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雾里青”传奇

“雾里青”传奇

收录日期:2025-08-07 23:21:12  热度:9℃

话说明代中叶,安徽一带贸易发达,众多徽商崛起,成为一时佳话。茶商屠敬岳的坎坷传奇一生以及他亲自种植培育的“雾里青”茶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为后人传唱。

少年大志

屠敬岳本是文房巨贾屠四的独子,屠四生意做得好,为人又诚信,却因不肯与当地恶霸刘文良合作,而受到刘的陷害。刘勾结姐夫徽州县令杨典,害得屠家满门抄斩,敬岳则是被屠氏老家沐恩寺慧明和尚收养做了小沙弥,才得以保全性命。

慧明养育敬岳三年,日日教他平心静气,放弃上一辈的恩怨是非,加上敬岳年纪尚小,因此也逐渐淡忘了灭门之仇。待他十岁这年,慧明送他去了休宁县朱全福家做养子。憨厚的朱全福曾受屠四恩惠,得知敬岳是屠四遗子,更是尽心尽力,待敬岳如同亲子,安排他和自己的独女蕈心一同在家跟私塾先生学习。

敬岳自小聪慧,用功且沉静,灵巧的蕈心见了很是喜欢。一日课上,蕈心趁教书师傅转过头的机会问敬岳:“敬岳,我长大了嫁给你可好?”

“我是愿意,可怕朱大叔不答应。”敬岳一本正经答道。

“为什么?”

“朱大叔昨儿还说和尚不能娶媳妇,我当过和尚……”敬岳“哇”的哭了。草心听罢也跟着放声大哭。

师傅转过头,愠怒又不解地看着两个哭鼻子的娃儿。朱全福在窗外会心地笑了。

转眼五年过去,敬岳长到十五岁,朱全福心知敬岳与女儿的心意,便有意让两个孩子走在一起,但在此之前,他还是想让敬岳出去锻炼一下。敬岳也希望自己能去见识一下商场的沉浮,便遵照朱全福的安排,到了朱家的店铺,他暗暗发誓,一定不辜负朱家的恩德。

朱家经营茶叶生意,敬岳便将各种茶的特点、价钱一一牢记。渐渐地,朱家店铺里的茶,他只尝一口便知是什么品种,甚至费心给不同的茶烧制不同的茶具,哪家买茶买得多了,还会赠送茶具。时间一久,很多顾客为了要精致的茶具,频频光顾朱记茶行。朱全福心中暗暗欣慰,自己果然没有看走眼:这小子,不仅肯干聪明,更可贵的是,他一直谦虚谨慎,重情重义,女儿跟他,绝对是万里挑一的好亲事!

这天,休宁县来了位大人物——供应休宁茶叶生意的马乾德。这马乾德不但卖茶,更爱茶,今天他来到休宁,一方面,带了自己栽育多年的“青茶”给大家品尝,另一方面,是给“青茶”寻一处买家。敬岳奉朱全福之命,代表朱记茶行来到商行,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得买卖“青茶”的权利。

敬岳早早到了会馆,只见一个老头儿端坐在八仙椅上,正端起一杯香茗放在面前闻香。老头神色很是陶醉,引得敬岳往前一步,只见这茶一根一根立在水面,徐徐沉下,而杯面竟如有雾气一般,敬岳不禁脱口问道:“老伯,这毛尖怎么有雾气?”老头并未抬头,只是道:“小伙子,你研究茶道,只登堂未入室啊!”敬岳羞得满脸通红,“还请老伯指点,我所知道的茶叶立在水中的只有毛尖了!”老头笑而不语,敬岳急道:“还请您赐教,不然,我今晚是睡不着了!”正在此时,大家陆续来到会馆,只见这老头面色变得严肃,一些掌柜老板都对他施礼,还多有请他赐茶的意思。敬岳这才知道,这老者竟是马乾德。

各掌柜品尝了马乾德带来的茶,才知这茶并非毛尖,而是马掌柜培育的“青茶”!掌柜们纷纷出巨资要买得这“青茶”的经营权,马乾德笑而不语,只是拿眼睛瞟敬岳。敬岳冲过去道:“马掌柜,我们朱记虽出不得巨资,但我们买卖茶,更打心眼里懂茶,我们若得了这‘青茶’,定会将它发扬光大!”乾德眯了眼道:“那你倒是说说怎么个发扬法?”敬岳道:“这是行当里的私事,我怎么好这时说?但马掌柜放心,我们定会用心经营这茶!”马掌柜点点头,过了许久才道,“我喜欢这后生,各位老哥,这次就对不住了!哈哈哈……”敬岳心底一块大石落了地,更是无限欣喜:“谢谢马掌柜了!”

初露锋芒

朱全福自敬岳去柜前管事来,看出他本非池中物,心底十分高兴,尤其是见他自马掌柜处回来后,更是每日精神满满,看出敬岳已不满足于在他的小店经营,就在一日晌午边散步边走到柜前。

敬岳正与蕈心聊天,手舞足蹈地给蕈心比划着自己经营时遇到的趣事,蕈心则“咯咯”笑着。朱全福轻轻咳嗽两声,两人忙安静下来,蕈心羞红着脸叫了声“爹”就转身躲进里屋,敬岳手足无措怯生生地问道:“师父,您今天怎么来了?”朱全福见他紧张,便宽慰道,“别怕,我不是责怪你和蕈心的,只是今天有事问你。”

“师父您问便是。”

“我看得出,你有大志向,所以今天问你一句话,你可愿意出去闯荡闯荡?等历练好了,也好接手朱记。”

“师父……”敬岳一惊。

朱全福伸手制止住了他,“我就蕈心一个女儿,我也看得出,你们情分深,所以我想等时候合适了,就给你们把亲事办了。只是之前,你得先去闯荡一番啊!我也看得出你早有这个心思了是不是?”

“师父啊!”敬岳跪在朱全福面前,“徒弟谢谢您老的厚爱,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蕈心扒着门框,咬着手绢也早已泪水盈盈了。

没多久,敬岳穿着蕈心做的新鞋,记着朱全福的教诲出发了,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马乾德在徽州的大茶庄。

敬岳叩响马家茶庄大门的时候天才刚刚亮,小杂役伸着懒腰没好气地问:“客官买茶?”“小哥,我是来寻个差事的,劳烦小哥通报一声。”

“去去去,一大早便来寻差事,你以为世上有这样的好事?快闪开,我们一会就要开张了!”

敬岳在马记门口每天请人通报却无人搭理,只能买了干粮在门口等着,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第五天,小杂役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劝他:“后生哥,你不好好在家种粮,非要来这里寻什么苦吃?”“你不知道,我在休宁曾经见过你家老爷,从此就立志来马家学习,现在我连马大人的面都没见到,我怎么能回去啊!”

正在此时,屋里走出一个人,笑道:“好后生,你既有这份心,那我考考你,若我满意,就收下你如何?”敬岳一看,那人正是马乾德,登时来了精神,恭恭敬敬地喊了声“马掌柜!”原来,这小杂役早就通报了马乾德,只是马乾德有心试探敬岳的诚意,这才久久不见他。

马乾德设了两个考题给敬岳,先让他蒙上双目,通过品茶断定茶的品种。敬岳在朱记已练得这身好本领,自然一一辨出茶的种类,只是有两种茶他却再三品尝都无法辨别,马掌柜故作严肃道:“这种茶都品不出,你还是快回去吧!”敬岳忙道:“掌柜,我见识少,这才到您的大店铺学习,我之前不知道,今后多加留意,见识多了,一定会品出各种茶的!”马乾德大笑:“好小子!有志气!我今日先请你吃馄饨,咀天再来考你!”说着,马掌柜就走了。

第二日,马掌柜如约前来,却问敬岳昨日吃了几个馄饨,各有什么馅,每种馅又有多少个。敬岳早有准备,一一回答。马掌柜眯了眼看敬岳“我没看走眼,你就留下吧!”

敬岳迫不及待地给蕈心和师傅写信,没多久收到回信,看着蕈心娟秀的字体,敬岳心底好一阵激动,立志一定要早日混出名堂。

过了大半年,敬岳每日早起晚睡,不断用功,还提出了很多新点子。比如有一段时间往南方的茶

猜你喜欢

  • 自投罗网

    早年,在海宁盐官城里有一个规模颇大的陈氏绸缎庄,大约占了全城大半的生意。绸缎庄的老板是个女子,名叫潘寿春。她的男人中年离世,只留下女儿玉亭。几年前,家里招了一个上门女婿,名叫徐信。徐信本是外省人,他和孪生兄弟徐阳两人屡考不中改做了生意。后来

  • 慈溪民间故事:寿头

    话一个人笨头笨脑,拎不清爽,阿拉三北人喜欢用“寿头”来作称。闲话有“侬个寿头,这样的事情侬也会去做啊!”那么,寿头一说是怎样来的呢?关于“寿头”一词的来历,有好事者考证,说在现实生活中,先天性痴呆症患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额角特大而耸,额骨上布

  • 蒋知县智破怪鱼案

    明嘉靖年间,桐邱县七里井村出了一件怪事。这个村东头有一口老井,据说是东汉时期一江湖术士的炼丹井。井口是圆形的,用白麻石砌成,一年四季都有清水,井水甜香,到底有多深,谁也说不准,有人说这口井没有底,一直通到东海老龙宫。最近,这口古井中突然出现

  • 古庙惊魂

    同治初年,四川广元府有一个小吏名叫陈浩,奉上司之命去京城送公文。这公文都有送达期限,不能在路上耽搁,所以他每天必须要跑三百里以上,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此时正值寒冬腊月,昼短夜长,陈浩骑马奔波,一路寒风刺骨,三餐无饱,居无定所。这一日

  • 他乡遇红颜

    湖南李县有一举人,名叫李玉,参加会试落榜,就协同几个朋友由京城回南方。这天几人赶到山东一县城时,天色已晚,一打听客栈已经住满了。正无计可施时,其中一人看见客栈后面有几间屋干净整齐,就同伙计商量是否能租用。伙计回答说:“那是一送葬的官家包下的

  • 鬼将军剿匪

    青州县衙座落在青河东岸,衙门分东西两进,中间以过道相缀。很像今天两家商铺之间的夹道一样。不知为什么。西进这边一直是大门紧锁,甚至还贴了封条,封条上,有几任县令的官印。真正的衙门,其实是东进这边。直到新任县令徐光武赴任,他见到这个情形,很是惊

  • 员外的心病

    吴家有后清道光年间,安徽太和有一大财主,此人姓吴,名天长,人称吴员外。家有良田千顷,骡马成群。吴员外膝下只有一子,视为掌中宝,起名吴用。吴用两岁时,睾丸不慎被家里的大黄狗咬掉,虽然吴员外赶紧找来当地最好的郎中为儿子治疗,命算是保住了,但落下

  • 搭上世博的航船

    一九一四年的腊月初二下午四点,枫泾火车站的月台上,一列杭州开往上海的火车缓缓到站,顿时,几十个小贩拥上来,扯开了嗓子拼命叫唤:“五角一扎枫泾豆腐干……”“来,卖丁蹄,丁蹄卖两元了,丁蹄卖两元了!”“桂花白糖状元糕,又是甜来又是香……”随着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