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明清皇帝用人:咸丰疑人敢用崇祯疑人敢杀

明清皇帝用人:咸丰疑人敢用崇祯疑人敢杀

收录日期:2025-08-08 02:06:18  热度:10℃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

事实胜于雄辩,在这方面我拿崇祯和咸丰做个比较。

崇祯皇帝:用一个杀一个最后全盘玩完

先谈明朝的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是个亡国之君。但他很有明君色彩:不好色,私生活不仅检点,而且简朴;但他喜欢杀人,对犯了错误的部下,更是从不轻饶,袁崇焕的下场,三百年之后还让人寒心。

崇祯不仅杀了袁崇焕,对其他能臣也猜忌颇多、非常苛刻。例如“五省总督”陈奇瑜招抚义军失败,把责任推给了几位无辜的官员,崇祯不分青红皂白就把那几个倒霉蛋抓了,还抓了五十多个“共犯”,其中包括陕西的巡抚,被充军到了广西。有人看不下去了,向崇祯揭发了陈奇瑜,他又把陈奇瑜也充军到了边疆。还好,没动刀子。

明末义军攻占了老朱家的老窝凤阳,烧了他家的祖坟,崇祯生气了,后果很严重。他居然杀了远在淮阴的漕运总督。淮阴离凤阳有好几百公里,走水路得好几天呢,凤阳丢了,关他什么事呢

正部级以上领导被“咔嚓”的,还有“总理军务”熊文灿和四川巡抚邵捷春。熊文灿收降了张献忠,过了年吧,张献忠又“造反”了,熊文灿被押到北京,第二年被“明正典刑”,没就地正法已经算他幸运了。邵捷春在四川抵挡不住张献忠,丢了一大片土地之后,也被抓回北京斩首了。

杨嗣昌和洪承畴应该是崇祯非常信任的。在丢了开封、襄阳,李自成杀了福王、张献忠杀了襄王、贵王之后,杨嗣昌自杀了。洪承畴则是在辽东被清军俘获之后,投降了。他们是否也怕被崇祯“问责”呢难说。

有点能耐的大臣,不是被对手干掉,就是被自己拿掉了,明朝的气数也就尽了。最后也就杀老婆、杀女儿、自杀了。

咸丰皇帝:敢用犯过错和对自己有威胁的人

再看看咸丰怎么用人。19岁的咸丰在面对37岁的洪秀全和声势浩大的太平军时,他想用林则徐。结果林则徐路过广东时就病死了。

接着想用李星沅,结果李星沅也病死了,再派一个人,是军机大臣赛尚阿,他只训练过阅兵时的仪仗队,到了广西,只敢躲在省城里。

没人可用了不是。

用广西提督向荣。向荣很牛吗太平军就是广西闹起来的,向荣和广西巡抚闹意见。在永安围困太平军时,又留了条口子,让他们突围了。换了崇祯皇帝,估计也该“咔嚓”了。咸丰没有杀他,还升了他的官。他一路追着太平军到了长沙、又追到湖北,一直追到南京,在南京城东的要塞孝陵卫扎下了“江南大营”,总是慢半拍,但把江南发达地区通向南京的要道给卡住了。

咸丰也觉得向荣不够数。又派了个钦差大臣,不过不是来“搞渗透”、“掺沙子”的,是带着一支精兵来帮忙的。谁呢就是在广州私下和英国人议和被处分的琦善。琦善也是个慢半拍的,太平军到武昌了,他还在河南,太平军到南京了,他也来了,他在扬州,扎下了“江北大营”,把南京通往北方的要道也卡住了。

犯过错误的、有缺陷的,将来还可能犯错误的“可疑之人”可以用。那么,可能威胁自己地位的人可以用吗也可以。咸丰就做到了。

咸丰用得最好的人,当然是曾国藩。曾国藩刚帮办团练时,就有人打了个小报告,说他过去是高官,但现在爷爷死了在家守孝,只是个百姓,一平头百姓有这么大号召力,“不是国家之福”。这个小报告太狠毒了,人家刚开始为你工作呢,先担心他将来成绩大了、势力强了会威胁自己的地位——这也是不少领导人最担心的。咸丰听了显得很紧张(动容),但他还是让曾国藩放手去做了。后来的效果大家也看到了,证明他没用错。

知易行难。“用人不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容易了。崇祯刚开始对袁崇焕也是非常信任的。但发现部下不完美、不检点,乃至有“不忠”的嫌疑时,还能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

猜你喜欢

  •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曾经的我,深陷于一段感情中。那是一段充满波澜的爱情,但我渐渐发现,爱情并非如我所想象的那样美好。我沉溺于爱情的快乐与甜蜜,却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直到你的出现,让我明白了曾经迷失的自己。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你来到了我的

  • 最美好的理想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个最美好的理想。这个理想或许是一个宏大的目标,或者是一种温暖的生活状态。无论是什么样的理想,它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一个人的最美好的理想可以是不同领域的,比如事业、家庭、个人成长等等。对于有很

  • 太阳的花园

    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有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太阳的花园。这个花园位于星球的最南端,被广阔的红土平原和高耸的山脉所环抱。太阳的花园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自然奇观。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过云层,柔和的光线温暖着整个花园,唤醒了一片静谧。花园里生长着形态各

  •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在人们经常会将孩子们的行为归类为“好”或“坏”的社会观念中,有一种误解隐约存在——那就是将有些孩子定义为“坏孩子”。然而,我要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你并不是一个坏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思维方式。有时候,孩子们可能会表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有一个年迈的文学老师,他名叫约翰。约翰是一位富有智慧和经验的老人,他用文字和故事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他的课堂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每一堂课都像是一次精神盛宴。然而,在约翰的生命中,有着一个重要的时刻。那就是他的最

  • 三好生

    三好生从小,小明就是一个三好生。他上课认真专心,积极回答问题,成绩优秀。老师们都对他赞赏有加,同学们也对他羡慕不已。小明的父母非常引以为傲,经常拿他与其他孩子相比较。小明并不是一个自大的孩子,他对于自己的表现从不过于得意,也没有看不起其他学

  • 青春只开一季

    青春只开一季 青春是一个飘忽不定的季节,就像春天一样,转瞬即逝。它是一个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充满了激情、活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然而,它也是最短暂的季节,很快就会被岁月的洪流冲刷得一干二净。所以,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为什么青春只开一季呢?首

  • 那封“情书”寄出后

    那封“情书”寄出后他坐在房间的角落里,手里紧握着一封写满情感的信。这是他经过无数次修改打磨后,完美地表达出内心真实想法的一封“情书”。他信心满满地认为,这封信一定能触动她的心弦,让她了解他的爱意。不知不觉间,时针已经指向了晚上九点。他下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