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不怕老婆不幽默

不怕老婆不幽默

收录日期:2025-08-07 22:51:32  热度:8℃

一天晚上,我们6个朋友喝酒。酒兴正浓时,其中一位接到老婆的电话,他像是被念了咒语,鞋底抹油似地马上要走。大家齐刷刷地瞅着他,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神情,不知哪位痛心疾首地说:怕老婆那哥们儿义正词严地说:不怕老婆,还有王法吗?

这句话惹得大家直乐,大李叹息一声说,这话的版权属于晚清怪杰辜鸿铭先生。听他这样说,大家又乐了,难道他也怕老婆,竟然拉来一个名人壮胆?大李立刻摆出一副英勇就义的嘴脸说:我怕老婆?

自然而然,接下来大家进入怕老婆时间。原来,男人的心里都有怕老婆的故事。

一兄弟说怕老婆出学问家,举了苏格拉底的例子。又说,怕老婆好升职,至少有一条作风正派打底子啊。

正说着,又被大李打断了,原来他想起一个当官的笑话。说一个当官的惹怒了妻子,乌纱帽都被妻子用脚踩破了。第二天他向皇上奏了一本:臣妻很是哕唆,昨天与臣吵架,踩碎臣的乌纱帽。皇上朱笔批示说:皇后与朕一言不合,就将皇冠打得粉碎,爱卿那顶纱帽顶多是个布口袋!

我们笑作一团,要他再讲。这时,手机响了,大李瞅着手机愣了片刻,难为情地拿起来,我们都像看笑话似地看着他,只听他说:马上,好

我们都知道这是他老婆发出的召集令。放下电话后,他装模作样地说,他家里的下水道堵了。

我们也不揭穿他,痛快放行。

继续怕老婆话题。一哥们儿说,唐朝有个大官叫任瑰,首次为怕老婆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说,女人啊,年轻时像菩萨,怎好不怕?中年时像九子魔母,怎敢不怕?老了又像母夜叉,怎能不怕?

这次,我们没笑,似乎任瑰说得很有道理。沉默了一阵之后,那3个哥们儿瞅着我,意思是我也该说一个了。

我想起一首诗,作者忘了,诗是这样写的:云淡风轻近晚天,傍花随柳跪床前。时人不识余心苦,将谓偷闲学拜年。

他们仨中间的一位忽然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眼睛湿润,不久就有泪光,他巴心巴肝地说:我不知道这种学拜年的事儿你们干过没有,反正我干过的!他这话一出,我们面面相觑。

他说,他该回去啦,说着就走了。

6个人走了3个,剩下3个,话题继续,但是不像开始那样热烈。他们提到清朝一部小说里的几句话,说怕老婆有3种情形:其一为势怕,畏妻之贵,仰其我阅;畏妻之富,资其财贿;畏妻之悍,避其打骂。其二为理怕,敬妻之贤,景其淑范;服妻之才,钦其文采;量妻之苦,念其食贫。其三为情怕,爱妻之美,情愿奉其色相;怜妻之少,自愧屈其青春;惜妻之娇,不忍见其颦蹙。

他们要我总结,我说,一般来说,男人都有点儿怕老婆,大多数的怕都在其二其三,说到底还是怜惜与疼爱。老婆要明白这个理儿,不然,男人便怀恨在心,像德国诗人海涅,也怕老婆,但老婆只是爱慕虚荣,他临死之前写遗嘱,把全部财产都给老婆。不过,他是有条件的,须老婆嫁人之后才能拿。朋友问他这是为什么?诗人叹息一声说,总得有人觉着我死了太可惜了!老婆做到这个份儿上便是失败。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一下,一哥们儿的手机也响起来了,另外一哥们儿看着自己手机没反应,神情有些异样。

第二天中午,昨晚神情异样的哥们儿的老婆打来电话说:你们昨天是不是喝多了,我家那口子回家后冲我发火,问我为啥不管他的死活?

顷刻,这笑话就在哥们儿中间传开了

猜你喜欢

  • 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

    风马牛不相及”常用来比喻毫不相干的事情。出自于《左传.僖公四年》。春秋初期,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是声威大震,中原的诸侯没有不屈从他的。但南方楚国的国力也在不断增强,楚王不但不服齐桓公,还要与他抗衡。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

  • 自食其果的故事

    宋朝时期,有位大官名叫丘浚的人去拜访一位和尚,但和尚看见丘浚的打扮不像是做官的人,于是对他不理不睬,态度非常不礼貌。这个时候,来了位高级军官的儿子,那位和尚看他穿著打扮非常气派,便立刻满脸笑容、必恭必敬地走上前招待。丘浚看到这一切很生气,等

  • 星星之火的故事

    【成语故事】明朝时期,宰相张居正起用名将戚继光练兵对付倭寇的侵略,起用潘季驯治理黄河水灾。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叛乱,他认为是贪官与无赖所为,起义军的力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令惩治贪官悍将,迅速平息了叛乱【注音】xīng xīng zhī hu

  • 狗咬吕洞宾的故事

    【成语故事】王夫人叫贾环抄《金刚咒》,贾环便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令人点了蜡烛,拿腔做势的抄写。丫鬟彩霞叫他安分抄写,贾环则咬定彩霞与宝玉好,对他不好。彩霞则骂他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时宝玉、王熙凤进来,贾环只好

  • 铁棒磨成针的故事

    【成语故事】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注音】tiě

  • 欲速则不达的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年轻时当过赶马的车夫,从御术中的起乘转合”中悟出许多人生道理,如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在周游列国的途中给弟子们讲述这些道理,子路笑他政治上到处碰壁,他用欲速则

  • 骇人听闻的故事

    【注音】hài rén tīng wén【出处】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 精明强干的故事

    【成语故事】清朝时期,捻军起义,百姓因不堪忍受清政府的重压和盘剥,纷纷响应,清政府调集僧格林沁、袁甲三、毛昶熙等率军镇压。毛昶熙认为捻军起义是官逼民反,官员只顾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应该选拔一些精明强干、爱民如子的官员。【注音】jī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