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华人经营之神——王永庆

华人经营之神——王永庆

收录日期:2025-08-07 11:15:18  热度:9℃

华人经营之神——王永庆

财富档案

在全球华人富豪当中,台塑集团董事长,人称“塑胶大王”的王永庆是凭个人奋斗走向商业区成功的典型代表,被称为台湾的“经营之神”。他领导下的台塑集团不但雄踞台湾之首,亦是世界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王永庆出名不仅因为他拥有巨额财富,还因为他在商业经营乃至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独出心裁和人格魅力。

企业类型

塑胶业。

成长记录

台湾商界的精神领袖,也是华人圈里的经营之神。台塑集团的创办人,台湾十大财团之一,被誉为“主宰台湾的第一大企业家”、“塑胶大王”,个人资产约有27亿美元。

他曾是台湾一个穷苦的卖米小伙计,现在是横跨各个领域的第一大企业家;他曾对塑胶一无所知,却创办了最大的塑胶集团;他虽然只有小学毕业,却提出了多种合理化经营方法和建议,被人们广为传颂;他是一个超级富豪,却一条毛巾用了27年;他就是著名的华人经营之神——王永庆。在台湾,他的地位就相当于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直到今天,这个已经86岁的老人还不轻言退休,依然雄心勃勃地在内地大力投资,为两岸统一、早日实现“三通”而努力。

不甘清苦的喂猪少年

1917年1月8日,王永庆出生在台湾台北县一个贫苦的茶农家中。他祖籍福建安溪,这里出产蜚声国内外的名茶铁观音,从祖上开始,家里就一直以种植茶叶为生。

小时候,家里十分艰难,作为家里长子,王永庆每天都要走很远的路去打水、喂猪,帮家人干活。父母辛苦供他读书,但是他对书本从来不感兴趣,因此成绩从来没好过,小学毕业就开始做工了。

15岁那年,经人介绍,王永庆来到一家米店打工。聪明伶俐的他,除了完成自己送米的本职工作以外,处处留心老板经营米店的窍门,学习做生意的本领。第二年,他觉得自己有把握做好米店的生意了,就请求父亲帮他借了些钱做本钱,自己在嘉义开了家小小的米店。

虽然是小地方,但竞争也很激烈,并且王永庆是外来户,而当地的顾客在此之前都已有50年代初,台湾急需发展的几大行业,是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由此台湾“工业局”推出一系列工业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利用美国援助兴建石化工业基本原料——聚氯乙烯塑胶粉,王永庆看到这一领域的潜力,就和创业伙伴一起去找政府主管,申请这个项目。可是由于他对塑胶一无所知,不但没有申请到项目,还被大大地奚落了一番。为此,王永庆花了1年的时间学习塑胶知识,而这些知识为他以后的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当时台湾的化学工业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企业家是何义,政府也愿意将这个项目交给他来办。可是何义到国外考察后,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于是无奈之下,这个风险大、利润不高的项目还是落到了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商人王永庆身上!

消息传出,王永庆的朋友都认为王永庆是想发财想昏了头,纷纷劝他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决定。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公然嘲笑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

其实,王永庆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铤而走险。他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他向许多专家、学者去讨教,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已私下去日本考察过!他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胶工业的一个大好条件。

1954年3月,台湾第一家塑胶工业有限公司登记设立了,自有资金约50万美元,美国援助有67万美元。3年的筹建工作之后,改名为台湾塑胶工业公司,王永庆自任董事长,正式生产PVC塑胶粉,从此,他走上了事业的起飞点。

万事开头难,正如何义所说,塑胶粉粒生产出来了,但首期月产仅100吨,可谓世界上规模最小的。付出的成本根本无法收回,而当时的日本同类产品物美价廉,充斥了台湾市场,王永庆的都积压在仓库,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

就在这种时候,许多股东都没有了信心,纷纷退股,而王永庆却表现出一个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的眼光和胆量,他决定“破釜沉舟,在此一举”,毅然变卖了但在强大的压力下,是丰厚的回报,在这一点上,王永庆从不吝啬,压力与激励相结合,产生的是强大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台塑成为许多热血青年创业学东西的最好去处吧。

在生活上,虽然王永庆已经成为亿万富翁,但他却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他可能是世界上最节俭的亿万富翁了!他公司的一位职员,花了1000美元为王永庆的办公室更换新地毯,结果惹得王永庆很不高兴,差点大发雷霆!在吃的方面更是“简便”,家常的卤肉饭就足够了;穿的原则是“整洁”,每天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一双总要穿上好几年,而一条运动时用的毛巾用了近30年!他几乎每周都要给子女们写信。为省邮资,他常用一种很薄的信纸,每封信都是密密麻麻好几张。

对于他近于怪癖的节俭,许多人为之不解,但王永庆自有回答。1975年1月9日,王永庆在美国圣若望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的典礼上说:“我幼时无力进学,长大时必须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的一个身无专长的人,永远感觉只有刻苦耐劳才能补其自身的不足。而且,出身在一个近乎赤贫的环境中,如果不能刻苦耐劳简直就无法生存下去。直到今天,我还常常想到生活的困苦,才产生了我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幼年生活的贫苦,也许是上帝对我的赐福。”

的确,正是在这种刻苦耐劳的精神之下,王永庆才建立起今日的辉煌,成就了其台塑帝王的梦想。因为知道回首过去,才明白现在的不易,所以才会充满压力,倍加珍惜。这就是台塑的精神!

成功秘诀

有敢于用身家性命做“赌资”的抉择魄力。

信守“人是企业之魂”的定律。

猜你喜欢

  • 不要成为心灵的囚徒

    不要成为心灵的囚徒在神秘的大海里,章鱼是一种十分可怕的动物。它没有脊椎,所以能够把自己70磅重的身体自如地缩小,藏在海螺的壳里。一旦有其它鱼类经过,它便能够从自己的完美伪装中出来,用毒液将比自己身体还要庞大的鱼麻醉,然后吃掉它们。这种本领让

  • 别对自己说“不”

    别对自己说“不”约翰·库缇斯出生在澳大利亚一个平民家庭。他出生时只有矿泉水瓶那么大,脊椎以下没有发育,双腿像青蛙那样细小,而且没有肛门。经过手术,他也只能痛苦的排便,医生断言他活不过当天。但是,他挣扎着活了下来。医生再次断言他活不过一个星期

  • 等待并不等于浪费时间

    等待并不等于浪费时间世界上有一种名叫“帝王蛾”的蛾子。它的双翼长达几十厘米,但这并不是它以帝王为名的全部原因。它的生命需要突破命运苛刻的设定,经过艰难的努力和等待,才能走出持久的死寂,从而快乐地飞翔。原来,帝王蛾的整个幼虫期都是在一个洞口极

  • 想到的事情马上去做

    想到的事情马上去做“不要往后拖延,把帽子扔过栅栏。”这是父亲在丹尼斯小时候常常教导他的话,意思是:当你面对一道难以翻越的栅栏并准备退缩时,先把帽子扔到栅栏的另一边,这样,你就不得不强迫自己想尽一切办法越过这道栅栏,而且不管你多么忙,你都会立

  • 守时是一种美德

    守时是一种美德德国哲学家康德是一个十分守时的人。他认为无论是对老朋友还是对陌生人,守时都是一种美德,代表着礼貌和信誉。1779年,他想要去一个名叫珀芬的小镇拜访他的一位老朋友威廉先生。于是,他写了信给威廉,说自己将会在3月5日上午11点钟之

  • 超过定额

    超过定额一次,企业家弗兰德去参观他位于肯塔基州的一家工厂。当他向工厂经理了解生产情况时,经理很无奈地说:“这里的工人实在是太难管理了。我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条件,给他们更多的休息时间,答应了他们的种种要求,可是不管我怎么

  • 生命应有的长度

    生命应有的长度一位担任美国一家著名跨国企业亚洲区顾问的老人退休了,两个年轻人去拜访他。老人尽管已经年过六十,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广博的知识和超前的思维让年轻人也自叹不如。老人善于预测经济形势,曾经很多次把企业从可能爆发的危机中解脱出来。

  • 效率不是一切

    效率不是一切在一个小山村里,一位母亲辛辛苦苦养大了自己的儿子,并送儿子上了大学。当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母亲也已经白发苍苍了。能自己独立工作挣钱的儿子开始寄生活费和保姆费给自己的母亲。一开始,他的收入并不高,于是每个月除了自己的生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