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喊死不回答的人

喊死不回答的人

收录日期:2025-08-08 01:12:17  热度:9℃

陈先生在一个相当有权的部门上班,求他的人很多。今天老婆出差,无人管束正好疯。下班后,他先上了一家中档的酒楼吃饭。还没出来,另外已经有人在喊他唱歌了。一进歌城,又喝了十几瓶啤酒,几大杯红酒。半夜了,还不算完,又有人硬请他吃烧烤,24瓶一箱的啤酒没了。这几台下来,他醉得东西南北不分。
大醉之中,他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陈大华,今天晚上必须要请他出来喝酒,而且必须大醉。于是,他打了个的,飞车来到了陈大华的楼下。
他在下面大喊:“陈大华,陈大华,下来,我请你去喝酒。”
他在下面至少喊了二、三十声,上面没人应。
他说:“陈大华,你快点下来,我喊了车在下面等你,你再不下来,人家出租车司机生气了!”
上面没有声音。
陈先生大怒,为陈大华不给他面子,他吼道:“你再不下来,我要用石头打你窗户了。你住在二楼,我还打得上来。打烂了我可不管!”
上面还是没有人回答他。
陈先生真的生气了,在地上捡了几个石头,用力往上打。窗子真的打烂了,他听见了一阵清脆的响声。
他在下面喊:“陈大华,你还不下来?我请你喝酒,你装什么逼呵!太不给我面子了!”
这时,一个人从外面回来,问他:“陈哥,你在这里做什么?”
他说:“我喊陈大华下来喝酒,他龟儿子不回答,一点也不给我面子。”
那人说:“真的吗?”
他说:“真的。”
那人说:“陈哥,请问你不就是陈大华吗?你站在楼下,怎么把二楼上的你喊得应?”
陈先生一下想起来了:“哦对!我忘记了!”


猜你喜欢

  • 我的故事中国情结

    自从接触《故事中国》,从2007年至现在,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在这几年里,我时时刻刻,关注着《故事中国》,关注着《故事中国》的朋友们,默默的祝福《故事中国》的朋友们,万事顺心,写作愉快。《故事中国》是我接触过的第一个文学网站,那是在2007年

  • 长兴游之舅舅

    妻子余洲口口声声将老陈夫妇“舅舅、舅妈”地叫着,我也只能妇唱夫随。在赶往新槐街面吃饭的途中,我向同车紧挨着我坐着的舅舅套近乎:“舅舅啊,在来的时候,余洲还下车到前边四叉路口的一家电子厂问路呢。”随着我手势指向,舅舅说:“我就在那家电子厂上班

  • 老藏炒股

    老藏2007年退休,退休后在炒股朋友的强烈建议下,入了股市,也成了股民,到现在已有5年股龄,也算个老股民了。当时老藏入市时,A股5600多点,入了股市就赚钱,到6100多点时,还真赚了大几千。老藏乐了,在老伴面前说话硬了,因为老伴极力反对炒

  • 城里的邻居很朦胧

    9号院住了十几户人家,大家颇此都认识,然而一天,院子里来了个陌生的老头。这老头姓郑名德贵,据说是乡镇工商所的一位退休干部,他儿子就住在这院子里。最近,小俩口旅行结婚,家中无人照看,将他从乡下请了来。刚进城,郑老头觉得什么都挺新鲜的,比方说楼

  • 君子报仇一个电话

    没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大多数朋友都是自己班上的同学,有人说小学时同学的关系最美好的,初中的同学的关系是最真诚的,高中同学的关系是一辈子的。杨昌济和陈杰的关系一直是很不错的,但是陈杰因为做人挺不好的,所以后来他们还因为这个打过几

  • 难忘的那段记忆

    今天,我们到县文化馆去参加一个写作讲座,看到了文化馆富丽堂皇,图书室里各种各样的书籍,供读者免费阅读,这不禁想起了当年的老文化馆。1966年,也是文化大革命开始的第一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博兴一中,在初中十五级就读,那时候,人人都参加了红

  • 借钱

    钱用完了,可以再挣,但是良心失去后,就不太可能再回到从前了,因为破镜不能重圆,即使重圆了,也是破镜,怎能轻易回到从前呢,很难想象没有良心的人,还会有真正的朋友,因小失大,不值得,不要等到失去后,才知道悔过,人生没有太多的日子让你去悔过,今天

  • 相亲

    采青早早就起床了,梳洗一番,还化了个淡妆。本来就有几分姿色的她,看起来更是容光焕发。时候不早了,采青看了看表,又上下打量了自己一番,然后便踩着高跟鞋出门了。骑车好还是步行合适?采青在半旧的自行车旁傻站了半晌,最后还是把自行车从地下室里搬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