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句承诺一生情

一句承诺一生情

收录日期:2025-08-07 20:40:59  热度:11℃

他叫谢延信,人如其名。因为一个诺言,他几乎守了一辈子。谢延信是河南华县的一个农民,对谢延信来说他是永远都不会忘记他33年前所许下的那一句承诺的。

其实那时的谢延信还不叫谢延信,谢延信原本是姓刘的。他22岁那年与同村姑娘谢兰娥结了婚,成了谢家的上门女婿,一年后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婴,这为这个艰难的家庭带来了一丝喜悦,刘延信初尝为人父的滋味儿,更是糖中放蜜,甜不待言。

然而不幸的是这些喜悦仅仅持续了40余天就被一场阴云遮去。谢兰娥因为患产后风去世了,刘延信初为人父的喜悦还没有过去,22岁的他就痛失了爱妻,刘延信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很多。好心的村民走了一拨儿,又来了一拨儿,他们都是来刘家安慰突遭不幸的刘延信和他父母的。

面对这突然来临的横祸,刘延信如五雷轰顶,他不敢面对前来凭吊的乡亲,不敢面对两鬓斑白的父母双亲,更不敢面对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他欲哭无泪,他怨恨苍天夺走了他心爱的妻子,留下他和自己的女儿,他不知今后的生活该怎样过,路该怎样走。

妻子走了,按照当地的习俗刘延信可以选择断亲。可是当刘延信看着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吃饭,哭昏了好几次的岳父岳母,刘延信知道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也许远远要超过自己这个做丈夫的,因为岳父岳母的就这么一个女儿,唯一的妻弟却是先天痴呆,岳母常年患病,岳父则常年在焦作当矿工。此时的刘延信望着棺木中的妻子,看着悲痛欲绝的岳父岳母,他又瞥见跑来跑去不知发生什么事的痴呆妻弟。

刘延信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颤,他想起自己在妻子弥留之际做过的承诺。于是刘延信来到岳父岳母面前,当着乡亲的面他“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岳父岳母面前,先是“咚咚咚”地磕了3个响头,然后他眼含热泪的说:“爹、娘,兰娥不在了,从今以后俺就是您的亲儿子!您放心,今后的生活俺来管,百年以后俺替兰娥为你们二老养老送终。”

刘延信的一番话一片真情使在场的乡亲无不潸然泪下。后来刘延信为使二老相信他的诚意,他还把自己的姓改了,从此谢家的女婿就成了谢家的儿子,谢延信也承担起了兰娥家的全部责任。就在他地精心照料下,岳父岳母慢慢的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可是命运似乎对谢延信真的有些不公,谁又能想到5年后的一个冬天灾难再次降临在这个本就以艰难维持的家庭。

岳父突然得了中风,经过7天7夜的抢救,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却终生与床为伴。就这样一家5口4个人的生活不能自理,还要为两个老人寻医问药的重担就落在了谢延信的肩上。岳父病后,为了生活谢延信开始带着一家5五口来到河南焦作,他接替了岳父的班成焦煤集团朱村矿当了一名井下矿工。

就是这样他一天除了上班,下了班就尽心地照顾老人和孩子。谢延信除了每天都会给岳父翻身、擦背,为了给岳父治病他还按照偏方挖过毛草根、逮过蟾蜍;为了给岳父减轻痛苦,他自学了护理按摩;为了给岳父解闷,他还背岳父到外面晒晒太阳,用了自己大半个月的工资30元钱给岳父买了一个收音机,因为岳父喜欢听越剧。

转眼间就过去了33年,33年来谢延信一直履行着他的诺言,靠微薄的工资,承担起伺候瘫痪在床的岳父、丧失劳动力的岳母和呆傻妻弟的重担。如今谢延信的老岳父已经去世11年,83岁的老岳母身体比以往好多了,而谢延信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但谢延信很是自信:“好在有我妻子在。即使我不行了,我相信她也会像我那样继续照顾好老人。”这场爱的接力是不会停止的。

而感动中国组委会评委给他的颁奖词则是:“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2007年谢延信感动了中国!因为真实,所以震撼;因为真诚,所以感动;因为可贵,所以可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33年前的一句承诺,刘延信坚守了一辈子,33年来他付出的是一颗温暖的善心,而成就的却是今天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

猜你喜欢

  • 信任

    每次去婆家的路上,总见一块立在公路边用大红漆写在黄色板上的告示:桃子——自采——三英里。真有趣。终于有一天,我和丈夫决定去看个究竟。从公路拐过去不到一英里,路边出现了一块醒目的告示板,板上画着黄色的桃子,红色的箭头向右指。“没有三英里吧。”

  • 罪犯变作家

    林疙瘩和其他服刑犯人一样,白天上工做绣花,到了晚上抽空写文章。时间久了,他了解到,狱中的犯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都是坏人,即使是判了死刑的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也是有情有义的,他们也痛恨犯罪,支持正义,也有的是过失杀人,有的是正当防卫过档,甚至

  • 艰苦并不痛苦

    爸爸说的没错,生下来也是受罪。特殊时期动乱的年代,工人停工闹革命,学生停课闹革命。农民总是要种地的,要不全国人民吃什么呢。家里穷的叮当响,粗粮青菜都不够吃,榆树皮,榆树叶,野菜也经常端上饭桌,妈妈奶水不多,两个丰满的奶瓶被我吸得象羊皮布袋,

  • 失去的一天

    清晨,妈妈去上班。她把九岁的佩佳叫醒,对他说:“你已经放假。你今天的任务是:在农舍旁边栽一棵树,读完《远处的青山》这本书。”佩佳想再睡会儿,妈妈上班的时候睡觉才香呢!当他醒来时,太阳已经当空,他想马上开始干活。不过他又想了想:还来得及呢!佩

  • 我是借来的种

    七零后的第一个冬天,寒风夹着雪花,就像红卫兵的大字报一样,席卷大地,所向无敌,占领了每个村庄,钻入了每一个空隙。使人们战战兢兢,瑟瑟发抖。枣花村是桃园公社最穷的山村之一,村里没有水利条件,种了庄稼望天收,天不下雨,吃的水都要从十几华里的柳树

  • 父子战争

    田校长说:“没错,好多事情确实不公平,但这是潜规则,大家都在做。”田立盯着爸爸问:“潜规则就不可以改变吗?如果每个人都不做,潜规则还存在吗?”田校长无奈地说:“你还小,不成熟,不懂这个社会。”田立一字一顿地说:“那我宁愿永远不成熟!”田校长

  • 给予便是获得

    在商界,企业对外宣传时总会打出这样的招牌:“用户即是上帝”,“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用户是你赚钱的对象,只有把他们侍候好了,他们才能心甘情愿地掏钱让你赚。也就是说,你先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服务、优质对路的产品,才能够获得

  • 比三个商人更精明的专家

    1999年4月5日,美国谈判专家史帝芬斯决定建个家庭游泳池,建筑设计的要求非常简单:长30英尺,宽15英尺,有温水过滤设备,并且在6月1日前竣工。隔行如隔山。虽然谈判专家史帝芬斯在游泳池的造价及建筑质量方面是个彻头彻尾的外行,但是这并没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