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爱心接力

爱心接力

收录日期:2025-08-08 04:19:23  热度:9℃

林云寺脚下,一群穿着各式服装的人步履匆匆的疾步前行,大概是有相识的吧,偶而还能听见“加油”、“快点”的声音,他们此行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的——林云寺山顶。

从山脚向上看去,并不能一眼望到顶,如白丝绸般的浓雾将整个山顶包裹其中,给人一种神秘感。一条蜿蜒而上人工石径两旁,入目的是重重叠叠的松树,间接穿插过一株两株桂花树或者红枫树,虽还未到八月,或许是月月桂,偶而吹来的一阵风里还夹杂着桂花的香气,如此生态的自然美,别有一番风韵。但是,此刻却无人去观赏这自然风景,大家都自顾自地低着头一个劲儿往上爬。

抬头看了看前面,杨珊步子迈得更大了,并在心底不断的替自己呐喊打气“加油,杨珊,你一定是最棒的。”

“小心。”

正在杨珊憋足劲准备往上冲时,被前面一步之遥砸向自己的身影吓了一跳,不自觉伸出双手。

看着晕倒在自己怀里满头大汗的大姐,杨珊犹豫了,又抬头望了望那几个渐行渐远的身影。片刻,她轻轻晃了晃怀里的人。

“大姐,醒醒啊!你怎么样啊?”

“大姐?”

可不管她怎么摇晃,那大姐就是没反应,这下杨珊慌了,搀扶着比她身材大一倍的女人,小心翼翼往回走。因着两人身体重量的悬殊,又是下坡,每一步她都走得很吃力,仿佛身负着千斤巨石。大概走了七八步时,她便有一种快要虚脱的感觉。

“她怎么了?”

总算又有人到了眼前,关心的上前询问,并伸出手一起帮忙扶着。

“她突然晕倒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得赶紧送医院。”

顾不上歇口气,她气喘吁吁的告诉来人。

“啊?那就赶紧送吧?”

于是有个人走上前来换下杨珊,几人不敢耽误,继续往山下赶,但又不敢走得太快,害怕一个不小心就跌倒了。一路往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救护行动中。终于十多分钟后,在十几人的轮流搀扶下,一行人顺利的回到了林云寺脚下,杨珊赶紧招手拦车,可拦了几辆车却都连停都不停,呼啸一声而过,只把汽车尾汽留给众人。

“怎么办?时间可不等人的呀?”

“要不我们一起站成排拦车吧,这样他们不停也得停了。”救援队中有位小伙子提出建议,经过商量,大家伙一致同意小伙子的提议。于是,大家手拉着手站成一排直线。

随后来的一辆车在看见前面的直线时,停下车,摇下车窗,还不待车内人询问,杨珊已快步跑上前去,“师傅,我们是参加县爬山比赛的选手,有名队员晕倒了,需要急救,请帮个忙送她去医院好吗?”

驾驶员也是个热心肠,听说有人晕倒需急送医院,二话不说赶紧让杨珊他们将人抬上车,好不容易将人安置好,杨珊和另外三位队员也一起上了车。

看着被缓缓关上的急救室自动门,杨珊等人松了口气,总算是把人送到医院了。虽然不知道这位大姐是谁,但这事也并不难办,毕竟这么大场活动,大赛主办方是会有参赛人员花名册之类资料的,当初杨珊就填过报名表,还贴了一寸相片呢。刚才分开前大家商量时,已经做了分工,互相留有电话,而且这会儿去查信息的人大概已经到了大赛主办方吧。

时针“嘀嗒嘀嗒”的不停转着,杨珊和三位队员也越来越不安,越来越焦急,这都过去二个多小时了,怎么还没出来呀?杨珊脑海里又浮现出刚才那大姐时的样子,她满头满脸的汗水,嘴唇似乎也很苍白,而且手脚冰凉,该不会是不好吧?越想杨珊脑子里越乱,在手术室外不停的踱着步子,她这无意识的举动,让其他人也跟着很紧张,其中一位中年男性队员掏出支烟,哆嗦着点上,猛吸了起来。

这时,自动门开了,一名医生连手上的白手套都还未曾取下,一出来便问:“刚才送来急救的那位病人家属来了吗?”

四人呼啦一下将医生围住,异口同声的说道:“家属没来,刚才是我们送她来的,我们是她的队友,她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病人主要是因为天气太热,中暑了,幸亏你们送得及时,现在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待会会将她转送到普通病房观察,你们谁去帮她办下住院手续吧。”说完,医生转身又进了手术室。

“我是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

电话响了,一定是查到对方身份了。挂断电话,杨珊赶紧到住院部将杨红英的住院手续办好,待对方亲人出现,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中心广场,那里是此次爬山比赛的出发点,也是终点。

“三等奖是……”

还好,赶上了颁奖,虽然这次没能得到奖有些遗憾,但好歹是救回了一条性命。而且这次不行就等下次啰,今年不行就等明年啰,只要有比赛,自己总还是有机会的,听着主席台上主办方的颁奖致词,杨珊自得自乐的在心里阿P了一把。

“最后,经过各主办单位的统一商量决定,这次我们要增加一项奖项——爱心接力奖,这个奖是要给今天救护过我们队员的爱心人士,虽然他们没能在竞赛中获得奖项,但他们选择放弃后的爱心却是最宝贝的奖,下面,我念到名字的选手请上台……”

站在台上,望着四处涌动的人头,杨珊和其他队友们都露出了甜甜的笑,这种感觉,比得了一等奖还叫人高兴。

猜你喜欢

  • 有价和无价

    国学大师季羡林一次生病住院,当身体稍微好些时,他就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咔叽布中山装和圆口布鞋到处溜达了,而那个五十年代生产的人造革皮包常常放在床头柜上。他平易近人,老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根本不像北大的副校长。他虽然对自己抠门,但是对别人却很大

  • 沟通的妙方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出差带回来一盏天蓝色的小台灯给我。但台灯发出非常刺眼的光,经常使我眼睛疼,所以,我并不愿意在做作业的时候打开它。一天,父亲对我说:“你为什么不把台灯打开?那不是更方便你做作业吗?”我说:“我不喜欢这盏台灯,一点

  • 话要软着说,事要硬着做

    说话要软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语气不对,说话白费。说话要软,首先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生活中有很多人本是好心,但话一出口就变了味,惹人不悦,这就是说话的语气出了问题。因此,措辞要柔,关系不愁,态度真诚一点儿,语气更柔

  • 让拒绝有温度

    导演吴贻弓和陈道明的关系非常好,私下里,陈道明喊吴贻弓为“老丈人”。一次,吴贻弓接了一剧本,想让陈道明出演男一号。当时,陈道明正在无锡外景基地拍片。吴贻弓一早赶到无锡去见陈道明,开门见山说明来意。陈道明看了剧本,拒绝了吴贻弓的热情相邀:“老

  • 人生适意最难得

    每个人都有对桃花源的想象,在城市里待得久了,便想有朝一日到乡村独居,一堆书、笔墨纸砚、一颗煮茶的心,坐拥一窗明月。几年前,画家冬子便远离城市喧嚣,到终南山租了一所别人废弃的宅子,然后自己动手,拆房、搬砖、挖地基、刷墙、铺地,打造出自己的小院

  • 在杯盏中品味人生

    有人說,人世里,大抵有两件事最令人欢喜。一是,人与人的相遇;二是,人与物的相遇。世间物,有灵性通人意,世间人,有痴心解物意。在品茶时光,与杯静默相对,便内心欢喜,这种平和自然的心境,不觉人物两忘。杯杯盏盏间,皆有生活的味道。一个朴拙的陶杯,

  • 人生最好的七种状态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样?有人说,无非是“眼里写满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每天笑意满满,自信温和,不羡慕谁,也不嘲笑谁”。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人,都有七点相似的人生智慧。第一,扬在脸上的自信。想要越活越好,首先要发自内心地认可自己。碰到比别人

  • 玫瑰或刺

    無论看谁,包括不喜欢的人,都注意那朵盛放的玫瑰,不要把目光的焦点对准枝干上尖尖的利刺。这样宽阔的胸怀,要经过岁月的淘洗,历经时光的磨炼,才能够培养出来。也有那不愿意妥协的朋友,他说:明明有刺,为什么看不得?人和玫瑰其实一样,没有十全十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