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母亲的针线筐

母亲的针线筐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7:47  热度:9℃

母亲喜欢做针线活,已80岁高龄的她无论到哪个子女家居住,都带着针线筐。这两年她视力下降,每次做针线活时总让我们帮她把线纫得长长的,或是多纫些针以备急用。为了让她放下手中的活,我们把她的针线筐藏起来。

前些天,我去看母亲,她竟呆呆坐着。我问她哪里不舒服,她像小孩子一样给我个脊背。我转到她面前,发现她两眼满是泪水。我小心翼翼问她到底怎么了。“我麻将不会打,书不会看,你们让我干啥?”她愤愤地说,“那针线筐还是你爸去上海时给我捎回来的……”很少发脾气的母亲几乎吼出这些话。

母亲的话像利剑划过我的心,让我觉出自己的残忍。

父母一生恩爱有加,父亲知道母亲离不开针线活,出差回来时总会给母亲带回针线筐。针线筐积攒多了,竟各式各样:紫褐色藤条编织的椭圆筐、青青柳条编织的圆形筐……每个都是母亲的宝贝。她先是给我们姐妹六个做鞋,后来给孙子孙女做鞋,再后来,母亲做的鞋没人喜欢穿了,她就给父亲一个人做。

那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光。父亲退休,两人结束了聚少离多的日子。我们都已成家立业,他们已不需再为子女过多操劳。父亲总是把母亲的针线、顶针、锥子、剪刀、布料等依次归位到针线筐内的格子里,母亲用什么一目了然。急性子的母亲把针线筐里的物件弄乱了,父亲再帮她整理。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父亲看报纸杂志看累了,竟跟着母亲学做针线活。他的笨手笨脚常惹得母亲笑声不断,母亲说他歪歪扭扭的针脚是“蚯蚓找它娘”。他们的爱情在母亲细密的针线里穿行。

可这样幸福的日子总是那样短暂。父亲64岁那年,突发急病再没有醒来,针线筐里还有母亲为他做的半拉子布鞋。手脚麻利的母亲几乎用了一年时间才做完那双鞋。那一年,母亲的泪水伴着细密的针脚滴落,直到父亲周年时将鞋烧了,母亲才仿佛了却一桩心事。从此,那个针线筐就再也没离开母亲,脏了,她怕洗衣粉腐蚀性大,就用牙膏去清洁;破了,她用布头一针针地补好。

父亲离开我们已15年了,母亲在我们面前一直很少提及他,原来她一个人默默地抚摸着针线筐时,就是在默默地怀念她和父亲纯朴的爱情……

我的双眼满是泪水。我说:“妈,我现在就去取你的宝贝。”母亲听了,幸福从皱纹里绽放开来。

猜你喜欢

  • 给爱情一个绚烂的背景

    她在逆境中活成我们羡慕的样子有些景色是看不厌的,对蔡安安来说,那就是世贸大厦的夜景。蔡安安喜欢站在阳台上,看着世贸大厦时明时暗的灯光,一看就是半个多小时。“霓虹漫漫,夜灯闪闪,白月如霜。”突然还冒出一句自创的诗。这就是我的室友蔡安安。蔡安安

  • 危情香格里拉

    危情香格里拉 玛丽娜刚结婚不久,丈夫因饮酒过度突发脑溢血身亡,她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足够她吃上好几辈子。不久,她与相识不久的摄影师马克结婚了,马克在郊区相中了“香格里拉别墅“,劝玛丽娜将其买了下来。婚后,玛丽娜感到很幸福。马克性情温和,谈吐儒

  • 摄影棚里的血迹

    摄影棚里的血迹 许秦豪死了。在清宫戏的摄影棚里,一把长剑从他的前胸进、后背出,血流满地。他在这个棚子里拍了无数场刀光剑影的戏,这一次一剑毙命。我的上司素素是许秦豪所有剧集的制片人,她现在正被警察问话。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尚文发来的短信,他说

  • 钉角文书

    钉角文书在清朝,由中央发往各地方的机密文书都会在文书右上角打个洞,穿个纸捻儿。这就算是机密了,那时候叫做“钉角文书”。显然,这个保密措施是保不了什么密的。一次,一个老知县一边抽着烟一边看上头传下来的“钉角”,不小心竟把文书落在烟灯上烧掉了一

  • 生活的橄榄

    生活的橄榄星竹每当圣诞节到来之际,美国西部就会流行一种幸运游戏:谁能吃到面包里的一颗橄榄,谁这一年就会得到好运,并会事事吉祥。因此,在圣诞前夜,人人都希望能吃到藏有橄榄的面包。橄榄是用甜食做成的一粒小糖果,一枚硬币那么大,样子与真正的橄榄一

  • 带着感激之心生活

    带着感激之心生活美国有不少著名的礼貌程序,多少年来沿袭至今,在社会中太多礼节已被简化甚至荼毒的今天,这一类礼貌有幸仍能硕果仅存。比如在美国你如果当众打了一个喷嚏,你应该立即再跟着说一声“对不起”,你周围的人这时会说“上帝保佑你”,你然后会说

  • 善心

    善心中午尖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向孙子面前,小男

  • 铁匠教子

    铁匠教子于鹏飞侯存治(译)从前有一个铁匠,他的儿子是个懒蛋,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铁匠有劲干活的年月里,家中生活还过得去,可是他年迈力衰了,生活就显得十分穷困。一次,铁匠把老伴叫过来说道:“我们真倒霉,养了个坏儿子,是个一无所长的懒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