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夫妻就像一双鞋

夫妻就像一双鞋

收录日期:2025-08-13 01:20:35  热度:9℃

夫妻就像一双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鞋可由各式各样的原料做成,最简陋的是一片新鲜的芭蕉叶,最昂贵的是仙女留给灰姑娘的那一双水晶鞋。

不论什么样的鞋,最重要的是合脚,不论什么样的夫妻,最美妙的是和谐。

男才女貌的夫妻是品牌鞋,看上去高贵、漂亮,感觉上舒服、大方,但它的价格昂贵,经不得泥泞,需要精心保养、时时珍惜。

青梅竹马的夫妻是布鞋,看上去朴素无华,穿起来经济,放起来了无牵挂,感觉上轻便快捷,可一旦登堂入室,总让人感觉不大入流。

患难与共的夫妻是旅游鞋,它看上去奇特,穿上去灵巧,其最大的特点是历经风雨泥泞也不会脱帮掉底,且只要穿上就总是和脚抱得紧紧的,因此,越是在坎坎坷坷的人生路上,越是显出其耐用合脚的特征。

被金钱收买的婚姻是小尺码的紧口绣花鞋,看上去挺美,但只有脚知道:感觉并不好受。

被强力逼迫的婚姻是大铁鞋,沉重得让人寸步难行,可要想脱掉它却要伤筋动骨、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选择满意的婚姻如同选双满意的鞋子,重要的是鞋的尺码和脚的尺码相同,最好是什么样的脚穿什么样的鞋子。

舒适的鞋子养脚。但千万要记住:舒适的鞋子,不一定是最漂亮的鞋子。任何时候,我们都只能让鞋子来适应脚,而不能让脚去适应鞋子。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

上路最怕穿错鞋,婚姻最怕受折磨。如果鞋子特别挤脚,要趁着还没鞋脚两伤就赶快换上一双。

切莫贪图鞋的富贵,而委屈自已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已感受的是脚,脚比鞋重要,可是在我们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忘记这一点。

滑冰要穿冰鞋,雪地要着雪靴,旅游要有旅游鞋,大千世界,有无数种可供我们选择的鞋,脚却只有一双,所以朋友们,选鞋可要慎重。

世上同样也有很多好的鞋,但要看看适不适合你的脚,脚会长,鞋却不会变,于是鞋和脚,就成了一对永恒的矛盾,鞋与脚究竟谁的力量更大?我想是脚,只见有磨穿了的鞋,没有磨薄了的脚。

脚终有不长的时侯,那就是我们开始成熟的年龄,认真地选择一种适合自已的鞋,一只脚是男人,一只脚是女人,鞋把他们联结为相似而又绝不相同的一双。从此,世人在人生的旅途上,看到的不再是脚印,而是鞋印了。

削足适屣是一种愚人的残酷,郑人买屣是一种智者的迂腐,步履维艰时,鞋与脚要精诚团结,平步青云时切不要将鞋儿抛弃……

当然,脚比鞋重要,当鞋确实伤害了脚,我们不妨赤脚赶路。

选一双合脚的鞋,才能走更远的路。

猜你喜欢

  • 先救老妈

    一多年前的9月,钟欣在一次北疆旅行中认识了卢城。回城后没多久,两人就确定了恋爱关系。他们都爱旅行,经常手牵手参加各种徒步或自驾游活动。卢城是一个安全通,旅行途中五花八门的安全问题他都能考虑到并且早有防备,跟他在一起,钟欣觉得自己刀山能上火海

  • 黏人的幸福

    上了出租车,我跟师傅交代:“前面红绿灯往右拐。”说了三遍,师傅也没应声。“师傅,你睡着了?”“死了。”妈呀,一具尸体拉着我满街跑。师傅解释说:“在昆仑饭店已经堵了一上午,这车就没动过,我都快睡着了,大街上跑的全是送礼的车。”“快过年了嘛,可

  • 异想天开的后果:草地上的小鸟

    森林里有一只小鸟,它停在了一片生机盎然的草地上,“快看我呀!”它高兴地大声喊叫着,“瞧我多么厉害!如今,我再也不用在天空翱翔。这一片草地,就是我的城堡。”它扯下一片叶子编织成“王冠”,它跳到一座小小的山丘,“人们不得不承认,我坐在宝座上。”

  • 你就毁在“等有时间在做”

    生活中,我常被人问到一个问题:你那么忙,哪有时间陪伴家人、过有趣的生活?我的答案是忙中偷闲,并且想辦法让空闲的时间像烟花一样,照亮平淡乏味的生活。任何一件事,你想做,就可以立刻开始。忙中偷闲去做喜欢的事,不仅逼你学会管理时间,它带来的成就感

  • 潜伏的父爱

    今年适逢父亲六十六岁大寿,按照乡下老家的习俗,本该大摆筵席以示庆贺,但父亲执意不愿铺张浪费。为了给从未出过远门的父亲一个惊喜,我偷偷预订了去海南的机票,打算带他开启人生的第一次“奢华”旅行。当我将机票连同行程表摆到父亲跟前时,他连蹦带跳地让

  • 吃虫要赶早

    早起的表儿有虫吃。虫子不多,不是每只鸟儿都能吃到。要想吃到虫子,一定要习惯赶早。一个少年的父亲得了重病。这个少年一边上书塾读书,一边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每天都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他先把家里的东西盒到当铺换了钱,然后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

  • 梦想的道路荆棘满布

    传说,遥远的东方有一座山,山里藏着金子。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会和太阳一起射出熠熠光芒。它的光亮吸引了众多有梦想和追求的人,尤其是做着发财梦的有志者。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一心想到东方的那座山里去取回金子。虽然书生平凡而贫困,但他不甘心这么过一

  • 爱情没有公式

    一十二岁那年,我认识了于阳。他是我爸爸战友的儿子,受他父亲所托,过来送东西。那是一箱子蓼花糖,甜甜的,脆脆的,连同帅帅的于哥哥一起粘连在我的记忆里,扯动我心里隐藏的弦。后来,我渐渐长大,知道了“爱情”这么一回事,我知道,那时候我已经喜欢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