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收录日期:2025-08-07 19:25:09  热度:8℃

古时候,在北山有位老汉,平时不太爱说话,很多时候都是明明知道的却装做不知道,村里人都以为他傻,于是,大家都叫他愚公。

愚公年龄大约有90岁了,这天他在院子里散步,抬头看到门前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有几百里,高万丈,心里就想:乡亲们每天要出去都得从山上走,这多费事,如果没有山的话,几个时辰就可以到县城里,进出就畅通无阻了,那多方便。

于是,他把全家人都召集过来,把自己的想法对他们说了一下,家人虽然觉得这想法如果要实现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但由于愚公的想法是利人利己的,大家就都表示赞同,说干就干。这时愚公的老伴提出疑问,说:“凭你们这些人的力量,我看连座土堆都平不了,何况这两座大山呢?再说,挖下的土石往哪里放呢?”大家研究了以后决定:“把它放到渤海边上去,土再多也没问题。”

当天,全家人就开始行动。邻居寡妇的儿子才七八岁,也过来帮忙。他们有的挖土,有的凿石,还把凿下来的石块和挖出的土用筐子等工具运到渤海边上。他们整天忙碌在工地上,一年四季很少回家。

村子里有一个自以为聪明的老人,人们都叫他智叟。有一天,智叟看到愚公的举动觉得很好笑,便对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你今年已经90多岁了,就算你能活100岁,那还有几年?你认为几年之内把这两座大山移走,这可能么?真是异想天开!”

愚公坚定地说:“不错,我是老人,活不了几年了。但是我的决心下定了,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这样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我们可以一代一代地搬下去。而山呢搬掉一挑土,就少一挑土,这样下去还怕它不平么”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听了愚公的这番话,无言以对,悄悄地溜走了。

愚公的决心和毅力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派了两个力量特别大的神仙下凡,把两座大山移走了,愚公移山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人生哲理:藐视困难、坚持不懈努力、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精神无疑是我们干事业、干一切工作所需要的。

猜你喜欢

  • 公冶长还珠绝鸟音

    春秋时期,孔子有个学生复姓公冶名叫长,他为人宽厚仁义,老师和师兄弟们都很喜欢他。只是公冶长家境贫寒,依靠他上山打柴来维持他和母亲的生活。二十大几的人了仍是单身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过着清苦的生活。只因一次深山打柴路上,有一桩奇遇,改变了他的

  • 枪王之死

    枪王刚刚接到上级的战斗命令:到一个山林里伏击一小股分队的敌人。枪王带着六名出色的狙击手来到这个杳无人烟又偏远的山林,和他的战士潜伏在丛杂的乱草中,而枪王找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掩藏在这块石头的后面。一夜,枪王未眠。次日清晨。美好、耀眼的朝霞洒

  • 老鸦峡的传说

    沿重庆市云阳县长滩河中断的盐坝村逆流而上在峡谷的入口处,有一座鹰嘴一样的山峰。它本是一只得道乌鸦,清晨正飞往西天成仙的途中,突然听到此峡谷中杀声整天,峡谷中的洪水已经升得老高,河水回流已经淹没到了盖下坝的把水寺(水纹站旁边)的山门下,龙潭寺

  • 端午节的传说

    众所周知端午节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另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而故乡的端午节却有着另一种传说.很久以前,张献忠(八大王的头领)大杀大西军中的川籍士兵和居民,除十四岁以下者全部尽杀。该年上半年,派兵分剿成都府

  • 黄金梦醒

    当年婚后不到6个月儿子出世了,取名叫金蛋,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薄薄的小嘴唇,长相不像我,也不像我丈夫,倒是十分像我爸爸,人们都说是隔代基因遗传。老人们都说“日子过得旺,孩子望着好处像,后继有人,大富大贵。”儿子百天正好赶上是我爷爷的百岁

  • 大黄

    大黄是一条狗,已经死去了很多年了,但是依然被村人传颂。大黄的主人是老石匠,原来住在离我们这里一百多里外的黄河南边。有一年,黄河发大水,淹了老石匠的家乡。为了讨生活,老石匠带着妻子儿子来到我们这里。那时候,大黄已经被老石匠养了三年。不过,人都

  • 最后的宫廷殉葬

    公元1436年,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宗“驾崩”,葬往陵墓时,新由皇后升格为皇太后的孙太后按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宫例,发布第一道太后懿旨,就是将数百名宫女通通由侍卫驱往墓道殉葬——谓之“宫殉”!宫殉这天,宫女们双手被缚,被长绳穿成一串,宛若送往屠宰

  • 李宗仁委任状失而复得记

    众所周知,1944年底,蒋介石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为怕以李宗仁为首的桂系力量壮大,煞费苦心地将李宗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位置调升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驻汉中行营主任”,名义上是让他指挥第一、五、十这三个战区,实则是虚设机构,以削去兵权,来了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