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绊倒千里马的一颗小石子

绊倒千里马的一颗小石子

收录日期:2025-08-07 15:49:55  热度:8℃

晚清名臣曾国藩颇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左宗堂、李鸿章等名臣。他有着精明独到的判断力,常常能慧眼识英雄,为朝廷发掘了不少的人才。

某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请曾国藩任命差遣,当时曾国藩刚吃饱饭正在散步。他有饭后缓行三千步的习惯,所以那三人就在一旁恭候。

散步之后,李鸿章请他接见那三人,曾国藩却说不必了。李鸿章很惊讶,曾国藩说道:“在散步时,那三个人我都看过了,第一个低头不敢仰视,是一个忠厚的人,可以给他保守的工作;第二个喜欢作假,在人面前很恭敬,等我一转身,便左顾右盼,将来必定阳奉阴违,不能任用;第三个人双目注视,始终挺立不动,他的功名,将不在你我之下,可委以重任。”

后来三人的发展,果然不出曾氏所料,而第三人就是开发台湾有功的刘铭传。

缓行三千步,不过一小时的光景。就这一小时的光景,决定了三个人的命运。有人也许要说,这曾国藩,也太绝对了吧。其实,一个人的品性,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他细微的形态动作中看出来的。曾国藩的高明就在于,他在缓步的过程中不动声色地仔细观察了三个人。这是一场未曾事先通知的考试。因此,三个人的表现也都发乎本性。第一个人低头不敢看曾国藩,显示了此人的胆小、老实与忠厚;第二个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显示出此人的趋奉与虚伪;第三个人“双目注视,始终挺立不动”,一个缺乏毅力和自信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一叶知秋,三个人短时间内的表情形态,的确传达出了他们不同的品性。

又想起一个现代的用人故事。北京某高校一位教授带着一批应届毕业生到国务院某部去见识。教授的同学该部部长亲自接待。在部长给这些大学生递茶时,只有一个学生站起身来,双手接过茶杯,说了一声“谢谢”,其他的学生都心安理得地坐着,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事后,部长打电话给教授,让那位站起身来接茶的毕业生到部里来报到。直到这时,部长才告诉教授,这次接受见习,部里还有一个打算,就是在这批毕业生中选拔一个人。

一个人的素养和品性,总是映现在他细微的动作里。善于识人者,往往察人以微。曾国藩三千步里的用人之道,该给今日的千里马以什么样的启迪?

猜你喜欢

  • 友谊,拿女人说事

    女人间的友谊犹如溪水,温暖、甘甜;同样,女人间的友谊也如溪水一样,只要稍稍断流,就难以再找到源头”女人的友谊羽和菲空荡荡的房间里,忧伤的曲调如水、如空气般的荡漾开来,是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这是羽和菲都很喜欢的曲子,

  • 上帝保佑我的母亲

    母亲回来时,人又苍老了一圈,脖子上的皮肤,已经开始下垂。这是晚上我和母亲同睡一床时,不经意间发现的,眼角不觉一阵酸涩,但任我如何想去用手抚平,去挽留,母亲毕竟朝华已逝,再也无法重回那张曾经青春的脸。 开刀以后,母亲并没有真正安

  • 母为母亲暖脚

    母亲生日那天,我带女儿回老家住了一晚。女儿是我母亲带大的,她还恋着奶奶,晚上就跟奶奶睡。夜里,我听到女儿和母亲在房里不断地说话。她们一个9岁,一个70岁,相差60多岁,怎么会有那么多话说呢?我一时兴起,就不声不响地站在门外,偷听她

  • 母亲与小鱼

    还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我的时候。大概已有些哥哥的影子了。那些修长的手指,那个略驼的背,还有目空一切的默想的一双眼,后来都是哥哥的了。哥哥的一切都来自这个人。那时只有十八岁的我的母亲总是悄悄注视这个人。据说这个人的爱情”。他说,

  • 母爱的智慧

    那日和母亲去逛街,看中了一件羊绒衫,1600元。掏钱想买,却被母亲拦住。她说,我不反对你爱美,可这么贵的衣服,简直是在祸害”钱啊,都是一样保暖,也差不多一样美观,我不觉得这和100多元钱的羊毛衫有什么区别。 其实,我看中的

  • 古槐下的母亲

    夜里又梦见母亲了,她站在家门口外的老槐树下,神采奕奕,笑盈盈地望着我。可等我疾步上前喊妈妈时,她却蓦地消失了醒来时,已泪流满面。我从小在北京城一条老巷内的四合院里长大。院门口临街一字排开有七八棵老槐树。在我儿时的印象中,母亲总是笑呵呵的

  • 母爱的阳光

    那年的秋天,我患上了一种极厉害又奇怪的病——不能见阳光,用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依然不能摆脱病魔的折磨。母亲辞去了学校里的工作,找到在南方开公司的老同学月红老板,决定到她那里打工,于是我跟随母亲一起举家搬迁到了

  • 母女连心

    几乎每一天下班的路上,我的心便似飞起来一般,满脑子里都是女儿张开小手向我扑来的样子。而几乎每一次还差几个台阶到六楼的家中,我都忍不住呼唤女儿的名字,紧闭的房门内便立即传出女儿热切的奶声奶气的呼唤声和急急的由远及近的奔跑声。打开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