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大师流泪

大师流泪

收录日期:2025-08-08 06:00:56  热度:8℃

众所周知,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是以“幽默文学”著称于世的;鲜为人知的是,他居然是一个爱流泪的人。

有一回,林语堂先生为女儿讲唐诗,讲到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时,他动情地哭了,哭得涕泪横流,将书都打湿了。有时和女儿一起读《红楼梦》,他也哭得眼泪汪汪。

还有一回,林语堂先生赶到奥地利拜访莫扎特墓地。他站在墓前,泪如雨下,他说:“我向不喜欢流泪,到此也流了。他的音乐,是那样细腻缠绵,是含泪而作的。”

马星野见过三次林语堂流泪:第一次是到台湾拜谒胡适墓时,他流泪了;第二次是向马星野讲述幼年往事,谈到二姐时,他哭了;第三次是1969年去比利时参加“世界笔会”,拜托在巴黎的苏秀法到比利时安排接待,结果,苏秀法带着长子开车前往比利时,途中发生车祸,苏秀法的长子丧生,林语堂先生得知以后,哭了。

林语堂先生遇到风和日丽的时候流泪,听见山上鸟声也流泪。圣诞节的时候,儿子林太乙带他到百货公司,到处都是节日气氛,林语堂却从柜台上抓起一串假的珠链,泣不成声。林太乙觉得,这个世界太美了,父亲不舍得走,所以总是流泪。

再说说文坛名家沈从文先生。研究他的专家说:“沈从文本来就是感情纤细、敏锐的人,流泪是感情表达的一种自然方式;同时,他也是个隐忍的人,会用其他的方式来压抑、分散或者表达感情。”

沈从文的确是个隐忍的人,但晚年的时候,他变得越来越容易流泪了。“文革”中,沈从文先生的孙女沈红在学校成绩好、守纪律,却受到厌学顽童的欺负,沈从文听说了这件事后,立刻掉了眼泪。

1977年,诗人穆旦去世,年仅59岁。沈从文与穆旦交往很深,因此,听说了穆旦的死讯后,他流泪了——“得消息时,不禁老泪纵横!”在家中听到伤感的音乐,他也会流泪。据沈虎雏回忆说:“一次,母亲见他(沈从文)独坐在藤椅上垂泪,忙问是怎么回事,他指指收音机——正播放一首二胡曲,哀婉缠绵。他说:‘怎么会……拉得那么好……’泪水又涌出,他讲不下去了。”

1985年6月19日,夏鼐突然去世了,沈从文先生知道后,大哭了一场。同年,杂志社的几个记者到沈从文家采访他,问起“文革”的事,沈从文说:“在‘文革’时,我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厕所,我打扫得可干净了。”一名女记者听了,便走过去拥着老人肩膀说:“沈老,您真是受委屈了!”没想到,沈从文听完这句话后,抱着那个女记者的胳膊,号啕大哭起来,什么也不说,就是不停地哭。后来,还是夫人张兆和走过来,像哄小孩子一样,一边抚摸,一边安慰,他才安静下来。

1987年,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得到一张碑文拓片,碑是熊希龄的一个部属立的,落款处刻着:“潭阳邓其鉴撰文,渭阳沈从文书丹,渭阳沈岳焕(注:沈岳焕是沈从文的原名)篆额。”黄苗子看后,称赞说:“这真不可思议,要说有天才,这就是天才,这才叫书法!”

后来,黄永玉把这张拓片拿给沈从文先生看。“我带给表叔看,他注视了好一会儿,静静地哭了。我妻子说:‘表叔,不要哭。你十九岁就写得那么好,多了不得!是不是,你好神气!永玉六十多岁也写不出!”

文学大师们的眼泪,既有对弱者的同情,也有对逝去岁月的伤怀,还有对故去亲友的怀念,让世人看到了他们的真性情,这样的眼泪,能结晶成最咸最咸的盐。

猜你喜欢

  • 施耐庵构思“洪太尉误走妖魔“的起因

    传说施耐庵在修改《忠义水浒传》的时候,就很想找一个书坊刻印。可是没想到他每到一处,书坊主人看了书稿后都纷纷摇头说:你的书替百姓伸张正义,是天大的好事。可是这'宣扬盗贼'、'诬蔑官府'的罪名,我们可实在担当不起

  • 时迁戏菩萨

    梁山好汉时迁,原来也是个本分的庄稼汉。那个时候,大小村庄都有土地庙,供奉着土地菩萨。时迁这个村的土地菩萨是个见了寿衣也想要的贪心鬼,谁家敬献的东西多,就会得到保佑,就连大旱天下雨也是隔田塍的。穷苦百姓若拿不出贡品,种下的庄稼能有一半收成就不

  • 《水浒传》的由来

    明太祖朱元璋的时候,四方初定,华夷稍安,朝廷对科举还不怎么重视。当时,有位客居京城的宁海人,名叫方孝孺。他通今博古,又是开国文臣之首”翰林学士承旨宋濂的弟子,人称正学先生”。他常与一些文人儒士聚会于酒楼茶肆,谈古论今

  • 施耐庵写“武松打虎”的两种传说

    读完《水浒传》后你也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施耐庵很爱描写打虎,解珍解宝登州山上猎虎,李逵在沂岭一人杀四虎,最精彩的是景阳冈武松打虎。每次描写打虎,几乎都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

  • 喜鹊接骨

    方腊退到帮源洞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官兵密密麻麻地把他包围起来,可是总捉他不住。方腊杀到哪里,哪里的官兵就败退。后来,官兵越来越多,方腊整整杀了七天七夜,手酸了,肚也肌了。他想:暂且饶了这些饭桶。”就把大发往石壁上一插,把战袍脱

  • 方腊的神马

    方腊的战马是匹神马,它在千军万马中救了方腊。义军在杨家溪滩一战失败后,方腊就连人带马躲在后山上的一个石岩洞里。官兵明明看见方腊骑着红马向后山奔山,便把后山密密层层包围起来,搜了一遍又一遍,总是找不到。后来,官兵找到了这个岩洞,正要进去搜索,

  • 施耐庵在郓城作训导的传说

    在郓城县张营乡驻地东北方向一点五公里处,有一刘家林,刘家林内却只有一座元朝国子司业刘本善的坟茔,一幢五米高的石碑矗立在旷野之中。由于黄河泛滥造成泥沙淤积,墓前的石马石羊等石刻早已淤没于黄土之中,碑前的石翁仲,只露出肩部,神色凝重,似乎有满腹

  • 威武不屈的方腊

    方腊在杭州失败后,带着众兄弟和众义兵退回帮源洞家乡,准备重整旗鼓,抄徽州小路去攻打金陵。哪知宋朝皇帝从各州各府调来了二十万大军。义兵退到杨家溪滩,背后宋军的一个先行官,领着大批马队赶来。方腊一见,就叫众兄弟领队伍先行,自己提着火刀站在那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