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永远的鞋垫

永远的鞋垫

收录日期:2025-08-07 21:58:20  热度:8℃

同世间所有的情感相比,母爱,该是最细腻隽永,深入细节的了。我们也许无法瞬间找到具体的什么东西来举证恋人的甜蜜,朋友的真诚,但是,说起母亲,脱口而出的必然有体贴胃口的饭菜、温暖的毛衣……也许,跟作者一样,还有那么一双针针密密缝的鞋垫。

前天晚上回家很晚了,打开电视,正在播李咏主持的《梦想中国》,一位沂蒙山区的大嫂坐在台阶上,戴着花镜纳鞋底。那一针一针扎透鞋底的认真,让我一下子想到母亲。

歌者谢晓东的歌曲《中国娃》中有一句:“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从我记事起,脚下的布鞋、棉鞋都出自母亲的手。母亲是精于女红的,四邻八舍都对她的巧手赞不绝口。我和妹妹的单衣、棉衣、鞋子、被褥,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家里有个针线笸箩,里面有锥子、针线、顶针、纽扣、麻线等等,母亲做鞋、做衣服、缝缝补补,用的都是笸箩里的工具。由于白天要下地干农活,母亲大都是在晚上昏暗的煤油灯下开始这些针线活的,针线在她灵巧的手里飘过来荡过去。剪鞋样、粘鞋面、纳鞋底、修鞋边,最后把鞋面和鞋底缝合起来,朦胧的灯影里,在我和妹妹轻轻的鼾声中,一双双新鞋就这样慢慢地完工了。

1990年9月,考上大学到上海报到前,母亲为我做好了崭新的被褥。那也是我长到19岁的第一次远行。那个车次是从烟台开往上海西站的,从方向上看,从我们县城上火车,要先西行至济南才转弯南行。母亲是没有地理概念的,她只知道上海是在我们家的东南方向,火车怎么要向西开?!所以,母亲去世后,我曾经在献给她的诗中记录了这个场景:“母亲,还记得1990年秋天西行的火车吗/我看到了夕阳中你的奔跑,你不知这火车会在济南转弯,南去上海/少年的心还沉浸在远行的兴奋中,你却陷于忧伤/你感受到了离别,感受到了不能把握。”

1994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作。母亲很高兴,她依然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精心为我做了一套全新的被褥。7月24日,父母把我送上了北去的列车。从此,我开始了在异乡孤独的流浪与打拼。很多时候,满脑子名利的我忽略了母亲。每年仅有几次探望父母的机会,而回家后也停留不了几天。即便是短短的几天,也被别人拖出去喝酒。有一次,被一个小学同学灌醉后,母亲甚至很严厉地骂了他一顿。那次醉得很深,母亲一口一口用嘴喂我水,心疼得泪落如雨。

工作以后,母亲不能见到她的儿子,她疼爱我、思念我的方式,就是默默地做鞋垫,一双,一双,没有停歇地做,鞋垫上绣上花,或者福字。有一次回家,妹妹告诉我,娘给你做的鞋垫够你用一辈子了。有一年,我的同事王刚出差到山东,顺路看望我父母时,母亲还送了他几双鞋垫,母亲去世后,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追忆这件事。母亲在世时,我并没有深刻感受到她做鞋垫的深意,而当她猝然西去后,我才体会到:鞋垫垫在脚下,母亲就在身边。母亲的爱和恩情,时刻缠绕着我,让我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

今天,在我办公室的保险柜里,珍藏着一叠鞋垫,那是母亲送给我的最后的鞋垫。每次我打开柜子,看到这些鞋垫,慈母的爱都油然升腾在我的心头,让我无法释怀。我舍不得再穿了,这些鞋垫,连同母亲的爱,永远陪我今生今世。

猜你喜欢

  • 是谁送的红包呀

    晚上十点,阿强回到房间,从口袋里掏出了亲戚朋友给的红包,开始清点。今天是女儿盈盈的十岁生日,来得人很多,老婆加夜班,实在是美中不足。当拆到最后一个红包,阿强觉得有些异样。倒出一看,是一叠崭新的“老人头”,一数,居然有20张之多!阿强心里“咯

  • 这人身份很可疑

    出差到上海,我顺便去看望同学老谢。老谢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公司开得很大。老谢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进了父亲的公司,年纪轻轻就当了老总。老谢见到我很高兴,盛情相待。席间,秘书向他汇报,有个美国人上门联系代理广告业务。老谢一听对方是家中美合

  • 救命的饮料

    张春阳一家被困在高速公路上两天了,长长的车队一动也不动,他们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雪还在下,到处都白茫茫的。虽然天冷得厉害,张春阳却不敢把车里的暖气打开,怕把油耗完了。四岁的儿子亮亮一个劲儿地喊冷,喊得张春阳更加心烦。他妻子突然说:“不对

  • 县长是健身达人

    新来的牛县长来本县上任第一天的晚上,穿着运动服到体育场跑了十几圈,边跑步还边主动向在体育场转圈的人们亲切地问候,看着热情的县长,有的人还跟着他一起跑了起来。县长之后又到体育场内的健身房健身,来健身房经常健身的人惊奇于县长卧推深蹲的力量之大,

  • 没事别逗狗

    在开往城郊的公交车上,总喜欢搞点小恶作剧的凯子实在闲得无聊,就动了逗大黑开心的念头。大黑是条导盲犬。它的主人,一个看上去约摸有70岁的老人。凯子从包里掏出袋美味牛肉干,当着大黑的面“刺啦”撕开了封口。谁想,大黑只抬了下眼皮,接着又移开了狗眼

  • 无声的伤害

    今天是周六,对上班族来说,莫过于是最惬意悠闲的一天。但,对某些兼职的学生来说,是品尝生活开始的第一天。我依旧起的很早,在舍友还在熟睡,天蒙蒙亮的时候,迅速梳洗打理了一番,背着一个米黄色的背包匆匆往校门外赶,今天等快线的人还是排到拐角处,索性

  • 空欢喜

    下班了,菜市场里熙熙攘攘,小商贩们恨不得把自己的菜搬到人行横道上卖,他们争先恐后地大声吆喝着:“黄瓜便宜了,蒜苔便宜了……”我也刚下班,准备买点猪肉和粉条回去做最爱吃的一道菜:“猪肉炒粉条。”进了市场左拐右拐终于到了卖肉的店铺。嘿!这家肉店

  • 丈母娘夸姑爷

    话说在从前城东的河庄子村,有老两口生了三个闺女,大闺女已经出嫁到杨家营六年多了,还生了一个大外孙子五岁了,虎头虎脑的让人喜欢。二闺女已经出嫁到城里的南关村三年多了,也生了一个漂亮的小外孙女非常迷人。三闺女刚出嫁到市里的女织寨,到现在还没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