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封没有寄出的信

一封没有寄出的信

收录日期:2025-08-07 22:01:16  热度:8℃

莱波尔是一家著名时装公司的策划部经理,半年前,公司模特蕾丝向他发起了猛烈的爱情攻势。在青春性感的蕾丝面前,他和妻子珍妮十年的婚姻失守了,他成为蕾丝甜言蜜语的俘虏。

婚外情带来的新鲜刺激让莱波尔迷途难返,他也给予了全力回报,资质一般的蕾丝很快成了所有模特中发展最快的一个。为了更紧地抓住莱波尔,蕾丝提出了结婚的要求。

经历了长期平淡无奇的婚姻生活,莱波尔也想换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然而,珍妮作为家庭主妇,在近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实在找不出任何背叛家庭的证据。莱波尔在脑子里拼命搜索珍妮的不是,却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两人的点点滴滴,并对她体贴入微的照顾感动起来。

在莱波尔犹豫不决时,蕾丝更进一步施展着自己的诱惑,来鼓励他离婚。一边是娇媚的情人,一边是温柔的妻子,莱波尔不知究竟该如何取舍。有好几次,心存愧疚的莱波尔都想对珍妮说出实情,可面对毫不知情一脸无辜的妻子,他事先想好的话竟一句也说不出口。

几天后的一个周末,莱波尔要去外地谈一个服装项目,他告诉珍妮,自己估计一周后才能回来。不料半路上,莱波尔的车和另外一辆车撞到了一起。由于对方速度太快,莱波尔没来得及做任何闪避,脑袋便重重地磕在方向盘上。莱波尔伤势严重,脑部神经被淤血压迫,陷入了昏迷。

得知丈夫出车祸的消息,珍妮赶到了医院。无论她怎样深情呼唤,躺在病床上的莱波尔全无反应。看着悲伤的珍妮,医生的声音很沉重:“你丈夫的昏迷,完全依靠医学力量来唤醒很困难,如果配合体贴入微的照顾,长时间跟他说话刺激病人的神经,或许会突然醒来。”听了这话,珍妮暗下决心,一定要用真情唤醒丈夫。

在整理莱波尔的随身物品时,珍妮在旅行箱里发现了一封信,信封上是丈夫的笔迹,赫然写着自己的住址和名字,邮票上没有盖邮戳,显然这是一封还未来得及寄出的信。

“信里会写些什么呢?”珍妮凝视着丈夫熟悉的笔迹,突然,她想到了什么,泪水一下从眼里涌了出来:“天哪,我居然没想到,后天就是我们结婚十周年纪念日了,这一定是莱波尔写给我的情书。”每年这个时候,珍妮都会收到莱波尔的礼物,丈夫喜欢浪漫,去年的纪念日他们是在海边度过的,美丽的夕阳余晖、阵阵拍岸的海浪,配上海鸥的叫声,此刻一切都像电影般在珍妮的脑海里回放着。

珍妮没有把信拆开,她来到了莱波尔的病床前,看着昏迷中的丈夫,珍妮尽量忍住喉头的哽咽,她俯下身,将嘴紧贴在莱波尔的耳边,低声温柔地说:“亲爱的,我在行李里找到了你写给我的信,我知道这是你要送给我的结婚纪念礼物。我要等着你醒来,等你亲口跟我念你写下的每一句话,不管有多久,我都要等着你来拆开这封信。”

就这样,在照顾昏迷中的莱波尔时,珍妮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述他们的恋爱经过和婚姻中的甜蜜。做这些事情时,珍妮把信重新放进了旅行箱,她决定等丈夫醒来后再拆开。

时间在珍妮对莱波尔的细心照顾下一天天流逝。一天,珍妮继续着她的讲述时,发现昏迷半年之久的莱波尔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珍妮忍不住激动得热泪盈眶。

由于刚醒来,莱波尔的身体还很虚弱,只能依靠珍妮照顾。看着没有一点怨言的珍妮,莱波尔心中盈满了感动,更为曾经的背叛感到羞愧。一周后,莱波尔的身体恢复了不少,珍妮开始告诉他时装公司的一些情况,她谈到公司已经在三个月前另外任命了策划部经理,还听说一个叫蕾丝的女模特和新经理走得很近。

听到蕾丝的名字,莱波尔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早已从亲朋好友那里得知,在这半年里,珍妮对自己照顾得无微不至。醒来的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想该如何面对妻子,请求她的原谅。莱波尔想到了自己的那封信,珍妮肯定早看过了,是自己该坦白的时候了。终于,他鼓起了勇气,紧紧握住珍妮的手说:“亲爱的,对不起,我想告诉你那封信……”

珍妮用手捂住了莱波尔的嘴,“不,不要说对不起,我想,那封信应该是你准备在结婚十周年纪念日时送给我的,我们头几年的结婚纪念日你都是这么做的不是吗?”

听到妻子温柔的话语,莱波尔有些发愣,接下去的话他也来不及打断。“你知道吗,那封信我一直没拆,我想等你醒来后,亲自念给我听,我真高兴,这一天终于来了。”

莱波尔深深埋下了头,不敢直视妻子的眼睛。旅行箱里的信,是他写给妻子的离婚协议书。半年前,对新奇生活的渴望让莱波尔最终选择了蕾丝。但又不忍心当面提出离婚。莱波尔决定以书信方式把协议书寄给妻子,那次外出也是特意安排的,他想把信寄出后就去蕾丝那儿,等珍妮平息情绪后再回家,没想到在去邮局的路上出了意外。

“上帝啊,还好这封信没有寄出去,感谢这次车祸,让我明白了自己该珍惜什么。”莱波尔在心底轻声而又坚定地对自己说了一遍又一遍。窗外,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对面的居民区里已是点点灯火。莱波尔紧紧地握住了妻子的双手:“亲爱的,我想回家了。以后,我会把每一天都写成情书,我要告诉你,我有多么爱你。”

猜你喜欢

  • 做煎饼的老人

    杭州的夏天,像是热恋中的少女,酝酿了太多的不可捉摸。坐一段不长不短的公交,便可能穿越几个晴天和雨天,有如一段浪漫的旅程,倒算是意外惊喜。但裸露在豆大的雨点之下,奔波于生计的摊贩们,便只有恼怒和狼狈了。然而也有例外。那是一对卖煎饼的老夫妇,每

  • 萝卜爱情

    父亲跟母亲谈恋爱的时间是1967年元月,时值文化大革命爆发不久,全国一片混乱,百姓苦不堪言。那时候,粮店里的米,副食店里的肉、豆腐,百货店里的肥皂、布匹以及煤铺里的煤等生活物资均要凭票供应,普通人家的生活清苦至极。我家住在城郊的小菜园里,用

  • 她已把最贵重的给了我

    那一年,她60多岁,头发花白,皱纹遍布,独自在那条古老的街上生活了好几年。住街道中间的一所很小的墙壁斑驳的陈年旧房。房屋内,简单的床几,惟一奢华的用品,是一台老式的电风扇。似乎没有子女和其他亲戚,这些年,从来没有人来看过她。她靠着政府的救济

  • 婚姻里别忽视爱情

    母亲的第一个结婚对象,是她的研究生同学,也就是我的生父。我3岁那年,母亲得知他有了外遇。和那个年代多数的女人不同,母亲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完成了离婚和抚养权的争夺,放弃在长春某大学的讲师工作,离开祖辈生活的东北,带着我和2000块钱来到上海,在

  • 父爱为她打开了那扇窗

    父亲不识字,可父亲对一切写了字的纸张怀着天生的敬畏与莫名的虔诚。那一堆涂满了女儿忧伤情绪的纸片,在众人的眼里,包括在女儿自己的眼里,都不过废纸一堆。可父亲发现了它们,他的眼睛里立马闪现出热烈到无以复加的光芒。他仿佛发现了一个稀世天才。那年女

  • 给聋娘打电话

    娘其实已经听不见声音了。十几年前的一次车祸,让她的耳朵完全失聪,助听器给80多岁的她带来的只是一些噪音。她更多的时候是靠看别人的嘴型和猜,与别人对话。但我还是坚持每周要给她打一次电话。父亲去世后,娘就住在大姐家。大姐告诉我,很奇怪,娘对其他

  • 母亲的口头禅

    我的母亲是一位农民,平日里沉默寡言,很少能讲出大道理来教育我。但她不经意间挂在嘴边的那些口头禅,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不断地玩味、咀嚼。“一人放,十人寻。”我小时候,放置东西很随意,总是顺手一扔就置诸脑后。等到想起来用的时候,就

  • 母亲石

    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