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胡同口的告示

胡同口的告示

收录日期:2025-08-08 07:05:18  热度:9℃

有条胡同又窄又长,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还有一些小商小贩,推车挑担穿进来,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

一天,来了一位老者,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他走进胡同,可过不久就返回来。嘿,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老者走出来时,面无懊丧,他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筆、纸和一个小饭盒……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的四个大字:“此路不通”,又从饭盒里捏出几颗饭粒,代做糨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便飘然而去。

接下来,过路人刚要抄近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转身就走。过些日子,这纸条给风吹雨打,残破了,胡同里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块木板,依照这四个字写在上边,牢牢钉在墙上,这样,告示就长久地保留下来。

胡同自此大变样了: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面上站一站。

简单的一举,让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享受到了静谧和安宁。

猜你喜欢

  • 知道我的人

    她被认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守护者,是奥巴马与外界联系的媒介,每当华盛顿高官在总统办公室开会时,她通常都坐在奥巴马的身后,更是仅有的几个可以称总统为巴拉克的人。令人遗憾的是,这次活动不成功,奥巴马不仅没有赢得支持,而且出了丑,回来之后,他把所

  • 看广告也能挣钱:马昭德打造“秒赚”让广告

    看广告也能赚钱?这并非天上掉馅饼的传说,而是马昭德的创业项目“秒赚广告”。他不仅让普通百姓坐在家里看广告,就能领取小到洗衣粉、食用油,大到汽车、房子的报酬,自己一年就进账20亿。他到底是怎样创造这一财富奇迹的?遇高人指点,卖茶叶的差点弄成“

  • “货霸”只因爱读书

    “你们的宋总呢?”每天上午会有人这样问宋睿的助理。问得多了,一些客户就不再这样问了,因为他们清楚宋睿每天上午是不工作的,当然不用说接待客人了,每天上午是他的读书时间。按说宋睿曾是“学霸”,已是CEO的他没必要再刻苦读书了,更不用说每天用半天

  • 把10拆成“7+3”

    上世纪70年代,有个名叫赛蒂的年轻女孩大学毕业后,进入了纽约一家电子公司做老板助理。这家电子公司刚成立不久,有许多项目都是与别的公司合作进行的。那天,老板为了一项芯片业务在会议室里接待了几个加工企业的代表,最后他看准了一家来自纽约西郊的芯片

  • 傅斯年趣闻轶事

    民国时期“名满天下,谤亦随之”的傅斯年被人称为“学霸”,其实他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留下无数趣闻轶事。作为民国时期学术界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傅斯年“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一生留下了数不清的趣闻轶事。傅斯年被称为“学霸”,实际上他很看

  • 宋美龄的中产阶级气质

    宋美龄走了,享年106岁。在二战期间的世界风云人物中,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整整比别人迟了二三十年。俗话说,盖棺定论,然而对于宋美龄来说,在她没有告别这个世界之前,历史对于她的“论”其实早就已经定了。正如她自称“蒋宋美龄”一样,她的功过事实

  • 吴冠中的“疯”

    上世纪的80年代初期,吴冠中的画作以百万港元被人购藏。恰恰在他的画作走红之际,他变成了“疯子”。那么,到底什么原因使他变“疯”了呢?有位记者听闻一代大师变成了“疯子”,非常吃惊,为了探明真相,特赶到大师的住处。只见简陋的房屋内,吴冠中坐在椅

  • 我永远都是他们的儿子

    姚明是叱咤世界体坛的国际巨星,虽然身价过亿,但他的平和、善良和低调为人津津乐道。姚明比叶莉大一岁,两人都是上海普通家庭的孩子,他们几乎同时进入上海东方篮球队。因为男女球队同在一栋大楼里训练,而且宿舍也挨得很近,姚明和叶莉渐渐熟络起来。姚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