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独赏

独赏

收录日期:2025-08-07 12:43:13  热度:10℃

有一个小沙弥非常爱炫耀,有一天,法师送了一盆夜来香给他。

第二天一早,小沙弥高兴地对法师说:“夜来香真是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

法师就问小沙弥:“它晚上开花的时候,吵你了吗?”

“没有,”小沙弥高兴地说,“它的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能吵我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法师说,“老衲还以为花开的时候得吵闹着炫耀一番呢!”

小沙弥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

我想,触动小沙弥的除了法师话中的“点睛之语”,定还有夜来香的特质:静而不喧,香而不炫。这是一种自在的内敛之美,这是一种清幽的独赏的境界。

独赏是一种“人誉之一笑,人毁之一笑”的超然与自信。记者问刘震云:“你的《一句顶一万句》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你有什么感受?”刘震云说:“得知这一消息时,我正在菜市场买菜。没有特别的感受。我喜欢我这部小说,它获奖了,我喜欢,它没获奖,在我心中它的价值不减。”

懂得独赏的人像暗放的花儿,像春夜的雨,像流动的云,是自然,是天成,是本色,是无畏,不需伪装,无需矫饰。

独赏是一种稳坐幕后的宁静与淡泊。喜欢钱钟书婉拒记者的幽默:“假如你吃一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或许,让我们难以企及的不仅是大师的天赋和成就,还有那源自内心深处的泠泠作响的宁静之泉。

孔子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知晓而不芳。”有些宁静之音是与生俱来的,在闹市不变其色,在僻壤不易其香,这样一种人,即使在深山,亦能千娇百媚地绽放;即使在幽谷,亦能如醉如痴地芬芳。

猜你喜欢

  • 天堂在哪里

    天堂在哪里我一直都是玉里镇乡下一所小学的老师,来过我们学校的人,都会同意我们学校真是世外桃源。站在校门口四处望去,看不到任何一栋房子,当然也看不到一个人。20年前,我还是个单身汉,我的同事张老师也单身。学校没有宿舍,县政府替我们在玉里造了一

  • 送相机

    陈春这几天做生意发达了,邀约着老同学张良、向军全家人一起自驾出游。一向豪爽大方的他找了两辆车带着三家人高高兴兴地向九寨沟出发。晚上住宿宾馆时,同车的张良提着自已的行李,也帮着陈春提着行李上楼。陈春见状马上说:“这个我来,你帮我把相机拿上就行

  • 生死爱

    小花迷迷糊糊的往前走着,雾很大,她根本就看不清四周的景色,她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哪里,心里竟然有点害怕。她早上坐车去城市的姑姑家,坐着坐着自己就睡着了,好像做个梦一般的,就到了这里,这显然不是城市,她脚下的路弯弯曲曲,而且她走了那么远,连一间房

  • 再见老城南

    站在自家的屋顶上看向四周,眼前这片凌乱的街道与古旧的房屋就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老城南。它看上去十足就是一个不修边幅的糟老头子。在这里,主妇们会操着最地道的南京话和菜农小贩讨价还价。老人们喜欢坐在太阳底下喝茶,用单调的词汇,粗陋的言语交流着

  • 石猴

    从前,有一对拜把子兄弟,老大叫张三,老二叫李四,老大性格自私,而老二心地善良。有一天,李四对张三说:“哥,咱去城里找活去吧!”张三说:“去啥去,在城里还不如在家来。”可张三经不住李四的再三恳求答应一路同行,那时从家乡到城里还要很长时间,路途

  • 我一直爱着你

    这才正月初二,年味刚刚冒出了点汁,大院儿门口的鞭炮灰还没被风吹走,老陈就坐不住了。天还没亮就起床,自己一个人闷着个头跑去厨房做饭,东忙西忙的做了一大锅青菜白稀饭——他给自家一大窝人做了顿早餐。做好后他给自己舀了一大勺,又另拿个小碗,放点萝卜

  • 无法停止的爱

    天空阴沉,淅沥沥的小雨从未停过,婉儿稍微往妈妈身上挤了挤,妈妈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右手轻轻摸着着婉儿的背,用尽一切力气抱紧婉儿,然而这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她已经使不上任何力气,嘴里呼出一团团雾气,用微弱的声音对婉儿说:“婉儿不怕,不怕不怕,妈

  • 两个小不点

    我以前写过我长得又瘦又矮,无论什么时候,走到哪里,我都是第一矮。我来到新班级,班级里也有一个比较矮的石淑范。我来之前她最矮,同学叫她小不点。我来了给她解了围,我才到她的耳丫儿,她的信心倍长,从小不点变成大不点。站排她再也不打头,学生时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