坚持选择理科;明明不喜欢某

  • 百年好合

    第一次见到女人,女人还很年轻。她穿着那个时代流行的蓝格子上衣,头发梳成整齐的刘海。她走进来,取了号,坐到长椅上,静静地等候。待终于轮到她,她走进来,冲摄影师说,合个影。那是小城唯一的照像馆,那是照像馆年后第一次营业。正月初八,天寒地冻,女人

  • 牵手

    今天的情人节本没打算有什么“动作”,接到好朋友的邀请,我们老夫妻俩前往一家新开张的火锅城小聚。在饭局上,老伴当着大家的面,再次提到去年她生病在省城住院期间,我白天忙前忙后照顾她,晚上在她病床前的椅子上将就了二十多个夜晚的情形。看着她满脸幸福

  • 最后的快乐时光

    浦星公路,海边段路面靠西,树下有块石头,石面上青苔少许,石根则污泥般黑,亮晶晶。整块石像是镶在绿地上的美玉,沉稳、安静。父亲就坐在这块石头上,向西望着,西边是稻田。父亲的视线从北移到南,从南移到北,缓慢、反复,像在欣赏一滩河水,端详一地绿荫

  • 父亲,我想你了

    每当听到《父亲》这首歌,我眼前总会浮现出父亲那慈祥的脸庞,那躬身拉车的背影。我就想对着天空说:“父亲,我想你了,你在天堂可听的到?”我父亲是个农民,八岁时离开了祖母,在苦难的旧社会,历尽了人世的悲苦。他没上过学,不识字,苦难的生活造就了他坚

  • 救命的风度

    唐贞元十六年,节度使张建封病危,濠州刺史杜兼闻讯赶了过来。他倒不是因为和张建封有多深的感情,而是看中了他的职位。在唐朝末期,藩镇的节度使之职多是谁抢到手就几乎是谁的,再要一道朝廷的任命就可以了。正当他假惺惺地抹着眼泪时,有一个人一把拉住了他

  • 学会利用风暴

    你看到过在暴风雨中翱翔的鹰吗?你是否知道鹰为什么不怕暴风雨,而能翱翔于其中?鹰和其他鸟类一样,同样能感知自然界即将来临的灾难,但是,当暴风雨迫近,各种鸟儿纷纷四散躲避时,鹰没有去寻找安全的避风港,反而飞到附近的悬崖峭壁上,占据制高点,然后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