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去滑雪

去滑雪

收录日期:2025-08-08 00:05:22  热度:9℃

大雪下了整整一个晚上。清晨,塔拉和爸爸走路去幼儿园。去!“看那棵大树!树枝全变白了!”塔拉兴奋地喊,“今天我们要是能去恐龙坡就好了,我真想去滑雪橇呀!”

到了幼儿园,塔拉推开教室门,看见小朋友们兴奋得炸开了锅。艾伯特眉飞色舞地说:“我们今天要到恐龙坡去!”“万岁!”塔拉开心地喊。“请小朋友们到教室门口排好队!”迪老师对孩子们说。“今天我是领队!”丹妮尔看了看值日表,得意地说。“我是队尾!”乔舒亚紧跟着说。迪老师点点头,说:“恐龙坡上的贮物棚里有雪橇,可是很久没有用过了,但愿它们还能用。”

大家都准备好了,迪老师领着小朋友们踏上通往恐龙坡的小路。大家一路走着,塔拉用《铃儿响叮当》的曲调唱起歌来:下雪啦,下雪啦,雪花漫天飘!我们全都爱下雪,雪景真美妙!嘿!

到了恐龙坡脚下,孩子们抬头向坡上望去。丹妮尔说:“ 恐龙坡真高呀!” “ 瞧我的! 我能一口气跑到坡顶。”布兰登边说边朝坡上冲去。大家也跟在布兰登后面开始爬坡。

终于,所有的小朋友都爬上了坡顶。大家一齐向坡下眺望,塔拉开心地说:“ 风景真美啊!” “ 贮物棚在这边,”迪老师说,“我去把雪橇取出来。你们乖乖地待在这里,等我回来,听话哦。”

迪老师刚走进贮物棚,布兰登就用攥好的雪球朝小伙伴们扔去。“喂!”乔舒亚生气地说,“别朝我扔雪球!”“快住手!布兰登!”特蕾西也生气地说。“你们都怎么了?”布兰登说,“你们不喜欢打雪仗吗?多好玩呀!”布兰登刚说完,所有的小伙伴忽然一齐朝他扔起了雪球。“住手!住手!”布兰登连忙大喊,“我说着玩呢!”这时,迪老师从贮物棚里走出来,对大家说:“真可惜!只有一个雪橇还能用。”

塔拉说:“咱们一起从恐龙坡上滑下去好不好?瞧,这个雪橇多大!”迪老师说:“塔拉,这是个好主意!”眨眼的工夫,所有的小朋友都跳上了雪橇。迪老师推了一下雪橇,雪橇就朝恐龙坡下滑去,滑呀,滑呀,越滑越快!“啊——” 孩子们尖叫着,一个个搂得紧紧的。

到了坡下,雪橇慢慢停住了。“太棒了!”丹妮尔大声说。“真好玩儿!”艾伯特也开心地说。很快,孩子们又爬上恐龙坡,一齐从坡上滑下来..他们滑了一次,一次,又一次!..一直滑了很多次!

孩子们个个开心极了,也该回幼儿园了。回去的路上,塔拉又用《铃儿响叮当》的曲调唱起来:叮叮当,叮叮当,滑雪真正好!小朋友们一起玩, 大家齐欢笑!嘿!

猜你喜欢

  • 山村故事

    陈实生来命好,大哥大学毕业后在高校任教。二哥当了大队书记。七四年高中刚毕业,那时没高考,他被推荐上医专,但竞争对手后台更硬,拿了毕业证回乡当赤脚医生。这在当时的乡村也是令人羡慕的美差。坐在大队合作医疗站里,挣满工分,还有津贴。加之陈实人才好

  • 白房子、绿房子和红房子

    一那天,水花跟着大牛出山进城。汽车,马路,楼房,都是新奇和害怕。水花是头巾包着大半个脸,牵着大牛的衣角,边走边贼似地东瞅西瞅。“大牛哥,你害怕不?”“怕啥!不怕!”大牛把缩着的脖子伸长了点,大声说,像是和全城的人儿吵架。大牛也害怕,但他不能

  • 捡破烂的老阿婆

    老阿婆其实并不老,五十刚出头就满头白发,额头的皱纹像农田里的山芋行一样,一行行,一垅垅,老老小小都称她老阿婆。老阿婆早年在一家纺织厂做挡车工,后来企业倒闭,她回到乡下老家。不久,丈夫暴病身亡,她一个人料理着两亩庄稼地,还起早带晚地捡破烂,供

  • 同学的问候

    我是一家风景旅游区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收检门票。一天,高中的班主任打来电话,请我去母校参加师生联谊会。在联谊会上,遇见多年没见的同桌罗志远,为了不寒酸掉价,我跟他吹牛,说自己是景区管理处的处长。虽然我俩互留了电话号码,可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联系

  • 一美元的约定

    吉姆在一个风景区工作,每天去上班时,邻居老杰克都会递来一张5美元的钞票,请他从景区的咖啡店买一包4美元的咖啡,这个习惯已保持了好几年。当然,作为回报,老杰克总是将吉姆家的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时间久了,卖咖啡的女主人对吉姆就熟悉了,总会准备好

  • 夺命钱

    张家的小店仍静静地矗立在村口。小店里货物很全,除了日用杂货,食品,还有一些常用药品。店的主人叫张国英。她男人在新南镇做工,十天半个月的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带回一些货物。张国英性格外向,对来买货的人热情大方。可是,自从村里出了那件事之后,她没

  • 老公,那个小孩真像你

    1早晨,方莉华送老公陈言上班后,径直去小区外的美发店做头发。美发师说:“方姐,昨天我们店来了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剪头发,那小模样长得和你家陈哥太像了!”另一个美发师接着说:“可不,要不是知道你们家的孩子是女孩儿,我们都得把他当成你儿子!”说者无

  • 古怪的小女孩

    公司承建高速公路大桥工程,蒋琦在山窝里安了家。工地很偏僻,两山夹一沟,让人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不过,在外漂泊摔打了十几年,对这种生活环境蒋琦早就习惯了。离工棚四五里外的山坡边,有个叫不出名字的小村子。那天下午,蒋琦有事去那村子里走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