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

收录日期:2025-08-07 20:21:12  热度:9℃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小有名气的诗人,名叫赵嘏(ɡǔ)。他的诗写得很有特色,连著名的大诗人杜牧也十分欣赏。因为赵嘏曾在一首诗中写出“长笛一声人倚楼”的佳句,所以他又被人称为“赵倚楼”。
当时,在吴地有一个名叫常建的人,也很喜欢写诗,对赵嘏十分仰慕。有一次,常建听说赵嘏到苏州来玩,便很想乘机得到赵嘏的诗句。他估计赵嘏一定要到当地的名胜灵岩寺去游览,就预先在灵岩寺的墙壁上题了两句诗,希望以此引出赵嘏的诗句来。
果然不出常建所料,赵嘏到苏州不久,便来到了灵岩寺。当他看到寺壁上题的两句有头无尾的诗时,一时兴起,提起笔来,添上两句,凑成一首完整的诗。这样,常建的愿望就实现了。由于常建的前两句诗不如赵嘏的后两句诗好,所以人们便把常建的这种做法叫做“抛砖引玉”,意思是抛出一块砖头,引出一块宝玉。
后来,“抛砖引玉”逐渐成了人们熟知的成语,比喻用粗劣的东西换取珍贵的东西。现在人们常常用“抛砖引玉”来表示谦虚,比喻自己的看法和文字十分粗浅,希望能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

猜你喜欢

  • 中国童话故事——邯郸学步

    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人的走路姿势很美。燕国寿陵一个少年听说了,便不远千里,来到邯郸学习步法。结果,不但没学成,反而连自己原来的步法也忘光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 中国童话故事——曹商得车

    宋国人曹商受宋王派遣出使秦国。宋王送给他几乘车马。到了秦国,秦王又送给他百乘车马。曹商回国后,得意地对庄子说:当年我住在穷街陋巷,编鞋度日,面黄肌瘦,这是我的短处;今天我凭借口才,打动了万乘国君,受赠车百乘,这是我的长处.”庄子

  • 中国童话故事——宣王射箭

    周宣王酷爱射箭,爱听别人说自己气力过人,能用强弓。其实他用的弓,只不过用3石力气就能拉开。一天他把自己的弓交给左右侍卫传看,侍卫只拉到—半,便假装拉不动了,同声赞道:真是—张少有的硬弓,起码不少于9石,如果不是大王的

  • 中国童话故事——王绚

    晋时,王或之子王绚,6岁那年,外祖父何尚之教他《论语》,读到郁郁乎文哉”时,何尚之戏说道:此可改为‘耶耶乎文哉’。”(吴蜀地方叫父为爷,耶与爷谐音)。王绚拱手答道:父亲之名,哪得游戏?难道可把

  • 中国童话故事——吴均上策

    齐朝的吴均写的文章充满着慷慨激昂情调。梁武帝被侯景围困在台城时,朝廷请吴均出谋抵敌,他吓得不知怎么回答,开口就说:我的主意,赶快投降是上策。”

  • 中国童话故事——宋济反讥

    有个朝中官员为讥笑屡试不中的儒生宋济,故意问他:这几天穿白袍(未作官的人穿的服装)的人为什么特别忙忙碌碌呢?”宋济答道:大概是由于穿红袍和穿紫袍的大官们忙忙碌碌的风气造成的吧。”

  • 中国童话故事——彭祖之妻

    一次,艾子出门,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在路边哭。艾子问:你为何哭得这么伤心啊?”老妇答道:我的丈夫死了。”艾子又问:丈夫是谁?”彭祖。”彭祖寿800岁而死,不算短了,你何必这样伤心呢?&rd

  • 中国童话故事——范增之后

    范知之住在都城边,生活富裕,但很孤独,只得靠饮酒得欢。一日,大醉后触犯都城夜行禁令,包知府升堂问罪:你祖辈上有做大官的吗?”知之说:有啊!我是宰相的后代啊!”包公说:你祖上何人做宰相?”范知之道:是范增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