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珍宝的灰烬

珍宝的灰烬

收录日期:2025-08-08 02:24:42  热度:9℃

我在子固路上走着时,远远看见两个人,手牵着手过来。那略微走前一步的女人,和我已过花甲之年的母亲年纪应该差不多。身材是松垮了,脸上倒还没有完全皱纹密布,她的五官还是清清爽爽的,年轻时的端庄与美依然有迹可循。

但是她的头发已经灰白了,那种白不像高山白雪,刺人眼目,而是像刚熄灭的炉中灰烬,柔和而又暗淡地堆积在她那张慈爱的脸的上部。

她一只手牵着的那个人,总有一米七以上了。他挪移着,脚步迟缓,像始终不肯去上学的孩子。有时他手上拿着一袋幼儿食品,走几步,停下来,打开塑料袋子往嘴巴里倒一倒。袋子已经放下来了,他的嘴还仰天张开着,像一尾贪玩的鱼,不肯回到水里去。

她便驻足等着,回头以目光探询。她的目光,她的身体姿势都表明,她这样的等候,已经有一辈子那么久了。

我慢慢经过他们身边。他的长相是人们熟悉的那种,胖腮帮子直往下塌,小眼睛眯眯的,眼神散着,没有光彩。他的动作直而僵,并不比木偶灵活。明明是天生如此,却像在故意搞笑。

他是一个智力障碍者。

一个介乎男人和男孩之间的人。

她的儿子。

五六年了,每天我都在子固路上和他们相遇。子固路是一条狭窄的街,两人都是胖大臃肿的身材,站在街边几乎占了半边马路。子固路还是嘈杂的,人声如浪不歇。只有他们两人,一举一动完全无声无息,像一部默片在上映。身边人来人往,没有人关心或注意他们。谁不知道他们呢?他们从来就是子固路的一部分,就像是一个人身体的一部分,没什么奇怪的。

他们喜欢在街边的大排档吃那种几块钱一碗的炒米粉。常常是,儿子伸着脖子,要凑到碗里去,母亲便喂他,米粉因此一根根贴到了他的脸上。

母亲拿餐巾纸去帮他揩,左一下,右一下。都是动作,没有语言。周围的孩子好奇地盯着这一切看,这位母亲丝毫没有注意到——我敢保证,在那个时刻,喧嚣的街面上,她的眼里只有她的孩子一人。

他呢,让自己的脸顺着纸巾的节奏和方向转,就像葵花顺着光线转动一样自然,丝毫不被察觉。

他那么顺从,因为他感到安全。

我总是想,纵然他什么也不知道,凭着本能,他还是了解:他可以一直围绕这个喂他米粉的人转动下去。

如果一个智力障碍者也有梦,如果他梦中也会出现天使,那么他生命中唯一的天使,一定是他母亲的形象——一个慈爱、苍老,而且心碎的天使。

父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永远是一个60岁的母亲,牵着年龄至少30岁、智力却至多三四岁的儿子,在这条车辆只可单行、青苔布满墙面的老街道上散步,日复一日,永无休止,或者说,至死方休。

有段时间,他总是背着一只孩子气十足的双肩包,包上面印着卡通米老鼠。

母亲看着他时,眼神有一瞬间是年轻且灿烂的,就像开学第一天,一个30岁的母亲送7岁的儿子去报到。

虽然很快地,她的眼神中的光彩又熄灭了。就像一堆烧过的炭灰里,爆出几颗红火星般短暂;就像一个乞丐的美梦,醒来后的苍凉。但我还是感觉到了,对于这个母亲来说,这个儿子,永远是她的天使——一个需要牵着她的手散步、永远无法长大、令她心碎的天使。

他们是彼此的天使。

有一回,我在门口和守门女人聊天。她是子固路的土著,生于斯长于斯,不像我是外来户。关于这两个“天使”,我想能够从她那里知道更多。于是我说:“你看,母亲带着她的儿子过来了。”

守门女人织着她永远织不完的毛拖鞋,10岁的女儿坐在她身边的小凳子上做课外作业。她告诉我,毛拖鞋是要脱鞋进门的人家必备的,一双可赚8块钱。她的头只微微抬一下又回到毛线针上。她叹气,说:“也不是我心太煞,我就是觉得这样的孩子生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用呢?”

我看看她的女儿,头上扎着蝴蝶结,这个年龄已经戴起了一副斯文的小眼镜,嘴里念着ABC。是的,或许她每月只能够拿到几百元收入,她住一次院要犹豫很久,因为手术治疗所费不菲。可是毕竟,她的女儿是她可期待的——那小小的身体、智力、情感都像春天的青草或蘑菇一样,一见阳光和雨水就长。现在她看顾女儿,将来,则是女儿反过来牵住她这双年轻时不倦编织、年老时布满褐斑的手。

老景苍凉,但总还有可抚慰的。世事本当这样,才符合伦常。可是对于一个智力障碍者的母亲呢?

“这个娘肯定最放不下的,天天想得睡不着觉的事就是,她死了儿子怎么办啊。”我听见守门女人又说。

这句话真是让人的心都要被揪起来了。

母亲在一天天苍老,儿子却“驻颜有术”,从来没有变老过一分。这种感觉不仅暗示了时光格外缓慢悠长,而且,我几乎发疯般地体会到了“造化弄人”这四个字。

对于我来说,这位母亲曾经有过欢笑如春天的时光吗?她曾期望过她的爱会得到回报吗?她的心里,是否也曾诅咒命运的不公,让她满头秀发无声息地就化作了灰烬?

她和他的名字,她和他的年龄,她和他的故事,都是怎样的?

在子固路上,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比这些问题更能让我一次次心绪难平的事情。我的目光偷偷追随他们,甚至有几次我想跟着看看他们住在哪里,他们的家究竟是怎样的——然而我终于遏制住了自己。

我还非常想听一次他们母子的对话。就像一个生活的录音师,我狂热地想捕捉他们的、一切属于小人物的声音。哪怕简短到只有“好吗”“好”这样的几个字——却从来没有听见过。

他们只是竭尽全力地安静着,就像两张紧连着的书页,留在一本大书里;就像两枚连体的树叶,待在一棵繁茂的巨树中。

夏天的早晨,我走路上班,经过佑民寺。进香的人明显比平时多。一个卖香的老妇对我说:“买把香吧。今天是观音老母的生日。”

一个熟悉的身影被我发现了。在密集的人群里,这个永远牵着儿子的手的母亲,今天她的手里握着三根巨大的香烛。

她的背影肃穆得就像是只有她一个人,一个人站立在空阔的原野上,站在离上苍那些能够洞察人世苦难并可解救他们的菩萨最近的地方。

我看见她深拜下去。倒身下拜的时刻,她灰烬般的白发缓缓飘垂,我想起茨维塔耶娃的那几句诗:

灰白的头发,

这是珍宝的灰烬:

丧失和委屈的灰烬。

这是灰烬,在它们面前,

花岗岩变成尘土。

生活的火焰并不能够总是燃烧得旺盛与鲜艳。尤其对于小人物而言,更多的时候,它是灰烬的代价和化身。然而,当你于灰烬里埋头寻找,尘灰扑面呛人的刹那,你会发现,总有一块心一样形状的钻石或珍宝,让你怦然心动。

猜你喜欢

  • 小善成就大业

    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流学府。它以为美国培养出了众多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学者而享有世界声誉。它的高徒包括3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0多名普利策奖获得者和几位总统,以及一批法官、内阁官员和国会领袖。世界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仅仅

  • 卖热狗的小贩

    一个男人打算做热狗生意。他买来手推车,满满地装上热狗,在午饭时间,将车子推到了一条繁华的街道。令他欣慰的是,热狗很快就销售一空了。一星期过去了,他不断地扩大着他的生意,很快就成了一个业绩斐然的小贩。一天,他的儿子从大学回到家中,给了他一些建

  • “积累”成功的人

    他生在英国长在美国,父母都是教师,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他都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中度过。高中毕业后,他成绩优异,顺利进入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思想保守的父母,对他期待甚高。一直希望他日后可以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律师或政府官员。然而,谁也没有想到,

  • 不是每一只打火机都叫Zippo

    时光倒溯到70年前,一个夏夜,虫儿呢喃,凉风习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布拉福的乡村俱乐部里,乔治·勃雷斯代习惯性地掏出雪茄,一摸口袋,却忘了带火。一个朋友递来一只老式且笨重的澳大利亚打火机。这种打火机在街上的商店里比比皆是,而且顶多只值一美

  • 没市场只因为空想太多

    20世纪80年代,居住在里约热内卢市郊的华裔移民中,有一个小伙子提出把家乡的茶叶拿到巴西来卖。同伴们认为他愚蠢至极,因为在巴西,几乎所有的人都只爱喝咖啡。“根本没有市场,根本不会有人买,哪儿来的市场”同伴们这样讥笑他。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他只

  • 坚持下来的人赢到最后

    我经常收到一些在校大学生的来信,询问关于实习和学业该如何分配时间的问题。比如:“公司说最好全职实习,那上课怎么办?”“我现在大四下学期要写论文,但是也要实习,如果申请一个月的假期,我的实习位置很快就会被人顶替。我在这家公司实习快一年了,眼看

  • 把生命浓缩于尽情地冲刺

    1956年他出生于一个韩国华侨的家庭,正当家人为其顺利出生欢呼雀跃的时候,医生却同时宣告了一个可悲的信息——他患了小儿麻痹症。当时腿脚不灵便的人被认为只能从事修表、按摩、刻印章等静态的工作。但他叛逆性很强,人们越是要这样认为,他越想反其道而

  • 活成一盏煤油灯

    小学位于村口一处高岗上,村里的孩子上学都要过一条小河。河边的黄茅白苇十分茂盛,放眼望去能一洗尘目。河道里摆着几块垫脚的石礅,踩着可走到河的另一边,爬上斜坡就是那所不大的校园了。我读小学时,教室里没有电,每天晨读或者晚自习,都要点起煤油灯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