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微博与微信

微博与微信

收录日期:2025-08-08 02:14:53  热度:8℃

微博有它的好处,它让信息不再容易被封锁,让言论更加自由,在一些非常时刻总是只剩它能用。但同时,它让我们置身虚妄,如果哪天说句什么话或者摘录了个段子被转发了几万次,你会觉得满大街都在传诵你的名句。赶上个什么事件,人们总是情不自禁投身其中,而且会以为沙漠里的仙人掌都在讨论这事。

如果沉迷其中,除了一点点启发和在其他地方也能看到的资讯,你收获的全是情绪;如果你想保持客观冷静,又会在甄别各种消息里花费太多时间。你刷了半天,觉得知道了不少大道小道的消息,结果第二天全忘了,反倒是和朋友的一次长谈、和家人的一次聚餐、和女儿的一次外出,更能触动你。微博的生态和中国社会其实差不多,千分之一的人本来就有点身份和话语权,千分之四的人在用心经营自己,剩下的千分之九百九十都是草民,风吹草动一地沙子,乐观的草会以为自己是风,悲观的草会觉得自己是沙。至于那还有千分之五去哪儿了……他们正在冒充那千分之一。

现在打开微信的概率的确比微博高。朋友圈里也越来越热闹,反正我身边不少属于那千分之九百九十的人都在朋友圈里找到了些存在感。好歹能被该看见的人看见,不至于像在微博上那样一直零转发零评论被忽略被遗漏。在微博上,你要是一介草民,也无心让自己更有名,你说对一万句话往往是没人看见你的,但你要不小心说错一句,很可能被拎出来游街。届时你晒的生活反而变成你的各种困扰。至少在朋友圈里你是随心所欲的。在微博上,你常常要出演一个更好的,更符合他人需要的自己。但随着王朔、白岩松、马云、杜月笙,甚至本人的各类句子在朋友圈里出现得越来越多,我也觉得有些厌烦。有时候看见一个挺了解自己的朋友突然对着一句挂着我的名字但明显不会是我说的话动情地点了一个“赞”的时候,还挺百感交集的。常能发现一个人以两种面貌出现在微博和微信中,比如今天还看见他在朋友圈“赞”晚上吃的狗肉火锅,明天就看见他在微博上对吃狗肉的口诛笔伐。虽然我的微博也有“千万”粉丝,但一笑而过就行了。我怀疑他们中的活跃用户还没我小区的人多。如果微博能经久不衰,我很期待第一个粉丝数目超过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并直奔地球总人口数而去的巨V的出现。

猜你喜欢

  • 蹊跷的挂号费

    翁玲今年刚通过公务员考试,被安排在县医保局服务大厅,负责城镇居民的医保报销工作。这天快下班时,一位头发苍白的老人走进大厅,来到翁玲的办公窗口前,递上一个牛皮袋。翁玲打开第一眼就瞧见一份《城市五保户供养证》,翻开一看,老人叫林涛。接着,翁玲便

  • 寻找窨井盖

    潘大爷是一名环卫工人。这天一大早,他正在自己负责的路段清扫卫生,忽然发现路边的一个窨井盖不翼而飞,下水道张着黑乎乎的大嘴,像随时要吃人一样。潘大爷赶紧找了几块石头把井口围起来,又插了根树枝,在上面挂个红色塑料袋,提醒来往行人注意安全。干完活

  • 三块美玉

    周老是个藏玉大师,他常说,自己一生识玉无数,幸得三块至宝美玉,此生无憾。大家口耳相传,周老因此得了个雅号—“三玉叟”。前不久,周老突发急病,住进了医院。儿子小周和未婚妻吴晓在床前伺候,尽心尽力。这天,突然“砰”的一声,病房的门被撞开,愣头愣

  • 金陵十二钗

    这一年,韩璐考上了南京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她曾经有过犹豫,因为每年六千元的学费,对家在农村的她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但最终,她还是决定贷款供自己再读三年。班里总共十二个人,清一色全是女孩。每天读完书,一群女孩子最开心的,就是

  • 送你一枝百合花

    张大山是个留洋归来的企业家,四十出头,依然单身。临近清明节的一天,张大山开车去西山陵园,给一个老朋友扫墓,这老朋友不是别人,正是他当年的初恋女友惠芬。上大学那会儿,张大山和惠芬爱得昏天黑地,可张大山一心想出国镀金。大学一毕业,他就主动提出分

  • 咎由自取

    1山林奇遇裴全是林场的工人,开春的一天,林场派他到山里巡查去年栽种的人参苗。他开着皮卡车进了山,到了山脚下就没有路了,他把车停在山路上徒步上山,刚刚爬到半山腰,忽然听到前边树丛里“哗哗”响,没等他摘下猎枪,又是“哗啦”一声,树丛两边分开,从

  • 狼怨

    家里的粮食吃紧,大雪又封了山。眼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消瘦下去,虎子翻出那支锈迹斑斑的猎枪,挎上一把皎月似的弯刀,用最皮实的羊绒袄把自己裹起来,向西边那片密林进发。山林里异常静谧,往日叽喳个不停的鸟雀也冻僵了舌头,缩在枝头打颤。一只机灵的雪兔进入

  • 动物座谈会

    按照动物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家畜界通过认真开展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深入查摆突出问题,认真剖析问题根源,开展谈心交心,决定开展一次高质量的民主座谈会。这次会议紧紧围绕长期困扰家畜们上厕难的问题,会议由家畜界家畜长老马主持。“委员会准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