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梦想也可从侧门而入

梦想也可从侧门而入

收录日期:2025-08-08 05:50:22  热度:9℃

张立勇是全国闻名的“清华神厨”,当年他是清华大学第十五食堂的一名厨师,在英语托福考试中取得630分的优异成绩,让广大学子刮目相看。

回望他的成长经历,你不得不佩服他的睿智和顽强。他出生于江西省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高中时,他曾梦想考上理想的大学,改变贫困的命运,让家人和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他读高二时因家里无钱缴学费被迫回家。梦想还没开花,这个晴天霹雳犹如狂风暴雨要掠走已经发芽的梦想。回到家里,父亲四处求人借钱,不仅没借到钱,还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

张立勇的人生跌入了低谷,情绪低落到极点。就此放弃自己的梦想吗?他很不甘心,他希望将来能像自己的同学一样坐在窗明几净的大学校园里学习、生活。乡村的夜晚是那样寂静,冷清的月光照在房间里,一颗不甘命运摆布的倔强的心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远走北京去追梦。

张立勇的目标非常清晰,要到大学校园去应聘工人,既能挣钱养活自己,又有机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续梦。第二天,他就踏上北上的列车到了北京。天遂人愿,张立勇当上了清华大学食堂的厨师,梦想又找到了开花的地方。他暗暗发誓:要像清华那些同龄学子一样学有所成,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以英语为突破口。他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因为工作,他得凌晨4点半起床,可是他3点半就起床提前学习一个小时,晚上7点半下班后再学习5个小时。为了不影响工友们休息,他常常跑到路灯下去读英语。

后来,在一场讲座中一举成名。他流利的英语让美国专家和清华学子赞叹不已,当得知他是一名厨师时,现场掌声雷动。此后,食堂经理为他的求学打开方便之门,减少他的工作让他多进教室听课。很快,他就接连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后又在托福考试中夺得630分的超高分,被媒体誉为“清华神厨”。

张立勇坚持学习,取得了北京大学的本科和南昌大学的研究生文凭,他写的书《英语神厨》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最喜爱的书”。因为有了丰厚的稿费,他在县城给父母买了一套商品房。为了激励广大学子,他团结了一批青年精英在全国各地做励志演讲。他也获得了“中国学习十大青年”等多项荣誉。

张立勇的梦想已经开花结果,当年他身处困境选择清华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虽然是当厨师,但是这里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免费旁听的机会。厨师是个跳板,为他赢来清华校园这个平台,在这里,他可以免费得到向高手学习的机会,拓宽了视野,还得到清华广大师生的热情提携。当年辍学回家似乎与大学永世无缘,梦想眼看夭折,而他的智慧在于及时调整人生的航向,把清华厨师作为续梦的跳板,表面上做厨师,实际上读大学。

在人生道路上,当梦想受阻时,我们迈不进梦想殿堂的正门,不妨调整思路,找到一道侧门,虽然付出更多的艰辛,但也会修成正果,因为侧门和正门是相通的。有时,梦想也须转弯。

猜你喜欢

  • 十羊九牧

    【释义】九个人牧十只羊,浪费人力。原比喻官多民少,后用于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出处】唐·魏征等《隋书·杨尚希传》。南北朝时北周的杨尚希,在历明帝、武帝、宣帝三朝为官,长期担任要职。隋文帝灭掉北周取代政权后,杨尚希对隋文帝也是忠心耿耿、殚

  • 九死一生

    【释义】命运不济,多次濒临绝境。也用来形容历尽艰险,死里逃生。【出处】楚·屈原《离骚》。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一生忧国忧民,牵挂百姓疾苦,即使遭到奸人陷害而被流放时,仍为国家的命运而担忧,在他的不朽之作《离骚》中,有一节是这样写的:长太息

  • 人面兽心

    【释义】外貌是人,但内心像野兽一样凶残卑劣。【出处】战国·列御寇《列子·黄帝》。杨朱是战国时期着名的哲学家,有一次将老子请到家里,尊敬地向老子请教。老子见他态度诚恳,便给他讲了这么一个道理:看人不能光看外表,主要还要看其内心如何,光看外表容

  • 人自为战

    【释义】将战士们置之死地,人人都主动拼死作战。也指人人能独立作战。【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楚汉相争时,汉大将韩信有一次率领数十万人马,前去攻打依附于项羽的赵国。赵王和主将成安君陈余得知汉军来攻,在井陉集中二十万大军抵御,兵力

  • 大逆不道

    【释义】原指犯上作乱、破坏封建秩序的言行。现用来形容罪大恶极。【出处】汉·班固《汉书·高帝纪》。楚汉相争,相遇于广武城,楚军与汉军摆开阵势,项羽跃马阵前喊话:“小儿刘邦,你我二人相争,天下黎民涂炭,吾心不忍,今天你我单独较量,作一了断,谁胜

  • 东坡画扇

    苏东坡很有同情心。他在杭州作官时,有一次一位绫绢商人告一个制扇匠人欠他两万绫绢钱不还。匠人说:“前不久他父亲死了,花了一笔钱。今年杭州连日阴雨,天气寒冷,没有人买扇子,我一时拿不出钱来还帐。”苏轼想了半天,让那匠人回家把扇子抱来,挑出二十把

  • 暮夜無知

    杨震是东汉时华阴人,以教授学生为生,由于正直、博学,人称“关西孔子”。五十多岁杨震被逼不过,只得出来做官。他去东莱出任太守,路过山东昌邑时,他以前推荐的秀才王密,正好担任昌邑县令。王密夜晚抱着十斤的黄金来要送给杨震。杨震说:“我深知你的为人

  •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